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状元 > 第一八二六章 临阵叛逃

第一八二六章 临阵叛逃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宣府。

八月初二,战事仍旧没有结果,这让监军太监刘瑾异常着急。

接连几天,刘瑾都让人问询王守仁出兵进度,但得到的都是模棱两可的答案,刘瑾实在没辙,这天晚上只能亲自到王守仁的中军大帐催促……平时他可不敢随意进出王守仁所在的军营,怕沈溪跟王守仁暗中相通,找个机会把他给阴谋陷害了。

王守仁中军大营位于宣府城偏北的位置,距离北城门更近一些,这里本是宣府粮仓和军械库所在,王守仁在这里安营扎寨,也有看守这些重要战略物资的意思。

宣府在大明地位极为特殊,这里并不紧靠外长城,但却是宣大乃至三边主要后勤物资保障基地。宣府后方便是居庸关,属于内长城最重要的城塞,守住宣府,就等于保证京城咽喉要地不被鞑靼卡住。

刘瑾带着侍卫匆忙而至。

如今王守仁手头的权力仍旧被孙秀成等人挟制,麾下兵马仅为三千,这也是他在宣府城能够控制的全部人马,甚至比胡琏这个后派来的统兵大将手头的兵力都要少,这与王守仁宣府最高军事长官的身份严重不符。

刘瑾径直前往中军大帐,这会儿王守仁正在整理宣府周边战报,便听传报说刘瑾闯进大营来了。

“他来我这里做什么?”王守仁有些担心,因为刘瑾的存在已影响到宣府整体局势安稳。

王守仁只能放下手头的事情,起身迎接,结果还没等他出帐帘,刘瑾已急匆匆进来,二人险些撞了个满怀。

刘瑾摸着被撞得隐隐发痛的额头,心生怒火,看向王守仁,冷言冷语道:“王大人,您可真是贵人,陛下让你来剿灭狄夷,你躲在宣府城内一个月都未曾出兵,你可是想让咱家到陛下面前参劾你?”

当着幕僚和众多武将的面,刘瑾的态度丝毫也不客气,王守仁面色有些难看:“宣府兵马,全在宣大总督控制下,本官无权调动边军,若刘公公想及早将这场战事完结,最好请宣大总督听从号令……”

刘瑾对孙秀成非常信任,王守仁当着他的面说孙秀成的坏话,他一个字都不信,当即怒喝:

“按照王大人的意思,宣大总制不肯听从号令?呵呵,这可真是天大的笑话,宣府周边人马早就调动起来,否则你的营前兵从何而来?你莫不是想说,兵马都是你自己凭空变出来的?”

王守仁见刘瑾如此蛮横的态度,便知道彼此矛盾几乎不可调和。

这个阉人做事武断,也许是在朝位高权重撒野惯了,到了宣府这里也爱耍威风,不过只是个监军太监,却处处当自己是主帅,可惜没多少见地,只知道在那儿吠叫,给大局添乱。

王守仁皱眉:“刘公公还是找宣府地方军将,把情况调查清楚再说……陛下早就下了会战命令,甚至后续兵部调遣来的兵马,如今已到张家口堡,唯独宣府这边人马不听从号令,军中甚至有传言,宣大总督可能会带人归降狄夷……因虚报战功,陛下未问责,若此战结束,地方军将和官员怕被牵连,是以生出异心。”

刘瑾咬牙切齿:“阵前扰乱军心,你王伯安分明是找死……若这话传到陛下耳中,你以为自己能保住性命?”

刘瑾眼中,王守仁的确不值一提。

别说王守仁只是以兵部郎中之身调宣府,单说他刘瑾在朝中的地位,那是呼风唤雨,就连六部尚书和侍郎,也是想打就打,甚至五品往下的官员被下狱致死,事情都会不了了之。

王守仁道:“本官只是据实以陈,若刘公公不信的话,可以将宣大总制孙秀成叫来对质!”

“叫就叫!咱家就想看看把人叫来,你还有什么话可说!来人哪,去将孙军门叫来!”刘瑾当即下令。

王守仁周围军将没一人听从刘瑾的号令,只有刘瑾自己带来的人,恭敬行礼后快步而去。刘瑾让人搬来椅子,坐在那儿生闷气。

王守仁跟着坐下,目光落在面前的案宗上,心里却在想:“之前父亲来信,让我一定要尽快出兵,果断寻找战机,这次刘瑾前来,倒是个不错的机会……或许可以利用刘瑾逼迫孙秀成出兵!”

过了小半个时辰,刘瑾的手下终于回来,那人神色惴惴不安。

刘瑾问道:“孙军门人呢?”

那人回禀:“公公,我们到了总督衙门,得知孙军门于昨日傍晚时分离开宣府,往大同府方向去了,至今尚未归来!”

“什么?”

