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红楼]如何逃离破船 > 分卷阅读169

分卷阅读169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着一会要和自己的爱卿们多喝几杯,如今大吴国土辽阔、国力日强,这都是他的努力成果啊。

不止国力,还有人口。皇室从司徒阔这一支开始,算是日渐凋零,而景初皇帝以一己之力增加了近枝宗室的人数。虽然并没有如周文王一般有一百个儿子,可总比宗室零落的景象要好多了。

这是皇帝南巡之前的宴会,邀请所有的宗室亲贵、朝廷重臣来参加,将近开宴的时候,同样人到中年的总管太监高亭对皇帝耳语:静安伯夫妇不能来了。

静安伯贾琰和夫人林佑年不能出席?

司徒阔奇道:“伯衡那边出什么事了吗?之前他还让夫人代笔给朕写过贺表、贺诗。他们俩挺好的呀,难道是,阿易要生了?”

皇帝的长女、太子的同胞妹妹司徒易嫁给了贾琰和夫人的幼子林是。算算时间,怀孕的公主也到了该临盆的时候,皇帝猛然起身:朕要去看看!

高亭怎么也拦不住,只好派人请皇太子过来。司徒循进入内殿的时候,就看见父亲手足无措的表示要去看女儿是不是安全!

司徒循哭笑不得:“父皇,静安伯和林先生你还不知道吗?一向是疼惜小辈,对妹妹更是关爱有加。”他话还没说完就被皇帝瞪了一眼,太子噎住,赶紧改口:“您要是不放心,我亲自带人去瞧瞧,您看成吗?”

皇帝烦躁的挥手,赶紧去!一定要保你妹妹平安周全。

太子领命而去,皇帝独坐内室,突然没了出去主持宴会的心情。

他的皇长女司徒易因为母亲早逝,自幼被上皇、太后养在膝下,可是她尚在幼年的时候,上皇和太后相继去世。皇帝看着娇弱的小女儿,心肝似的将她带回了自己的紫宸殿,和她的同母兄长、太子司徒循一起抚养。

等到司徒循到了必须搬去东宫的年纪,兄妹俩才分开,那之后就只有司徒易待在父亲身边。如果说皇帝最关注、期待的是皇太子司徒循,那么皇帝最心疼的就是自己的长女,说是爱逾珍宝绝不为过。

等到公主成人,皇帝在京中名门子弟中千挑万选,挑了本人挑父母,最后才决定将女儿交给贾琰的儿子、已故大学士、太子太师林文忠公的嗣孙林是林正则。彼时林正则的兄长贾非因为父亲封爵的关系、直接带着官衔步入官场,如今正和他父亲当年一样,在东宫做官。

而林正则本人,当时是京中许多人家的乘龙快婿首选,热门的抢手货。

虽然当时贾琰因为随从皇帝北征有功而被封为伯爵,贾非才是伯爵继承人,可林是本人带着皇帝赏赐的七品衔不说,又已经考上了进士。当年林是还未及弱冠,皇帝大喜之下夸他一门三进士,还为这个国家勋臣之后题字:克绍箕裘。

而让他成为头号抢手货的最重要原因……因为林是太有文字上的才华,也长得太好了。

这孩子同父亲不像,他的文采轻轻巧巧就能将父亲比下去,贾琰在发现儿子天生好记性、又文采过人以后,就一直不直接教导他的功课,担心把孩子给教坏了。他自幼是母亲启蒙,跟着母亲读书,长大些去了崇文馆,号称诗文第一。

之后他越长大,相貌越像母亲林黛玉,虽然他身量和父亲一样颀长秀挺,男孩子脸部线条要更硬朗,可还是被称为画中仙郎。司徒循每次看见贾非、林是兄弟俩一起出现都要大笑,贾非长得也好,男子汉的那种英俊,但是和弟弟林是往一起站,就被比下去了。

贾非自己也承认:我和小二站在一起,大家就只能看见我弟弟,若是本朝民风再开放一些,我们家也不必买水果。

当时贾琰和黛玉夫妇也在头疼,他家小二真的变成了一家有子百家求,梁、孙、许、楚等等故旧都上门询问。连镇守边关多年,挂着兵部尚书衔的谭正奇都写信过来,上书“颜询问二公子正则婚事定了没有”云云。

当年贾非成婚的时候就折腾过一次,几家都盯着这个女婿,最后贾琰负责在前头吸引火力,黛玉负责撬开儿子的嘴,结合本人意见和父母意见,还是决定娶当时翰林学士孙钊的女儿孙笕。而内阁学士许直的女儿嫁回了舅舅家,和长乐公主的长孙梁照成亲,兜兜转转,几家还是成了姻亲。

可林是这一次更甚于从前,何况这小子比兄长更狡猾,等到庶吉士散馆,父母想和他谈婚事的时候,林是马上就道:“二表叔的儿子这一科也考上进士了,爹、娘你们知道吗?”

黛玉楞了一下,随即同贾琰道:“是,二表哥宝玉的儿子贾芳吧?”

林是在一旁赶紧道:“还是娘亲记性好,就是他,考上了二甲二十四名,很厉害了。他上京来去了三表姨那边,本来我也不认得,石磊表哥告诉我的。”

这个名字的出现,让夫妻两个一起回忆起了从前,林是一看赶紧趁着机会告退溜了。

贾琰叹道:“一晃都这么多年了,连宝玉的儿子都考上了进士,说来,那孩子咱们没见过吧?”

黛玉默默点头,她也没见过那个孩子,只是听说过。

当年大舅舅贾赦和表哥贾琏作为平安州一案的证人,总算有功,皇帝也没必要对他们赶尽杀绝:只黜了荣国府的爵位,贾政也以“昏聩”的名义被勒令致仕,但又以“恤老”的名义保留了老太太的诰命。

老太太在一日,他们就还能在京城立足,可史太君终究没能撑多久多久,在那之后的次年就过世了。那时候贾芳刚刚出生,自然无法见人,而那之后就是宝玉丢失了通灵宝玉,又突然失踪。而林家这边,林海和贾敏上了年纪,又相继生病。

先是贾敏病逝,林海承受不了老来丧妻之痛,一病不起,旋即过世。黛玉当时又赶上第三次怀孕,又累又痛悼父母,身体心情都不好。贾琰上要顾着老人们的丧事、下有二子年幼需要顾念,旁边还有妻子让他担忧。

偏偏屋漏又逢连夜雨,忠顺王指使人弹劾贾琰,说他在平安州一案中假公济私,勾结如今的平安关守将谭正奇,又有宁国府的证词说定城侯府当时给贾琰送礼,他受贿赂。

当时在朝上,皇帝还没表态,贾琰又累又怒,一气之下表示,舅父舅母教养他长大,又将爱女嫁给他,如今二老过世,自己当尽人子之礼。他要给二老守孝,他要丁忧!

司徒延爱指使人就指使,有本事就弄个“莫须有”的罪名给自己下狱,让自己去死!

他情绪激动的回家,第二天就开始守孝,没几天真的病了。看见他这个样子,黛玉反而从悲伤中冲出来,她成为了家中的支柱。她开始询问发生了怎么事,在贾琰病中写奏疏给皇帝自辩,写书信给各家亲友说明事情原委,一直到贾琰能从病床上爬起来为止。

可以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