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快穿孤忠 > 分卷阅读228

分卷阅读228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诧异道。

“我不听醉话。不过今天是中秋佳节,俚俗传言如果对着圆月诚心许愿,月神看顾,十有八九会灵验的。安老不妨现在试上一试?”

“好呀,我们就一起许下心愿,看明年是否应验!”

……

就在岳飞和吕祉两人谈话之际,紫微星畔的将星(华盖星)光芒愈盛。华盖如伞,共十六星,此时可见的唯有六颗大星,其中两颗在耿耿银河间尤为耀眼,寒光闪烁,竟有压住帝星的征兆。双子交相辉映,洒下流光无数,映着河道上羊皮灯的点点橙色光芒,美不胜。就在这时,又有另外一颗寒星陡然大放异。三星先还各自闪烁,但过了盏茶时分后,闪耀的频率竟然逐渐趋同。直到某一刻,三星一同迸发出耀眼的光芒,彻底盖住了紫薇帝星的光华。然而帝星虽然黯淡,却是一缕不绝。而华盖伞尾处的一颗大星,原本明亮耀眼,此时却逐渐黯淡,终至隐于天幕。

“八月十五,将星闪耀,这样的天象,朕还从没有见过。”

赵构对正在忙碌着撤去供桌上果品的张去为说道。原来官家虽然不曾赴会,但也不曾歇息。中秋夜一直由张去为、黄彦节和刘宫人陪着饮酒作乐,丝竹管弦更是一刻不曾停歇。

“官家,不知这天象主何吉凶?”张去为知趣地问道。

“将星华盖本为一体,这天象到底是吉是凶,未可遽知。”赵构眉头微皱,若有所思。他今日穿的乃是一身绛红色细纱常服,月光之下尤为醒目。

“依小的看,将星闪耀总是好的,将星是辅佐紫微星君的,都说将星明则帝星明,帝星明则天下太平。”侍奉在赵构身边的黄彦节接道。他看着香案已经撤下,又问道,“官家笔墨已经备好了。”惯例,赵构每逢中秋,必要写几篇大字,或赏赐身边之人或赏赐群臣。

赵构依旧望着天上星斗,显得颇为心不在焉。黄彦节又问了一遍,赵构方回过神来:“今儿酒喝得多了,朕就不写了,赶明儿再补上。这回赶得巧,张俊、吴、岳飞他们都在,不能让他们空着手走,总得赏赐些东西。”

还是张去为善于领会官家的意图,笑道:“就赏赐御书的《郭子仪传》吧。”

赵构没有回话,招呼刘宫人到自己身边坐下,笑问:“你说朕写什么赏赐给他们好?”

刘宫人眨眨眼睛,笑道:“奴家哪里晓得这些事情。”

“但说无妨。”

“官家诗词写得好,不如赏赐《渔父词》吧。”

赵构想到自己出发之时跟刘宫人说的“鹬蚌相争”之策,不禁志得意满,哈哈一笑:“还是不好。朕打算这回区别对待。岳飞赏他一幅苏轼的字,张俊还是《郭子仪传》;至于吴他是第一次见朕,朕要手书一幅《裴将军舞剑歌》给他。”

黄彦节诧异道:“这诗官家曾经写给过岳少保。”

“不错,个中深意让他们自己猜去。”此时,夜风已经愈来愈大了,赵构却起身迎风而立。张去为忙给官家披上淡黄披风,劝道:“官家进屋歇息吧。”

赵构摇头道:“嘿,你们听,这是多热闹,还有丝竹之声传过来。朕不在,他们倒是玩得越发有兴致了。不如朕和你们悄悄凑近看看去。”说着,赵构抬脚步出中庭。其余人等急忙跟上。

官家的住所正在一处小山之上,与快晴楼相隔不远。可谓居高临下,一览无余。尤其当时天上一轮圆月,地下灯火辉煌,真是亮如白昼。官家放眼已经望见了快晴楼下的众人。这时,恰巧停了丝竹之声,有个穿着绛红褙子的身影,跪倒在茵垫之上,朗朗有声。

“小女子今日拜月,一祝天下太平,二祝父母安康,三祝,”说到三祝的时候,那声音小了,显然是个私愿。

赵构笑道:“这倒是巧,朕刚看了一回拜月,这又赶上了一回。不知道这是谁家的小孩子。”官家长年练习弓箭,目力甚佳,但因为方向的缘故,只见了拜月之人的一个侧脸。但只这个侧脸也让他心中一动。

“天下太平固然是好,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太平。”又一个声音传来。

赵构笑着评说道:“这是韩世忠在发问呢。”

“韩伯伯,我爹曾说,只要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惜死,天下自然太平。”

赵构一怔,自语道:“竟然是岳飞的幼女?”恰巧这时,那女孩似乎有所感知,转过身来。官家遥遥望见了女孩容貌。月下佳人,别有一段丰采,让人见之忘俗。官家竟是一时痴了。

刘宫人虽然看不清安娘容貌,但见官家如此神态,心下很不舒服,上前搀扶道:“官家,夜凉了,不如回去歇息。”

赵构忽热将刘宫人伸到自己腋下的右手一推,他力气大,一把便将刘宫人推倒在地。“住声,不要打扰朕赏月。”

第160章五年平金(91)

赵构根本无心征求朝中重臣对是否与金议和发表意见,八月十五偶见佳人之后,愈发心猿意马,想要尽快去智通寺中求神佛保佑赐予子嗣。但赵构也扭不过首相赵鼎。赵鼎虽然坚主和议,其为人处世还是有自己的担当,坚持议和的底线必须要与诸宣抚使共同商议明白。在首相的一力主持下,赵构也只好先尽君主之责。

朝堂之上,赵构公开议和之事,其实也颇有些心虚。毕竟是父母之仇未报,祖宗之耻未雪。所以官家只能先言不由衷地强调一番议和之后两国休兵百姓安泰,实乃为国为民的大义所在。然而群臣除了张俊之外,多数缄默不语。赵构难愈发泄气,难堪地瞪视诸人片刻,便迅速将话题转到了实质性条款。张通古传达的信息目前尚是模糊,挞懒开出的条件大致是以太上皇帝的梓宫换王伯龙等一众战俘,而刘豫被废后原伪齐的土地归属尚需要进一步磋商,但已经吐露可将部分土地归还赵宋。

赵构对这个未经证实的初步意向已经相当满意。当初他从河北一路南逃直到明州下海逃命,虽然百拜金人也不允他议和之请。这次能得金人主动议和,于他已经是个天大的外交胜利。是以不禁眉飞色舞,满心期待群臣赞他英明堪比汉光武帝。

然而官家迎来的却是重臣的责难。

韩世忠第一个道:“陛下,臣听闻金使张通古态度嚣张,欲行分庭抗礼之事,不知这事可是有的?”这是指张通古与赵构东西对坐一事。

赵构适才特意略去了这一节,此刻被韩世忠重新翻出旧账,笑容便僵在了脸上。

万俟代为遮掩道:“张通古是个蛮子,不明大宋礼节,已经受过了处分。”

“不知这处分是重责五十军棍逐出宋境,还是其他的什么刑罚?”韩世忠不依不饶,继续追问道,“金人遣使前来,如是真心求和,必当小心谨慎,岂能举止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