刘瑾霍然站起,呆滞地站在那儿,半晌没回过神来。

孙秀成离开宣府。

提前没有任何征兆,而且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一整天,主帅王守仁和监军刘瑾都不知情。

要不是刘瑾派人去传唤孙秀成到营中问事,两人恐怕会一直蒙在鼓中。

刘瑾站在那儿,一时间没回过神来,呢喃道:“姓孙的离开宣府意欲何为?难道有什么紧急军情?”

王守仁苦笑道:“近来宣府周边一直有鞑靼游骑骚扰,甚至有部分鞑靼兵马通过外长城未修复的城塞,由小道翻山越岭进至宣府周边集结的迹象……恐怕孙秀成等人暗中跟蒙古人勾连,出城是为引外夷南下吧?”

刘瑾瞪着王守仁:“你最好别学沈之厚,老是危言耸听!”

“在下是否危言耸听,刘公公很快便会知晓,如今战事着紧,孙秀成突然离开,刘公公觉得这其中并无阴谋?”王守仁道。

刘瑾怒不可遏:“够了!咱家不想听你多说……咱家这就去总督府一趟,一定要问个清楚!”或许是自己也感觉到危机重重,刘瑾顾不上再跟去王守仁说什么,匆忙带着人离开大营,往总督府而去。

到了总督府,刘瑾仍旧不经传报,便径直闯进总督府正堂。

此时总督府内一片宁静,不但孙秀成离城而去,就连他身边那些亲近的幕僚也都离开,只剩下几名不起眼的书吏在忙碌。

刘瑾叫人把所有书吏召集起来,大声喝问:“孙军门去了何处,没人知晓吗?”

一名四十多岁的书吏出列禀告:“回刘公公话,孙大人昨晚带着几名亲近将领,调拨三百亲兵离开宣府城,走时神色不安,一再警告事关机密不得声张……至于人去了何处,没人知晓!”

刘瑾犯起了嘀咕:“哎呀不好,难道孙秀成因虚报战功之事,怕战后被陛下追责,于是弃城逃走?”

刘瑾正心神不宁,书吏进来通禀:“王帅带人来了。”

刘瑾看向总督府大门方向,但见王守仁带人冲了进来,熊熊的火把将总督府正院照得透亮,显然王守仁是紧急赶来接管宣大总督的权力。

“你来作何?”

刘瑾走出正堂,站在门口以严厉的口吻问道。

王守仁走上前,微微一笑:“刘公公这不是明知故问?孙秀成带着幕僚和亲信将领离开,城中兵马如今属于无主状态,难道本官要坐视不理?陛下可是派本官节制宣府、大同一线所有军队!”

刘瑾感觉一阵晦气,没想到自己信任有加的孙秀成竟然弃城而逃,搞不好战后自己就会受到牵连。但转念一想,或许这并不是坏事,让王守仁掌权,至少不会跟孙秀成一样当缩头乌龟。

恰在此时,有传令兵进来通禀:“报……城北发现大批鞑靼兵马……”

在场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刘瑾看着王守仁,问道:“现在没人掣肘,你总该出兵了吧?”

王守仁没有回答,而是径直进入总督衙门正堂,一抬手:“将宣府城内主要将领和官员召集到此处,本官要召开战前动员会议。”

在场书吏和总督衙门属官全都看向刘瑾,毕竟谁都知道刘瑾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属于天子近臣,一旦回朝就站在权力中央,这会儿王守仁的话根本就没有刘瑾好使。

刘瑾甩甩手:“既然王军门这么说了,你们还不快去?”

总督府内顿时忙碌起来,许多人分头出去传报,将宣府主要领兵将领和文官都召集起来,大战一触即发。

……

……

宣府在孙秀成逃走后,终于要与鞑靼人作战了。

王守仁在总督府内发号施令,将城内驻守的上万兵马,还有六千多预备兵马调动起来,加强城门防守,防止鞑靼兵马趁着城内不稳发起攻城。

边军将士在听闻总督孙秀成弃城逃跑后,军心不稳,但王守仁的能力毋庸置疑,随着一道道军令下达,将士们迅速明白过来,城中就算少了孙秀成和一些主要将领,依然能照常运作。

王守仁可是皇帝派来的钦差,地位和能力比孙秀成更高,这一战由王守仁指挥,出不了问题。

将士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连夜加强城防,王守仁又派出大批斥候,探查鞑靼兵马动向。

安排好一切,王守仁方如释重负,他站在帅案前,整个人都虚脱了。

刘瑾脸上带着古怪的笑容,摸着白净的下巴,颔首道:“伯安,你能力还是不错的,咱家没看错人。”

王守仁抬头打量刘瑾,道:“刘公公现在肯相信孙秀成等人畏罪潜逃了?”

刘瑾一张老脸涨得通红,强自笑着说道:“咱家有说过不信吗?伯安,你放心,咱家会为你在陛下面前说话,就算你接管宣大一线兵权,陛下也对你绝对放心……再说了,朝中不是还有兵部沈尚书为你撑腰么?”

