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红楼]如何逃离破船 > 分卷阅读147

分卷阅读147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地上都可以……司徒循在父亲被册封为太子之后,已经以太子嫡长子的身份被封为颍川郡王,他就不能随便想做什么都可以了。而且他六岁,和赞善大夫读书才是正道,在林先生那里念书注定要成为回忆。

还没有父亲大腿高的小男孩陷入了忧伤的情绪,司徒阔虽然要忙着入主东宫之后的第一个新年他得接受朝贺,还要准备年后春天禅位的事情,但他还是敏锐的发现了儿子情绪不高。往常这小子可不会乖乖的坐在殿中念书,虽然看上去很乖,但司徒阔还是担心他儿子是不是进宫住憋坏了。

“伯衡,要不然让你儿子也来东宫读书吧,然后直接与木哥儿去崇文馆。”司徒阔觉得自己想了个好主意。崇文馆,大吴立国的时候遵循旧例原本叫弘文馆,可义忠做太子的时候,这个“弘”与“闳”读音相同,当时皇帝为了加强太子的权威,就以避讳的名义,将弘改为崇。

现在崇文馆是皇子皇孙、宗室子弟以及重臣公子读书的地方。

贾琰疯狂摆手:“不成不成,殿下,我儿子明年才六周岁。”他的话被司徒阔打断了,不是已经六周岁了嘛。难道你还打算那孩子十几岁送进崇文馆?

“我又不是让你们家非哥儿进来给木哥儿当伴读的,是作为颍川郡王的友人,孤的爱臣之子,入宫读书。”司徒阔笑道:“我打算把长乐姐姐家的孙子,咸阳家的儿子都送到崇文馆去,一起念书,相伴长大,总会处出情分来的。”

这是在酬功,贾琰明白了,司徒阔又道:“说起来你这个赞善也当不了多久,年后开春父皇禅位,你也不好在承担教导皇子读书的事情。”教导太子,贾琰资历还不够,这个贾伯衡自己也知道。不过他没什么遗憾,人在幼年或者少年时遇到的事情才会铭刻终生。

比如他媳妇教司徒循读书,别看只有几个月,可之后不管有多少名师,司徒循都不会忘记这位师傅。同样的,现在如此忙乱,让宗室贵胄和重臣子弟入宫读书也得是太子登基之后。教导皇帝的嫡长子,必为名师,儿子也不是伴读,只是来读书的,也不会吃亏。

妙计了。贾琰这才不好意思的小道:“殿下是知道的,臣次子过继给林氏,将来要记载我那无缘的舅兄名下,做林家嗣孙的。林贾两家子嗣不丰,说实话,臣是真的担心他们,想的难多些。”

“我也是做父亲的人,有什么不明白的。”司徒阔叹息,贾琰就俩儿子,就要如此担忧。他呢,他现在好几个儿子了,之前没感觉,如今看着小豆丁一个个开始长大,他开始担心将来。而了避将来出现惨事,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朝廷重臣和宗室子弟与未来的嗣君处好关系。

这样,除非司徒阔疯狂到了晚年的汉武帝的程度,亦或是有个独孤伽罗那样的老婆吹耳边风,他的儿子们都会安静和睦而有序。

贾琰回家也和黛玉说起了,太子想让他们非哥儿去崇文馆读书,黛玉倒是无可无不可。她的想法和贾琰一样,林大学士的外孙、太子爱臣的长子,贾非又不是伴读,还能受欺负不成?何况听太子的意思,那里头都是相熟人家的孩子。

就让他们哥哥弟弟一起混去吧,小孩子也要多见人,和同龄人一起长大比较好。黛玉比较遗憾的是,都说寻天下英才而教之,司徒循就够得上聪明颖悟,就此中断了师徒缘分,她觉得蛮可惜的。不过,想到那孩子和自己儿子都会有名师教导,将来会更好,黛玉也没有不满意。

人和人之间的缘分真是没法说,就在这一年的春天,皇帝禅位储君没多久,新任皇帝的妻子,因为刚刚生下一个小公主而没来得及册封皇后的太子妃于氏……她死了。

作者有话要说:

可怜的太子妃,撒扬娜拉

第98章

太子妃的死亡非常突然,虽然生下小公主之后她的身体就不太好,可考虑到她是第三次生产,虽然中间难产但是好歹挺了过来,谁也没想到好好一个人说没就没了!

司徒阔和妻子于氏的感情只能说是相敬如宾,但毕竟有司徒循这个嫡长子,如今还有了嫡长女目前是他唯一的女儿。别说他们从来没有不快,如今斯人已逝,想起来更都是她的好处。司徒阔搂着儿子抱着女儿也是狠狠地哭了一场。

虽然新皇帝一家,至少他们一家三口都是非常难过的,至于别人,那自然都各有看法了。后宫简直是天降馅饼,太子妃没册封就死了,皇帝还年轻,后宫不好常年空虚,皇帝总要立后吧?前朝也是各有想法,准皇后还未册封,从太子入住东宫到次年太子继位,因为怀有身孕的关系,她和朝臣女眷也谈不上熟络。

哭丧的时候,大概也只有新出炉的“顺懿皇后”娘家于氏哭的特别真诚,然后就是宗室部分女眷相对比较真心了,比如咸阳郡主。虽然和这位七婶婶不是很熟悉,不过平素来往相处也不错。如今哪怕看着皇帝叔父的面子,也要撑住场子。

而像黛玉和探春这样属官女眷,一直以来还算来往频繁的,叹息要更多些。谁都觉得准皇后不是坏人,至少在皇后这个位置上会很合适,膝下如今有儿有女,那么皇帝的后宫就会稳定。后院不起火,大家也都替新皇帝高兴,谁知道……

皇后薨逝之前,新皇司徒阔正在高兴的封赏爱臣们,他是太上皇禅位,也不需要守孝顾忌什么。因此,贾琰两个儿子,六周岁的贾非被赏了一个正六品散官:朝议郎,两周岁的林是作为林尚书的嗣孙被赏了一个同样正六品的承德郎。

贾琰哭笑不得看着圣旨,自己俩儿子乳臭未干,如今官衔已经和进士初授官差不多了。难怪寒门进士总要看不惯官家子弟,这才叫赢在起跑线上。不止他,咸阳郡主和孙钟的长子被授予正五品武节将军,石光珠和探春的长子被授予昭显校尉,长乐公主的长孙更被授予四品宣威将军,虽然梁家不出仕,可作为公主的长孙,有个虚衔亦不为过。

一伙带着奶味的小文官、小武将,到底是皇恩浩荡,贾琰本人如今已是四品通政司通政,黛玉被授予四品恭人,其他各人皆有封赏,大家正高兴的功夫,宫中传来丧报:准皇后死了。

司徒循再早熟也是个孩子,覆在母亲棺椁前几乎要哭的背过去,他母亲病了一个多月,他们母子上次见面还是几天前。当时母亲拉着他的手,让他孝顺父皇、照看好妹妹,保重自己、好好念书。当时他觉得老生常谈,还觉得母亲一定能好起来,和他说这些干什么。

因为他还没有封太子,只是颍川郡王,还是贾琰作为代课师傅给他上课。师徒俩正在讨论中庸,就听外头脚步声很快,然后皇帝的贴身太监高亭冲进来,嗷的一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