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快穿孤忠 > 分卷阅读173

分卷阅读173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当今官家真是古来明君也比不上得节俭。您们看看这庭院,打从临安搬到平江府,一年了,就多修葺了一个荷花池。连种竹子这样的小事都可丁可卯地数着,生怕多花国库的钱钞。小的看官家这样苦自己,心里就不好受。”张去为说着眨下眼睛,泛起了泪花。

张浚忙道:“若是这次出击真如岳飞所言能够围歼金人一部,官家就不用在这小小的平江府中受委屈了。”

“哦,原来岳少保所图不止是解围呀。”张去为诡异地笑了一下。他已经预见到,岳飞的建议势必会引起一场轩然大波。既然如此,那就不如再拖一些时间,得官家事情没办痛快,气上加气让他吃不了兜着走。于是张去为这一拖,足足拖了官家办五六回事情的时间,方才引着几人面圣。

赵构阴阳调和之后,心情正佳。他已经知道了大概的事由,也清楚岳飞的进军路线,但态度并不像诸臣预料地反应激烈。

“这岳飞,就会给朕找事。”官家右手扶额,示意赵鼎等三人平身后,笑着道:“卿等都是什么意思?”

赵鼎自然是不同意岳飞贸然在金人眼皮子底下行军。他自从到岳飞的上奏后,每时每刻都在提心吊胆,生怕岳飞的主力被金兵的伏兵杀得横尸遍野。但他摸不清官家的态度何以如此轻松,于是决定自己先不贸然开口,让李光探探口风再说。

“朕还要说一句实话,有路上往来的这些天工夫,朕无论诏书里吩咐岳飞怎么做,怕是都不赶趟了。”

还是张浚灵活,觉出官家已经有了规划,忙问道:“官家上次发诏书,让岳飞兼程奔赴庐州,救援吕祉。岳飞果然不负官家的期望,在北峡关打了个胜仗。官家知道消息后,就下诏书让岳飞用兵务必以持重为主,千万不可生出骄敌的念头。岳飞却自己做主,开赴柘皋一线。官家刚才金口言道路途遥远,诏书往返不及,这意思是岳飞……”

赵构冲张浚摆摆手,示意他无需再说,自己接道:“岳飞怕是并没有到朕的上一封诏书,就仓促做了出兵的决定。鲁莽是鲁莽了些,但朕也知道,他也是一片忠心想着替朕分忧。若因此下诏切责他不量彼己,朕心里也有些不忍。”

三位宰执大臣听完,都没料到官家的思路竟清奇到这个地步。三人或多或少都觉得岳飞的行动过于大胆,但还没有处罚岳飞的意思。赵鼎只是想着该如何补救极有可能的大败,张浚则是更看重如何扩大可能取得的胜利。只有官家,寥寥几句话带出了君王的不可测识之气度,竟然连下诏切责都想过了。

三人只好一齐先道:“官家圣明。”

“卿等也别光顾着赞朕圣明。朕是这么想的,岳飞离得有些远,朕的圣旨到他那里往往已经时过境迁了。倒是张俊一军近在建康,便于朕的指挥。朕琢磨了半天岳飞奏疏里的意思,觉得他那让张俊一军前压的建议,还是过于轻率。岳飞不了解战局、但卿等都清楚张俊手下大军是个什么样子。田师中新败之后,张俊士气已丧,短期之内恢复不了元气。何况张俊若是过江,朕这行在的前方,就只有杨沂中一只殿前司来拱卫了。所以,张俊是无论如何不能动的。朕还想着,这四太子自从辛苦跋涉到两淮,也打了快一个月了。他被吕祉和岳飞教训了两次,觉得没趣肯自己撤军是最好不过的。什么王伯龙之流,能跑就随着四太子跑好了,朕只求个江南人民少受生灵涂炭之苦。别的盛世武功之类的虚名,不是朕之所愿。”官家说到此处,微蹙修眉,又道:“但是若真按岳飞说得,有个让四太子损兵折将的机会却又白白丧失,亦是非常可惜。朕可不愿意被那帮笔杆子们骂成个昏君。”

官家一番话,把几位宰执大臣能想到的意见、处理方式都涵盖了,却让赵鼎三人愈发地搞不明白他的心意。

其实赵构就是既想占便宜又不愿意担风险,还要做他的太平天子。所以说话才会如此瞻前顾后。他难就难在既要压制岳飞,又不能让岳飞太过难堪,还要顾忌言官的风评。诸位臣躬之中,不能说没有人领会到他的心思,却没有人愿意配合他进行表演。赵鼎虽然持重,但也是首鼠两端。赵构在做出聆听姿态,听三位宰执大臣讨论一回后,终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张卿,你亲自去建康督一回师吧,不过这样的时局让卿督师,朕心里过意不去。卿以前尚有吕祉帮忙,这回也不能孤身一人。李卿,你任枢密使也有多时,陪着张相亲自去一回前线也是好的。卿两人务必要岳飞跟诸军同进退。千万千万。”

作者有话要说:

朕想秦会之了。

第124章五年平金(54)

官家有一句话说的不错,他的诏旨发到前线实际已与废纸无异。局势的变化不只超出了京中执政大臣们的想象,甚至是身在前敌的吕祉、岳飞也不曾预料到的。金军大军在做出继续进攻,插入和州的姿态后,却并没有发动任何实质性的攻击,甚至连兵锋都不曾深入,就突然回撤,大军北伐。与此同时,宋军尚可机动的主力则全部集中到了巢湖一线,面对兀术大军的快速北返,既无法阻止也没有能力追击,简直是恭送四太子返回金境。

从全局来看,宋金两军算是打了一回平手。但如果算细账,已经龟缩到和州的王伯龙部就吃了大亏。王伯龙当初把部分人马交给了韩常,他的本部现在不过八千之众,却要面对岳飞、吕祉两只大军近三万人的阻截。即使只以逃脱计,都要大一番周折。王伯龙成了兀术的弃子,也是宋军必争的无气之子。…………

吕祉这次回援,亲率淮西与鄂州两军的骑兵,辅以步兵中的锐,总人数大约在五千人。鸡鸣山大寨中,只留下了黄纵守城,其余张宪、王德等大将尽数随吕祉出征。这样的安排极是用险,但吕祉自忖兀术师老兵疲,为了节省兵力肯定不会再强攻大寨,所以才出此奇招。这一层布置倒是与岳飞留乔仲福、张景守北峡关有异曲同工之妙。

吕祉一军数日来沿着濠州通往和州的山后大道疾驰,往往三更出发,中午休息两三个时辰,再奔驰到夜晚。每天赶路在百里以上,为的就是抢占位于和州含山县的昭关。

这昭关是一座大关隘,山最高处有千米之高,一直号为两淮最崎岖险要的所在。此地本应是张俊大军驻防,奈何张俊生就卖队友的黑心肠,张俊的手下也紧随着主帅的性子,都是些有功我上黑锅你背的鼠辈。当初田师中败退之后,就从鸡鸣山直接跑到了江边,险要之地全数弃守。山水寨的义军是为朋友两肋插刀,官军反倒把刀插到了朋友肋上,直是比猪狗还不如。不止如此,田师中的弃守,使得金军不用再攻打昭关天险,直接打开了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