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平凡穿越生活 > 分卷阅读51

分卷阅读5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的炫耀:“衣服里里外外的都有,鞋袜也有三双。明明给你三姐说了,这里什么都有,她偏要做。你三姐还怀着孩子呢。”

继祖看了看师兄的东西,再看看自己的。人家那是贴身的,自己这些就远了些。可你们那是娃都有了的正儿八经的夫妻,我们不是,能一样吗?能送这些贴身的物件吗?继祖翻着白眼走了。赵师兄继续对着那堆衣物发痴!

古小姐送了东西来,继祖就要回礼。继祖出门逛了半天,最后买了几个瓷娃娃,跟宗哥儿的那一套有些类似,只是宗哥儿的是木头的,古小姐这套是陶瓷的。

继祖寻了个漂亮的盒子仔细装好了,又想找人分享了,又去找师兄了。赵师兄不在屋里,桌子放了个盒子,想必是给媳妇的东西吧。继祖犹豫了下,好奇心指使打开看了。一些首饰而已,正常物件。正要合上,咦,还有块帕子?继祖看了看门口,没人。小心拿起来,一块布头?料子不错,就是太小了吧,一件上衣都做不了,肚兜还行。

啊?肚兜!送媳妇块做肚兜的料子?姐夫,您会玩!

尖着手指把料子折好放好。

继祖就不平衡了。看人家送什么,自己送的什么?那就是一般关系的人家也能送的,太远了!

继祖又跑出去,又逛了半天,买了一只赤金的芙蓉花的钗子。这些东西都是先送到唐家,唐家再送到古家。继祖不好意思给人看见,拿了厚纸隔了,把钗子放在下面瓷娃娃放在上面。给老太太的信里专门写了,这个盒子是给古小姐的,仔细些。

继祖做这些的时候,心里啊既紧张又甜蜜!

回来的时候继祖给古小姐带了礼物,悄悄的。怎么送到人手上?不用担心,古家的人“识趣”得很呢。

果然,继祖拜见古太太后,没大会儿功夫,古太太就打发古少爷带继祖出去走走。

“你们年轻人玩去,跟我个老太婆说什么话儿。”

继祖拍马屁:“太太才不老呢,说是我姐姐都有人信。”

古太太笑骂着赶继祖走了。

古少爷带了继祖到池子边上,古小姐在旁边的亭子里泡茶。见着哥哥带了继祖过来,脸有些红,好歹坐稳了没动。

继祖偷偷看了眼,上回送回来的赤金钗子,古小姐戴着。就笑了。

古小姐又脸红了。

古少爷问继祖要不要钓鱼,当然不要!古少爷自觉地一个人去了,就在亭子边上,一回头就能见到亭子里面。

继祖坐到亭子边上,离古小姐一个桌子又三尺远。吴平尽职的在一旁伺候他家少爷,古少爷的小厮把他拉走了。

古小姐倒了茶推到桌子边沿,继祖站起来端了,又退回来坐下,喝了,太紧张,没喝出味道来。起身把杯子放到桌子边沿,左右看看,从袖里拿出一个盒子来,放到桌子边沿。

“在京城,瞧着这镯子很好看,就买来了,你看喜不喜欢。”

古小姐站起来拿了盒子没打开小心放袖子里了,小声说:“你说好看,定是没差的。”

又问他在京城的事,继祖捡了有趣的说了些。古小姐拿帕子捂住嘴轻声的笑。

此时,古少爷也钓完鱼了:“继祖走吧,太太那里该摆饭了。”

继祖和古小姐站起来,刚才不见了的丫头小厮都出现了。

回去的路上,继祖笑着。

对古小姐还陌生却成了未婚夫妻,不久后就将结成真正的夫妻,生儿育女,一起走过余生。

爱吗?说不清!情是有的,只是不知道是不是爱情!

前生也有过几次约会,但都不了了之,说不上为什么,就是没盐没味的。

爱情是什么?二姐和二姐夫也曾甜言蜜语过,如今貌合神离。

三姐和三姐夫,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只是能一直这么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吗?

前世里,婚前婚后平平淡淡的有,轰轰烈烈的有,合合分分的有,爱情可遇不可求,也不能一直都在。

这里不兴谈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好多人成亲前面都没见过。自己好歹和古小姐见过几回。

爱古小姐吗?说不上!至少不反感,能说上几句,有什么能想着对方!

这就够了!我不负她,她不负我,彼此扶持走过人生漫漫长路!

友情?亲情?爱情?陪伴就是情!

第五十一章

春节,和往年没什么不同,唐家食铺和知趣庄的生意比平常月份好些。老太太拿着继祖交来的钱,笑着给李嬷嬷说:“好我好孙儿的老婆本。”

继祖习惯了,以前还脸红,现在顺着说:“只有这些吗?祖母不贴点儿?”

老太太和李嬷嬷就笑着骂他。

春节各家送礼吃酒不提,反正每年都差不多。春节热闹后,赵师兄要进京参加会试了。赵家之前连个举人也没人,上回去参加乡试是唐家族学这边打理的。上次唐家族学人多帮着办了,这回唐家族学就他一人,族学会准备些,不过主要还是赵家准备。

赵太太跑到唐族长家中问了几回,才准备得七七八八。京城二月的天气还很冷,可是考场的穿衣用具都要求;会试三场每场三天,还得带吃得进去;提前去了住的地方怎么办?

继祖跑去说了:“赵伯母不用忙活,带上些衣服,到了京城去我二姐家,邱家有经验,让二姐帮着准备。住也在住在邱家,我二姐会安排。上回住了几个月都住熟了。”

赵太太听了忙说:“那好麻烦邱亲家他们,再说你二姐也有了身孕,累着她可怎么办?”赵太太嘴上这么说,其实心里是乐意的。邱家虽说有那么些糟心事,可是在二房的一亩三分地,邱二少奶奶绝对做得了主的。赵师兄回来也说,在邱家住那几个月,再合适不过了!只是赵太太不好意思说,由继祖出面说,再好不过了。

继祖说:“那会累着,二姐身边丫头婆子不少,三姐夫也会带人,二姐不过吩咐几句罢了。这么说定了,明天有批货到京城,我回去给二姐写封信,三姐夫你慢慢拾。”

赵太太忙谢道:“多谢你了,祖哥儿。”

赵大奶奶就说了:“太太谢他做啥,唐家邱家都是正经的亲戚,相互帮衬才是应该的。”娘家撑得住,姑奶奶的日子不会差!

赵太太不客气了:“给邱家的礼备厚些,邱老爷邱太太的,他家大房三房的,都备足了。住他家的抛,我们自己出。我们就是图个方便有照应,可不是打秋风的。怡姐儿……算了,你的月份也不小了,我来准备吧。祖哥儿那么也送份礼去。”

赵大奶奶就含笑应了,还帮继祖道了谢!

这个媳妇挑得不错,赵太太满意!两家门当户对,娘家姐姐弟弟都能帮衬,人品样貌没得说,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