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户部郎 > 分卷阅读220

分卷阅读220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床头能放点小件东西。背板能打开,能放些行李。”他见许明旭点头,又走下床把鞋子穿好了,从一旁拉过一块木板,“这是门,可以锁上。虽然不能完全保障安全,但是至少比起一般的通铺来,要好得多。”

许明旭觉得这挺好的,家里的下人们也能用:“价钱多少,可要贵一些?”

那小吏报了个数字,笑道:“倒也不会。江丹木器行里有现成的,买来自己装也成,找个木匠师傅过来装也成。这么一间屋子,两个人半天就能装完。算下来比请木匠上门来打要方便。价钱也差不多。”

许明旭想到他以前在安长县的时候,家具确实都是工匠直接打的。做工的那些天,得管着人家好吃好喝。其中花先不去说他,这耗的时间,却不是短短几天就能够搞定的。

这么一算,确实是直接买现成的还便利一些。

许明旭又去看了其它几种样式的房间,点了点头:“考虑得挺周全。”又觉得有些不对,指了指隔壁,“把院子隔开了?”他记得这里原来应该还要再大一些。

刚才虽然看了一圈,可通铺什么的,占据的房间并不多,上下两层楼分布,不过就是两进宅子。原先这里的可是一处大宅,足有四进半。

小吏拱手道:“是。根据大人吩咐,这边主要还是以通铺为主。另外一边改成了小院,可租给一些拖家带口的,或者是行脚商人。”

许明旭跟着小吏在县城里转了一圈,对手下的工作很满意:“晚上得多安排几个人值夜巡查,再多种些驱虫的草木。注意用火,院中安置藻井,人多的地方万一走水了,要出大事情。”

小吏不敢大意:“是,大人。”

许明旭回到衙门后,又交代:“坊市内设岗亭,每个岗亭派两人轮流驻守,负责坊市内的安全。东西两市,往来人多,可多增设一个岗亭。多注意妇孺、老人……”

有官吏就问:“如此一来,县中衙役恐怕不够。不知这些人员是对外招,还是和守备商议后从军中借调?若是对外招,是否有标准?这些人的薪俸,从何而出?”

“对外招。标准自然是有的,等一会儿我拟一个章程出来,咱们再商议商议。”这些人不比其他,得有些功夫,人也得机警一些,还得为人正派。这倒不是看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他想到屠浩之前的算数统考,觉得可以借鉴一二。他可以先订上一个粗略的标准,招一些人,进行统一培训;培训之后再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才能实习,实习期结束后,才最终能够上岗。

作者有话要说:

小官甲(→_←):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小官乙(→_←):我也是。

小吏丙(“□):你们在担心什么?

小官甲(=_=):担心以后我们得经常考试。

大太阳(= ̄w ̄=):大家准备一下,下个月开始考上岗证,大家持证上岗。

第150章推诿

“薪俸方面不用担心。”在许明旭看来,最让人担心的钱的问题最不是问题,“今年县内的税增长不少。扣除了需要上缴给朝廷的部分之外,留下的部分也比往年要多出不少。”

这部分钱除了用于县内的基础建设之外,当然也能够匀出来支付这笔薪俸。相对来说,十来个人的薪俸,只是九牛一毛。

泰屏县已经是他做过的第二任县令了。他当然知道,其实很多时候许多地方上的衙门哭穷,除了有些出了名的苦地方是真的穷之外,大部分地方的衙门还是很富裕的。他们穷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在地方上留用的这部分用,大部分都进了当地官员自己的腰包。这样一来,在需要用钱的地方,自然捉襟见肘。

豪门少奶奶许美人百思不得其解,那些人至于缺钱到这个程度?

当官的,就算不知道为百姓考虑,难道还不知道为自己的仕途考虑?这么一个哭穷法,是个人都知道官员无能了,哪里还能指望着升迁呢?

这还不如咬咬牙,暂时自掏腰包把当地建设好。若是有眼光,回本钱乃至于赚钱都是很快的。这样做不仅能够赚到钱,还能够赚到官声,可不比贪那三瓜两枣的好多了?

其实许明旭不知道,大部分的地方官员就指着那点“三瓜两枣”致富呢。他小时候生活在许家,根本就没人带他出去见世面;等到他年纪大了一些,立刻又被送到了国子监去,都是相对比较闭塞的环境。

国子监里的学子们,没一个出身差的。先生们也都一心做学问。

等他认识屠浩之后,才开始真正接触到庶务这方面。他很快学着屠浩一样,开始经营起自己的产业。依靠着不错的眼光、背景和屠浩的指点,他很快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几年下来,他的财富完全可以称得上日进斗金。只是他一直以来接触到的人群,都和自己差不多层次,这才没意识到对于大多数基层官员来讲,这每年地方上留存的这部分税款,是多么大的一笔巨款。尤其别人可没他这样一人吃饱全家不愁的,还眼看着就要“嫁入豪门”。一般官员都有妻儿老小要养,若是再计算上下打点的部分,不贪真心钱不够花。

这时候县内的这些官吏们听他这么一讲,顿时表情有些迷茫。他们这些小官小吏和许明旭这样朝廷委派的官员不一样,他们基本上都是一辈子只能在一个小地方的。别看他们的品阶低到不入品,但是碰到过的县令委实不少。

一直以来,他们都已经默认,这笔钱是县令该拿的,完全没想到会碰到一个不按牌理出牌的许明旭,竟然轻而易举地把这笔钱拿出来。

许明旭看他们不答话,感到有些奇怪:“怎么了?”

一众官吏纷纷表示,许大人真是百姓的父母官,让人钦佩。以往他们说这话,九成九都是拍马屁,但是现在却有泰半实属真心。

许明旭倒是没把这话往心里去,继续埋头苦思。

这笔钱在他看来委实不多,扔在京城恐怕连个水花声都听不见,就是用在泰屏县里,也得打细算着来。他还得想着给县衙找点能够贴补的营生,不然等他一走,若是下一任不靠谱,他现在实施的很多政令都将成为一纸空文。这不是他想看到的。

许明旭不是蛮干的人。他自己想不出一个结果来,就写信到京城去讨教。这讨教的对象中自然包括了屠浩,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人。

其实就屠浩来看,大美人写给他的信并不是很正经。内容里没多少正儿八经的内容,更像是老婆在外工作了一天之后,回来向老公汇报工作,其中更是有很多生活琐碎。这种类似撒娇的情绪,让大耗子主义得到充分的满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