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红楼]如何逃离破船 > 分卷阅读31

分卷阅读3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过大夫也念叨了两句什么护官符。”

“护官符啊。”林海看看贾敏,又看着外甥:“贾王史薛,四大家。四家的根基都在金陵,贾雨村这么判想的怕是京中荣府提携之恩。唉。”他摇摇头,贾敏面无表情,她能说什么呢?

黛玉使个眼色给贾琰,贾琰干脆换话题,又和黛玉提起了科考的题目云云,还笑道妹妹不妨一试。

数日之后,许直也带人从金陵回来,忙乱一阵。寒衣节之后第二日,孙高夫妇带着三个孩子来到了贾琰家中,之前派人送了帖子,且邀请林氏夫妇一同前来。

实话说,贾琰很不适应孙家婶婶将他夸的天上有地下无,还是在大家面前,仿佛自己变成了天底下的头一号君子。贾琰脸都笑的僵了,黛玉在一旁看得直笑,偷偷给他做手势让他坚持一会。

孙钟心里对贾琰、许直充满了感激,他家管事病了,后来里外的事情都是许直操持。而贾琰更不用说,若不是贾琰当机立断,带着他离场回家,他自己还想硬扛着,不知道会出多大的乱子。

经过此事,他们三个人才算是从“挂名的梁门师兄弟”,从长辈们的交情变成了自己的交情。不管对谁来说,都算是因祸得福,毕竟试可以再考,知己好友却难得。

待到桂花满树的时候,桂榜发下,许直不负众望一举夺得金陵乡试解元!

贾琰、孙钟都为他高兴,家中又是一场热闹,说起来都道福无双至,今年偏偏双喜临门。就在新年之前,京中来人传旨,皇帝擢升林海回京,就任户部侍郎!

至此,扬州上下官员开始登门拜访林海,务必要在林海交接入京之前,同他联络关系。但是林海顾不得他们,他头疼的乃是贾琰该怎么办!

第23章

林海想让贾琰跟着自己一道上京,可是贾琰是秀才,他如果想在京中考试,要么捐个监生、要么用些手段。这都不难,但是贾琰自己不愿意,他的理由也很充分,舅舅甫一调任回京,正经事情都忙不完,还要找同年旧友来忙他的事情……

在林海看来这都不算什么,贾敏也是这个意思,就把贾琰一个人扔在这里实在是叫人不安。

“舅舅舅母对我关爱有加,这几年来多赖长辈们照顾。”贾琰却道:“不瞒舅舅,外甥还是想自己上进考上举人,这样也算对得住几年来舅舅的教导。若是捐监,外甥还小,觉得还没到这个地步。”

他说的也算是正理,若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考上来,在如今的官场上当然更好。贾琰又不是勋贵嫡支,能有个恩荫什么的,林海也踌躇起来。

“再说孙师叔还在扬州府任上,外甥又与应祥一起读书,若有什么事情去寻师叔,难道还会不管我么。”贾琰并不紧张,照他看来自己也该试试**生活了,他已经有了功名了,也要学会真的离开长辈生活。

林海当时没有说话,后来与贾敏商议一下,也答应下来。林海有自己的忧虑,他怕自己回京若有不顺,贾琰的举业反而会被耽误,在扬州地面上倒还能安稳些。他专门叫来贾琰,叮嘱一番。

“你也不小了,见识了乡试。”林海慢慢道:“有些事情也该让你知道。”

贾琰乖乖地坐着,洗耳恭听。

林海就道:“我返京任户部侍郎,尚书打算致休,不出两年我就会接任尚书。可是如今京中山雨欲来,尽为立储之事,你若是在金陵考中举人,的确要比去京中考试,又或者捐监好多了。说到底而今国子监也不过那么回事,你又还小,也不必与他们掺和。”

贾琰恭敬应是,他又去拜见贾敏,又受了一番殷殷叮嘱,这事就算定下来。黛玉临走的时候才听奶娘说,表少爷不会一同上京。她大吃一惊,对着来与她道别的贾琰,小小的发了一通脾气!

“哥哥也还没到弱冠之年,就这么自己留下怎么行!”语气极坚定,她道:“我去与爹娘说,哥哥也要一起进京,怎么能独个留下呢!”

贾琰哭笑不得:“好妹妹,多谢妹妹惦记着我。只是我一天天大了,总要自立的呀,妹妹不要多想,为兄考上举人,自会进京的。”

“……那以后,我也不能常见哥哥了是吗?”黛玉有些怅然:“兄妹一场,以后竟不能常见了。”

贾琰被她这语气一说,想起数年来舅父舅母关爱如亲生父母一般,与妹妹黛玉也处的极好,几乎要坠下泪来。他是独个来这扬州的,当年还担心未来种种,而今日还能坦然的想到自立,都是舅氏之功。

“妹妹,”贾琰强露出个笑容:“不管什么时候,我都是你的阿琰哥哥,等我考上举人,立时就进京去见你。平日你也可以写信回来,为兄也会写信给你啊!”

黛玉平素喜聚不喜散,何况她五岁开始就常见贾琰,而今骤然就要分别几年,心中难伤怀。贾琰看着她,有意提起了孙家,“妹妹,你与应祥的妹妹也顽的好,如今要前往京中,准备了什么给她的礼物吗?”

“当然准备了,”提到这个黛玉的注意力被转移了一下:“准备的都是她喜欢的东西……哥哥在扬州也要好生保重自己。”

贾琰看着她平静下来才放心:“为兄还好,倒是妹妹要更加好好保重,到时候我去京中考试,还要听妹妹的学问到了哪一步呢。”

他这么一说,离别愁绪倒是消散不少,黛玉也是破涕为笑。

林海夫妻又宴请诸多同僚和他们的眷属,更有如孙家这样的,还要有家宴,又要将外甥托付。整整忙活了半个多月,才在上元节前,新任巡盐御史过来交接的时候堪堪处理好。

端平二十四年正月,林海携妻女,还有要赴京赶考的许直离开扬州,直奔京中而去。

林海临走的时候放沈全回到姑苏老家,带着老沈的儿子沈忠和家中另外两房管事、家人进京,沈全的小儿子沈孝跟了贾琰。若有事,姑苏、扬州联络也方便些,更别提孙知府的儿子孙应祥镇日里都在贾琰家中待着。

贾琰和孙钟如今都在府学里一道念书,这是孙高同林海商量好的,两个孩子喜欢凑在一起,情义难得。但是又担心他们年少不够自制,干脆让他们隔几日去府学一趟,平素也常来孙家,孙高也好盯着他们的功课。

一来二去,等到四月份林海在京中安定下来,会试殿试都结束的时候,贾琰已经同孙家兄弟熟的不能再熟了。

“伯衡哥哥,”孙钊嘴里吃着果脯,手上抓着毛笔抄书:“许大哥能连中六元吗?”

孙钟嫌弃的看了弟弟一眼,让他不要一边吃一边说话,孙钊如今胆子也大了,对哥哥做了个鬼脸。贾琰躺在廊下翻书,闻言笑道:“正行兄的学问没的说,不过会试是聚集了天下英才,嗯……”

“正行兄就算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