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户部郎 > 分卷阅读362

分卷阅读36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健仆和一位妇人说道,“这二位是我的家人,我会让他们先帮助你们一段时间。”

他的简单拾一下,意思就是准备好了家具,包括一应的日常用品,乃至于花草树木,完全达到拎包入住的标准。

安顿完他们的日常起居,屠浩还请他们在良辰酒店吃了一顿烧鹅宴,并且介绍了江丹施工队的一位工头给他们认识:“戴先生、夫人,可以直接和张工商量怎么造庄子。”

吃完饭后,桌上就多了一张西式庄园的草图。

作者有话要说:

大太阳(>_):我不想当官了。

小耗子( ̄w ̄):好啊,辞职了我养你。

大太阳( ̄w ̄):不用,我想当饲养员。

小耗子( ̄w ̄):养猪吗?

大太阳(ΦwΦ):不,养耗子。

(完)

第245章致仕

京城已经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叶外公终于找到了合适的下任,正式致仕,回家干起了悠闲的养老生活,目前已经养死了八只鸟、六只兔子,并且把十条悍的猎犬喂成了猎猪,可谓战功赫赫。

以往年还不一定过完,就早早出门赴任的屠浩和许明旭两人,在这时候却依旧窝在京城,根本没有半点离京的意思。

屠浩这种在任何时候,都能够给自己找到各种借口的摸鱼专业人才,倒是问题不大。

本来他作为一位工部郎中,就算是主管治水,也从来没有哪一任郎中是必须深入到第一线去工作的,常年在工部衙门里坐班才是常态。

饶水主河段的治理不是已经完工,就是已经奠定好了框架。剩下的不过是工细作的部分。他亲力亲为地去完成,那叫锦上添花;遥控指挥,那也无可厚非。

倒不是没有官员不想挑刺,但是只要脑子不是一根筋的人,就都不想捅马蜂窝。

朝中六部的郎中又不是只有屠浩一个人,没道理屠浩就得去一线治水,其他的郎中们就可以坐镇京城。照着这一点怼,那是要把六部全体郎中都放到对立面去。

郎中确实只有五品。在京城那么多官员中,五品绝对算不上是什么大官。但是六部的郎中是全都管着实事的,换句话说,他们手头都有实权。得罪一个两个的郎中,那也就得罪了。这要是得罪整个六部的郎中,那绝对好日子过腻歪了。

没人会那么想不开,哪怕有意见,也只是背后嘀咕嘀咕。

可是许明旭就不一样了。

他一个巡察使,怎么也能够留在京城呢?

巡察使是干什么的?那是代替皇帝去巡察天下的啊。

巡察使这个官职确实不怎么受欢迎,但怎么说也是个四品官。许明旭是一下子从六品被破格提拔到了四品,当时是没人说,但并不表示这件事情就不能够拿来作为攻击的点。

许老爷子的当官经历怼天怼地,堪称当朝第一斗士。在这个过程中,他是刷出了威望,但也着实得罪了许多人。毕竟他再怎么能怼人,也不表示他就一定能够逢怼必赢,更加不能保证敌人一怼就死。

按着许老爷子现在的江湖地位,倒是没人敢朝着老爷子出手。以前许家纨绔多,他们还能私底下嘲笑几句,现在这些纨绔子们都去乡村支教,一下子似乎就洗心革面了起来,圈子里不少跟着刷浪子回头的。

这些对许家的政敌们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情。现在有许明旭这么一个典型放在面前,他们怎么可能会放过这个机会?

许明旭倒是八风不动,工作的时候在都察院和礼部来回,每天准点上下班,休沐的时候自然是打理各种家事。

屠浩有内线消息,有些担心:“今天又有人参你了。”说他家美人媳妇尸位素餐,不知进取,来路不正等等,甚至还暗示许明旭这个官职来路不正,是贿赂了上级。

讲道理,他们贿赂什么了?贿赂了章师叔两条毛巾吗?

许明旭颇为光棍:“随便他们参去,最好把我参到革职。”

他的辞呈早就已经递上去了,甚至还递了两回。一次是屠浩去年吃坏肚子,病情稳定下来之后;一次是年前考评的节骨眼上。

然而两次都被押了下来。上面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更没有做出其它安排。

“哥哥不必为了我就致仕。我今后一定好好吃饭,不乱吃东西!”屠浩对于许明旭这个决定,心里面觉得有些可惜,毕竟自家美人媳妇当官那么厉害,又是真的爱民如子的好官,不做官真心可惜。而且他还那么年轻,将来一定大有作为。

许明旭不否认自己辞官的原因是屠浩,只是笑着把刚下衙门的屠浩拉去换衣服:“我都想好了。将来好好打理家务,顺便去江丹书塾给揽月先生帮把手。”

家大业大这四个字,落在实际中可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

屠英出嫁的时候,屠浩给出去了太半家产。但是没几年,屠浩手头又拉扯起了一个比原先更加庞大的商业集团,叫得出名头的商号都有五六个。这还是将一些产业进行整合过后的结果。

譬如江丹社区内大量的作坊,合并而成江丹匠作。

许明旭自身的产业并没有那么多,但也绝对不少。他原先自身的产业都集中在种植养殖业,譬如棉花、葡萄、马、猪、家禽等等。考虑到种植和养殖条件,他的产业更是散落在大汉各地,甚至包括大汉的最南端。他在那里置办了三个庄子,两个用来种植甘蔗,提炼蔗糖;另外一个是茶园。自家耗子肠胃弱,大部分茶饮都不能喝,他希望能够制出屠浩能够饮用的茶水。

他们家一直很注重人才的培养,无论是专业技术人员,还是管理人才。但是人才再怎么多,屠浩和许明旭也不可能完全做甩手掌柜。

许明旭提到的揽月先生的问题,也很实际。虽说揽月先生的爹白云大师都依旧神矍铄,但是揽月先生自己也都已经是爷爷辈的人了,力大不如前。

江丹书塾,早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工读学校,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产业链。哪怕是维持其日常运营,都需要花极大的力。

别看大汉的这些读书人,嘴上都说得厉害,什么有教无类,一个个把教书育人当做人生信条什么的;实际上教育产业依旧是一个新兴产业。

以前有条件读书的人有多少?根本形不成什么产业。

现在能够读书的人多了,但是普遍教授的主要还是扫盲班,进阶的就是一些实用技巧和专业课程。

可以很直白的说,在如今的大汉,除了国子监,没有任何一个教育机构,会教学生做官;哪怕是有着半官方背景的江丹书塾。

要管理、维护并且促进这么一个新兴产业发展,无疑需要花大量的力。他们也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