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剑侠新传 > 第五回 华山论剑(二)

第五回 华山论剑(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众多英雄豪杰的到来,让这小小的素日宁静的县城沸腾起来。街上人流涌动,各色人物往来不绝,高矮肥瘦,男女老幼,或拿剑,或背刀,或持红樱长枪,或容貌狰狞,或相貌堂堂,或武生穿着,或儒生打扮,或骑马,或坐轿,或严肃安静,或言笑晏晏,或走,或停。还有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吆喝声,街头卖艺的喝彩声,偶尔的争执吵闹声,青楼春院里的追欢买笑声。酒肆茶坊饭馆,也是热闹,座无虚席,小二忙碌满头大汗,充斥着叫酒叫茶叫饭菜的声音、催促声、抱怨声、口角声。

陆云进得城来,虽有些舟车劳疲,但当看着这热闹的江湖氛围,有一种久违的澎湃的情绪。先是就近找了家饭馆,叫了一些当地的特色佳肴,饱餐了一顿。然后就四处游走,打听青城派的居所,顺带感受感受周遭的氛围。期间邂逅一些江湖朋友,难免一阵寒暄。因为青城派的名气大,所以不消多时就找到了其所宿住的老君客栈。

老君客栈摒弃富丽堂皇之庸俗,以一股清雅别致为特色。步行至客栈前,见有络绎不绝拜访之人,未有闲杂人等,门口有几位青色道袍打扮的弟子在迎客送客,一看便知是青城子弟。这几位弟子,虽因陆云一年到头少有归来,但还是认出来了,喜出望外,连忙迎上作揖问安,并道师傅和俞师叔在客栈花园亭中会客议事。因怕贸然出现打断从而失了礼数,再者不想以略显疲惫之态会见各位英雄,故先命带到一处上等雅房安歇,以待二位师兄。

至掌灯时分,有弟子禀报:“陆师叔,师傅和三师叔,议事完毕,马上要来了!”不消多时,有脚步声趋近,传进一句“陆师弟回来了阿”。陆云赶忙起身时,门已被推开,只见张伯远和俞青竹脸含喜色走了进来。其中一位,约摸四十中旬左右,留有些许髭须,便是青城掌门当今武林盟主张伯远;另一位便是陆云的三师兄俞青竹,年近不惑,面容白净,迎面一股书卷之气。

张伯远笑道:“来得太是时候了,还以为你迷恋山水,忘记了这等盛事呢?”俞青竹也是欢喜道:“我们最了解师弟爱热闹,所以特地还早早派遣一些弟子去传信。然苦于没有寻觅之处,直至近期仍未有音讯。原以为真的就要错过了,没想到今天从天而降。实乃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陆云谢道:“承蒙师兄关爱。不过,说真的,我还差点真的就擦肩而过了。”陆云接着就把在邺城偶然听到血刀门的谈论华山论剑方猛然记起。”俞青竹又揶揄道:“铜雀春深锁二乔。如此大事竟能健忘,想必是师弟的心被二乔的美锁住了吧!”

聊了一会儿,二位师兄要为陆云接风洗尘。席上,二位问起这一年去了什么名山胜地。陆云饶有兴致地谈起去长白山追寻千年人参拜访白云峰峰主,又说尤其喜爱泉城济南因此也住了好一阵时日,……。师兄弟之间,话匣子一打开,无话不说,从游记谈至华山论剑,从别家门派到自家事情,从江湖谈到庙堂,直至三鼓时分方休。其间也有请帖拜访之客,张伯远都回拒了。

中秋佳节,丹桂飘香,月圆人团圆。这一天各大门派、江湖豪杰,早早起身,往太华山脚下华山村赶去。青城弟子也于卯时自老君客栈动身。路上人马络绎,尘土飞扬,旌旗飘飞。张伯远坐骑青,神采飞扬,后面紧跟着俞青竹和天涯浪子陆云亦是气宇轩昂,左侧一面旌旗上武林盟主四字庄严赫赫然,右侧一面旌旗是青城二字肃然起敬,引领众青城弟子。凡走过之处,行人纷纷驻足让道,鞠躬呼唤“盟主千秋”,无不流露出敬仰伏拜之情。张盟主点头微微含笑,缓缓而过。诸弟子也是与有荣焉,无不为自己是青城子弟而自豪,甚是春风得意。

行至越半路之遥,远远望见前面有八骑反向而来,近得眼前,原来是华山派掌门人岳云松。岳掌门下马作揖道:“华山谨为武林诸门派特来迎接盟主,盟主千秋”。张伯远致意道:“岳掌门不必多礼,有劳了。”因华山派就在华山上,人手充足,又免于远途跋涉,故每期的论剑相关事宜安排主持都委任于华山派,所以是华山派掌门前来接迎。

须臾,一众人马行至一牌坊,顶头书有“华山村”,左柱书有“华山论剑之所”,右柱书有“英雄论武之地”。前面杏林从中,清溪之畔,松林之下,桂树旁边,散落着一座座瓦舍人家,门前众多男女老幼妇孺皆在观望。

走过这片人家,穿过一片竹林,再绕过一座小山岗,是一片开阔平坦之地,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其呈南北走向,正南是离地一丈的高台,台左侧是一巨大的正反剑刻有华山论剑的巨大长条石碑,台中是盟主的尊座,座后是一道屏障,上有双龙戏珠,金碧辉煌,盟主宝座之侧为少林还特设一座;正北延伸至华山一谷口,抬头便是巍巍华山,五峰层云叠叠若隐所现;东西两侧是两股用于流觞的人工开凿的清流,清流旁边设有三十六大门派的尊座,还兼有松竹围绕,桂香馥郁。已齐聚众多武林人士,人流攒动,旌旗飞扬,非常喧闹。

岳云松先送张伯远到盟主楼稍作休息。俞青竹和陆云跟随进去,其余子弟在外尊候,岳掌门安排妥当后就出去了。不久,又见岳掌门迎着少林高僧觉远并一小童僧进来。

少林自达摩创立以来,其武学造诣高深莫测,藏经阁秘籍宝典多不胜数,再者又有达摩首度开创习练内功心法并传扬开来,因此就有“天下武功出少林”之说,在天下声望实际是位于三十六大门派之首位。但是为了以免扰乱了修行之心,以免泛起虚荣欲望,达摩生前约法三章:凡入我少林佛门弟子,只可凭所学济救黎明于水火、惩恶扬善、维护正道、普渡众生,莫可凭所学为非作歹、助纣为虐、追名逐利等做其他有悖于出家之人修行之事。最初,少林也是每期都有弟子来切磋比武论艺,但是后来慢慢地论剑不单纯是论剑,还夹杂着不少其他的红尘欲念,因此也就寒了心,逐渐后来不参与众门派比试,更莫提角逐盟主之位,就连演示也因有炫耀之嫌而取缔,只作观摩和裁决以及以其少林的威严来服众以安定秩序。为了表示对尊重,凡少林高僧均有近乎盟主的待遇,因此才有岳掌门迎接进盟主楼。

张伯远虽贵为盟主,当闻得少林高僧到来,也赶紧起身迎了出来,互施礼仪,又问道前几届的慧善慧蒲等是否安好,又看见觉远随身的小僧童神情安然从容处事,心里暗暗佩服道:“少室山果然是名不虚传,连孩童都已有如此境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