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快穿孤忠 > 分卷阅读238

分卷阅读238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俩坐到田头树荫下,有打伞的有扇扇的还有喂吃的,把我俩当成主人照顾。不过后来,我爹知道了实情,就再不许我和弟弟去了。”

“所以鄂司屯田,到底能多少粮食?”吕祉问道。

作者有话要说:

田亩数字取绍兴三十二年数据。其余估算数据依据《要录》等书。

宋代行军不喝河水,怕寄生虫等疾病。

第166章五年平金(97)

岳云舔了下嘴唇,似乎还在回味佃户们送上的各色美食,之后才叹着气回答道:“屯田的获算到一起,大概可以供应驻军两个多月的粮食。看起来是很多,但其实开销非常大。如果减去支出,也只能说略有盈余。好在屯田也不只是为了提供军粮。所以马马虎虎,也还说得过去。”

屯田的重要意义在于安顿流民复业,也只有在一块土地上安定下来,踏踏实实地种地干活,才能稳定当地的治安。所以当时有人呼吁,宁肯朝廷出钱,也必须屯田,就是怕这些流民会聚众闹事,倘若再出一个钟相杨幺,任谁也担不起这样的责任。

“你爹一定不会满足这样一个支相抵略有盈余的结果。”

“宣抚见得对。不过,也很难再有其他的法子了。虽说种地这事我是个棒槌,但也知道,要想更进一步,就只有耕细作这一条路好走了。”

刘子羽这时缓过神来,插话道:“谈何容易!旱田耕细作需要牛、马这类大牲口,若是找不到,就只好人力犁地。单用人力,翻地的深度、力度都达不到,种子撒下去,便埋得浅了,出苗根扎不深,扎不深就长得瘦弱,长得瘦弱成自然差。水田耕则要修建引水的河渠之类。修水渠又要人工,修好了水渠还得有人维护,还别赶上金人破坏,哪一宗不是要用大钱的?依我看,能略有盈余已经要念阿弥陀佛了。”

吕祉知道刘子羽所言是实,沿边诸军,除了川陕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外,其他诸军都面临一样的困境,这事情暂时没有解决的办法。他拍拍身上的尘土,站起来,说道:“大家都歇得差不多了吧?我们再往前赶赶路,看看能找到一户人家不。”

众人跟着吕祉起身。

前面的道路蜿蜒曲折,比之刚刚走过的地方,野草渐渐多了。虽然已经是秋季,草叶尚未枯黄,又加上荒无人烟,放眼望去倒颇有几分草原的景象。吕祉举起马鞭说道:“金人一定曾在这一带轮番牧马。所以才有的地方草长得稀疏,有的地方草长得茂盛。草长得茂盛的地方,说明金人未曾久留。我们在这一带散开寻找,说不定会看到人户。”

众人齐声应诺。

果不其然,岳云很快回来汇报,说东南的方向看到了百姓。但那人戒心很重,一看到骑马的人影,就马上向河道里面躲藏,跑得太快。岳云也不敢追赶,生怕追出事故来,只好先行汇报。

吕祉长叹一声,方圆三十里,这是今天遇到的第三户人家。生民凋敝,可堪一叹。“不要紧,他家肯定就在附近,我们顺着他逃走的方向慢慢找。”

众人又走了大约一里路,终于见到了一间土坯房。没有炊烟,院里也没有养鸡之类的家禽,死气沉沉不闻人声。吕祉下马,亲自叩了几下门,屋内半晌没有回应。众人都以为这是一间空房的时候,方才传来了一声询问:“是幺孙回来了?找到吃的了?”

吕祉回身示意手下,自有人将携带的干粮递了过去。

“老伯,我们是来探望你的。”

推门而入,一股霉气扑面而来。淮南多雨,单用土坯盖房是大忌。由此可见,这户人家也是穷极了。这房子为了防雨,又干脆连窗子也不曾开,下午时分屋内漆黑一片。

只听先前说话那人惊叫道:“不要进来,我家里什么东西都没有。”

吕祉勉强适应了黑暗,看见床上半躺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腿上盖着一块破布,露在外面的胳膊看得出骨头。

“老人家,我们不要你的东西,我们是给你送东西来的。”

吕祉随之递上了一个麦面炊饼。

温言抚慰触动不了的老人,见到因为出炉时间太久已经干硬的炊饼,流下了滚烫的泪水。他把炊饼拿起来看了又看,再放到鼻子底下左闻右闻。众人都以为下一步老人会狼吞虎咽地吃下麦饼,他却哆嗦着将麦饼放回床头。这才恍然抬起浑浊的眼睛,招呼道:“不想老汉今天能见到官人菩萨下凡。老汉瘫在床上,不能见礼了。各位菩萨们到老汉这里不知有什么事情商量?”

原来老人思路甚是清楚,早看出众人是官身,只是怕他们又是来催税的,是以开始极其惊恐。等到吕祉表明来意,方才打消戒心,为了恭维众人,甚至创造出了官人菩萨这样的滑稽称呼。众人想明白这个道理,心中越发凄惨,没有一个发笑的。

吕祉拉着老人的手,抚慰道:“老人家,菩萨之类的我可不敢当,万万不要再叫了。如果老人家愿意,就称呼我吕先生吧。”

老人连连点头。

吕祉又道:“老人家想来已经饥饿多日,不如先拿麦饼果腹。”

老人连连摇头:“我还要留给我那幺孙。”

想来这幺孙就是岳云看到的逃走之人了。

“不打紧,我们这里粮食有的是。老人家尽管吃,吃完了还有。不只有粮食,还有钱钞。”吕祉朝岳云使个眼色。

岳云幼年曾经困苦,格外见不得这样的场景。他又是衙内的脾气,见吕祉吩咐撒钱,从袋子摸出了一把,也不管多少,都丢到了老人面前,足足有十数贯之多。这些已经是一户人家一年的开销了。

意外之财意外之喜,老人一时不知如何表达,只不住念叨着,“菩萨显灵菩萨显灵。”

众人只好再劝。先见的两户人家也穷也惨,但不至于惨到这个地步,好歹能有一身补丁落着补丁的衣服,家里人口也齐全。锅里有粮,一家三代虽然销售,好歹能凑合着过下去。这家是唯一的锅无粒米,祖孙相依为命。家中的壮劳力哪里去了?众人都没忍心问。不外被宋军招募死在了战场上,或者被金军掳走罢了。想到此处,老人没有哭,岳云的眼圈先红了。他十岁的时候,也是这样一路乞讨着和奶奶弟弟一起逃难。所幸的是,路上有许多亲戚朋友的帮助,饥一顿饱一顿的也挨了过来,没受太大的委屈。岳云负气又抓了两串的铜钱,递给老人,嘱咐道:“都是足贯的,拿好了,买些吃食度过这个荒年。”

吕祉有点担心岳云把钱都撒完了,再遇见人家的时候就没的可给了。即使这样撒钱,解决的也只是一家一户的困苦。而除此之外,尚有无数遭了战火的等待救援。这就是善后的难处了。因为打仗,庄稼都毁了,本该获的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