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户部郎 > 分卷阅读139

分卷阅读139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我说的赚二十万贯……”不觉得老爹特别厉害吗?

屠英终于吃完了,叫了侍女进来漱口擦手脸,满不在乎地说道:“一个印社一个林场,一年随便就能赚个二十万贯了吧?这还是背靠着朝廷的,谁敢过不去?连上下打点的钱都不需要。”

“那老头子不就是家里造纸开印社的嘛。我看那纸也没多好,卖得那么贵。”屠浩永远记得自家还没造纸作坊的时候挨宰的那一刀刀,“爹,等印社开了,缺什么纸尽管跟我说,我一定保质保量,还给最低价!”

现在造纸几乎都是全手工,纸张的价格永远都没法到达后世工业化生产的那么低廉,但是也绝对不至于像现在市场上那样高昂。他不过是鉴于现在造纸的那几家背景都不简单,才没去碰这个市场。可是现在既然已经公然叫板了,谁怕谁来的?

这个赌约很快就在民间流传了起来。

光是二十万贯这样的金额,就足以让人兴奋不已。这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哪怕是那些积累数代的世家大族,这样一笔钱也不是小数目,更不敢说自家靠着两样刚起来的产业,就能够两年赚到二十万贯。

安长距离京城路途遥远,许明旭是到了之后过了几天,才从屠浩的来信中知道这件事情的:“二十万贯啊……”小耗子的爹能赚到,他也不能差太多才行。朝廷办国营厂,他也可以办个县工厂啊。

他一没技术,二没自然条件,这印社和林场自然是办不成的。好在他在路上早就有了计划,“小钟,让你去办的事情怎么样了?”

“都办好了。”小钟苦着一张微黑的脸,“少爷,咱们真的要养猪啊?”

这安长县城是个纵横不到三百步的小城,比起京城来,简直就是一堆破烂。几天前,许明旭的车队到达,引来了老百姓们的围观。

然而老百姓们并不知道这是新到的地方官,他们围观的是跟着一起来的几百头猪。这是许明旭沿途购的优秀猪种。许明旭还打算养马,但是马比猪要难弄得多,一时半会儿的还是先把养猪场给办起来再说。

许明旭新官上任并没有碰到任何刁难。实在是他这一行人声势浩大,他自己带的人没多少,但是负责在这边建造社区的人马可就多了。另外还有后续源源不断的各种物资运达。他们来了几天,这物资就运了几天,根本就没断过,再没脑子也知道新县令惹不起。

作为一县的最高长官,下属们知道怕了,也不敢阳奉阴违消极怠工什么的,办事方面还是有着很多便利的。

安长县人口不多,郊外到处都是无人耕种的荒地。许明旭带着人考察了一番,看到一些百姓私垦的地也没去计较,只是一番商量之后,就确定了养猪场和社区的地址。

这会儿春耕早就已经结束,招工很顺利。养猪场要求不高,没几天就把猪圈全都改完了。

许明旭又招了一些工人来打理。虽然养猪听着就知道又脏又臭,但是他工钱给的不错,还是有很多人抢着来干。京城的百姓都有许多找不到长工,只能打打零工的人,养猪场的活对于当地百姓来说,已经是很不错的活计了。

老百姓们不知道这个开个养猪场究竟能不能赚钱,但是新县令一来,他们就有了工作,而且从造猪圈到造社区,这些零工可都没停过。换了往年,哪来那么多活可做?

新县令,大好人呐!

养猪场的几个老少爷们正脸色煞白地站在一个猪圈旁,看着“大好人新县令”手起刀落就把一头猪崽给断子绝孙了,还问他们:“都看清楚了没有?有没有谁想来试试的?”

作者有话要说:止小儿夜啼

家长o(* ̄3 ̄)o:乖,别哭了。

宝宝?(????????????)??:哇!

家长(□)ノ:再哭被许县令听到了,要过来割掉你的蛋蛋!

宝宝Σ(っ°Д°;)っ:嗝。

大太阳( ̄△ ̄;):emmmm……

第95章农经畜牧篇

结果并没有人想来试试。一群老少爷们只觉得自己跟没穿裤子一样,□□凉飕飕的,看着相貌比姑娘还要漂亮三分的新县令,内心充满了敬畏!

阉猪一事,其实由来已久,然而民间极少流传。坊间倒是有猪肉卖,价钱还比羊肉贵一些,然而多数人不过买猪板油,拿回去熬油用的,猪肉吃的人很少。

许明旭不太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情,只知道屠家的猪肉做的都很好吃。养猪不会亏。

可以说在现在的大汉,农为国之本不是一句随便说说的话。

农业是真正的国家支柱产业,甚至包括了皇帝在内的朝廷上几乎所有的官员,以及所有的家族,主要入都来自于农田。

这一点在安长也不例外。然而安长虽然是平原,土地却不够肥沃,每年的降水量也不充足,温度也偏低,只能种一些耐旱耐寒的粗粮,就算是丰年,亩产仅能有个几十斤。

此处的百姓们倒是不缺地耕种。然而种多少地,得交相应的税。算下来,多耕种一亩地,自己的成并没有多出多少来。所以,老百姓们对开荒兴趣不大,对私自垦荒偷偷摸摸种一些不用缴税的田地倒是充满了热情。

另外支撑着安长主要农业入就是畜牧业,此处特指养羊。别说农户家家都有个十几二十头羊,就是这县城里也到处都是咩咩声。有些富户专门寻了产崽母羊吃羊乳,普通人家就是喂养一头羊。

“专门有别处的商人到安长来,一头羊能买上两百文。若是养得好一点的,或者碰上好一点的年份,一头羊卖上两百二三十文也是有的。”安长县的主簿正在给刚从猪圈出来的许县令讲解当地的生态,忍着捏鼻子的冲动,继续说道,“大人不妨养些羊,安长这里的羊极好,每年不少商队慕名而来。”总比折腾这些又脏又臭的猪强。

“两百文?”许明旭以为自己听错了。

“一头羊长成了,大概能有百八十斤,宰杀完,连骨带肉能有个四五十斤。匀下来一斤能卖个五文多。大人在别处吃到安长县的羊,得算上一路的嚼用和各种花销,是会贵上一些。”主簿耐心地解释为何本地羊肉的价格会便宜。

许明旭作为大汉农科院的管理人员,又负责编写农经,对农业方面的认识远超一般人,再加上他深受财迷室友屠耗子的熏陶,对各地的物价也有所了解。

安长羊,他当然知道,也吃过不少。秋冬之际,屠家会送安长羊肉来国子监,除了赠送给师长之外,另外也能给国子监内就读的自家人改善改善伙食。

他是占了屠浩的光能吃到不少,反倒是屠浩只能吃上片得薄薄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