王守仁终于见识到刘瑾的反复无常,略一思忖才醒悟过来,如今刘瑾羽翼尽去,困守孤城,又不懂打仗,还想立下战功回朝官复原职,只有倚重他才行。

“时候不早,刘公公先回去休息吧!”王守仁不动声色。

刘瑾笑呵呵道:“军情紧急,咱家岂能说走就走?咱家要留下来跟伯安你探讨一下军情,你以为咱家对行伍之事丝毫不明?你这可就小瞧咱家了,当初咱家跟随沈尚书南征北战,有不少实战经验……”

王守仁心想:“你这样昏聩无能还自以为是的监军太监,没在沈之厚跟前拖后腿就算好了,谁会相信你的鬼话?”当下道:“城内军事部属均已完成,只要我们自身不出变乱,即便鞑靼人杀到城下,也无从攻城,本官有信心能坚守城塞……”

刘瑾语重心长地劝告:“伯安,此番陛下可是派我们来获取军功,你光坚守,如何能赢得一场辉煌大捷?伯安,你要知道,想要回朝得陛下赏识,甚至被陛下器重,一定要在这场大战中好好表现……”

刘瑾就好像一个四处招摇撞骗的道士,口灿莲花,向王守仁讲诉自己的理由,但说白了不过是利用王守仁帮自己获得战功。

王守仁不为所动,显得异常谨慎,摇头道:“对鞑靼一战,应立足于防守,如今宣府遭遇鞑靼骑兵袭扰,全在于孙秀成跟狄夷勾结……本官将上书陛下,对此人进行通缉,防止宣大之地城塞被他蛊惑,大开城门……”

刘瑾一阵心惊肉跳,连忙道:“你要上书,咱家帮你,但不是现在这个时候,等打完这场仗再说,你放心,只要咱家在位一天,必会让你风光无限……不但你自己前程似锦,连你父亲,也可入阁,成为当朝阁老,父子共事岂不美哉?”

……

……

宣府形势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云柳的情报系统在这一战中发挥很大作用。

鞑靼人在大明境内一举一动,都被斥候紧盯,甚至草原上,也有斥候行动的踪迹,鞑靼人近乎无所遁形。

虽然这套情报体系不是由王守仁掌控,但他却是直接得益者,在宣府发生剧变的情况下,王守仁仍旧能做到对宣府周边战情的全面掌控,这让战事的主动权一直牢牢掌控在大明这边。

身在京城的沈溪,也在密切关注战事的进展。

沈溪确定孙秀成叛变后,基本可以断定,这场耗时四个月左右的战事,将会在未来半个月内尘埃落定。

“终于,这场仗要打完了。”

沈溪疲乏不堪,在这四个月中,从兵部制定作战计划,到前方将士取得一场小胜,然后宣大地方虚报战功,再由刘瑾呈奏,然后他充分利用刘瑾的失误将之驱逐之宣府……

经历一系列事情后,终于迎来最终的决战。

战事尚未结束,沈溪已能预料最后的结果,这其实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鞑靼人绝对不会跟体量巨大且准备充分的大明军队死磕到底,结果必然是以鞑靼兵马折损后的撤兵而告终。

八月初三,沈溪一直留在兵部衙门等待宣府战报传来。可等了一天,到晚上仍旧没什么任何消息,沈溪知道,即便有什么战报也不会在后半夜到来,只能收拾心情准备回去休息,但不知去何处合适,最终选择去惠娘处。

到了惠娘那儿,已经过了三更天,惠娘和李衿均已睡下,闻听沈溪到来,立即起来招呼。

沈溪看着惠娘和李衿憔悴的玉容,有些愧疚:“今晚本不应打搅,但有些烦心事,不想回府,便过来落榻。”

惠娘略一思索,问道:“宣府那场仗有结果了吗?”

沈溪点了点头,道:“快有结果了,我这些日子都在等消息,还要应付朝中事,实在太累,或许此番事了,应向朝廷提请休沐一段时间,让心境平复下来,才能更好面对未来的朝事……”

惠娘颇有感触:“老爷年纪轻轻便心生退意,怕是不利于今后在朝为官。”

二人说话时,李衿在旁边捂嘴打哈欠。

惠娘侧头冷冷地瞥了一眼,似乎怪自家妹妹失态。

沈溪手一抬,安慰道:“衿儿,累了就回房睡吧,我跟你姐姐说几句话,稍后我们也会休息。”

李衿眨了眨眼,道:“奴家不困……”

惠娘没好气地喝斥:“老爷让你去休息,你遵命行事便可,多说作何?”

李衿心思慧黠,觉得沈溪可能要跟惠娘说一些贴己话,自己暂避一下也好,当即起身:“那奴家先行告退,老爷和姐姐早些休息。”

“嗯。”

沈溪点了点头,目送李衿离开,等背影在门口消失不见,这才伸出手,将惠娘揽入怀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