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权
在这个世界上赵祯几乎拥有一切,拥有忠心之臣,拥有千娇百媚的后宫,拥有血脉子嗣,拥有无尽的财富,拥有庞大的帝国,但却没有一个可以说秘密的人。
赵祯心中的打算和谋划根本就无法说出来,这才是他最为郁闷的事情。
眼下萧挞里和王语嫣两人把话说的如此直白了,赵祯也就把心中埋藏的秘密给彻底说出来,当初他在秘阁不是没说过一些,但在秘阁之中所说的话也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
眼前的这俩个女人聪明的很,也是他可以放心倾诉的对象,对她们说并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也不会担心走漏消息。
“天家和权贵之间看似是相辅相成的,可那是在开国之初,但随着时间而进,依靠权贵之家无异于饮鸩止渴!!
历朝历代土地兼并都无法制止,那是因为大量的土地从百姓手中流入到了官员权贵的手中,朕为何要疯狂的率领大宋作战?
因为朕担心大宋的土地不够这些人掠夺的!但天下人趋利还是给了朕希望,所以朕把这些权贵引到了商业上去,以工厂诱惑之,以大量的利益交换之,为的是什么?是让他们把伸向土地的爪子给缩回去!”
赵祯有些口干,边上的王语嫣温柔的地上茶盏,而萧挞里这位曾经的契丹女皇跪坐在赵祯的身旁一字不落的听他说着她自己从未想到,也从未考虑到的事情。
当契丹还在为国鼎存在与否开始挣扎的时候,大宋这边已经开始总结并且打算规避历朝历代的风险了,相比之下差距更加明显。
作为曾经的契丹女皇,萧挞里对天家,权贵之间的了解要比王语嫣这位皇后精通的多,但她还是不相信,赵祯凭借寥寥数语便能说出历代王朝更替的原因。
“官家,土地已经不是大宋最值钱的东西,现在的权贵都在向商贾之道上伸手,为何官家还要对他们下手?”
这是萧挞里最不明白的地方,当然她并没有要维护大宋权贵的意思,说实话大宋权贵和她这个契丹皇妃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不懂就问而已。
赵祯当然清楚她的想法,这个女人只是想迫切的知道自己为何这么做:“你当皇帝是不是有瘾?!国家兴亡的本质和你这妇人已经没有关系了,但从今以后,收起你的好奇心,朕把该讲明白的话都讲明白了,你就不要再没事揣度朕的用意。”
“臣妾知晓了!”萧挞里偷偷望了一眼王语嫣后,立刻点头应下。
“权贵是放弃了土地兼并,但他们的手中有钱,土地的价值在大宋比不上开设工厂所产生的价值,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所以他们才会放弃土地,但他们却没有放弃利益!
皇权是依附在什么东西上的?利益!归根结底皇权就是依附在利益之上的东西,因为皇权能给权贵们带来利益,所以权贵们拥护皇权,可一旦皇权和权贵产生冲突,那权贵们就要和皇权产生争斗,而这样的争斗就是历朝历代衰落的原因,最终导致这一切的都是利益之间的冲突。
而皇帝正真所需要的不是别的,而是最大利益者的支持,这些人不是权贵,而是百姓,最寻常不过的百姓!”
赵祯的理论惊世骇俗,王语嫣和萧挞里两人樱口微张,目瞪口呆的看着赵祯,她们不明白从来都是帝王与士大夫共天下,为何到了官家这里就变成与百姓共天下!
赵祯自然是瞧见了她们的模样,无奈的叹息一声道:“如今的大宋已然不同,最大的改变不是在经济上,而是在百姓!
如今我大宋百姓虽说不上是人人读书,可却有不少人是识字的,这是为何?因为识字的人能在工厂中谋上一份好差事!
识字的人越来越多,大宋的文风开放,思想大潮即将到来,人们的想法已经和原先的不同,朕为何要加强国法?为的就是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
而权贵的存在就是和百姓对立的,无论他们做的有多么好,最终利益的冲突必定会爆发,而大宋所需要的不是权贵,而是百姓!
你们可能没没看到,国家的财富不是权贵制造的也是百姓!所以朕才会说皇权依附在百姓的身上,天家的利益和百姓的利益是相同的!”
赵祯把话说的已经很清楚,萧挞里沉默了一会后开口道:“官家的意思是,百姓的地位将要超过权贵?”
赵祯笑着摇了摇头:“旧的权贵会消失,新的权贵会出现,朕无法改变现在的权贵,只能毁灭他们,再培养新的权贵,而这些权贵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失去了权贵的意义,他们是由朝臣演化而来,作用便是维护百姓的利益,维护天家的利益!”
“就如同各部相公和宰执相公一般?”
王语嫣的插话让赵祯点了点头:“没错,他们是新的权贵,是维护朕和百姓利益的权贵,是大宋的公仆,若是做的不好,朕可以随时罢免,若是皇帝罢免不了,那国法和百姓也会罢免他们!”
赵祯的前半段话萧挞里和王语嫣理解,可后半段话却让她们两人猛然一颤,国法和百姓罢免官员,这是在行帝王之权!
瞧见她们惊悚的模样,赵祯笑了笑:“怎么?害怕了?这就是朕要做的事,让国法超越皇权,成为主导运行王朝的所在!”
赵祯是要让宪法的地位高于一切,这是一个国家保持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也是打破历代王朝循环的重要因素。
“利益主导一切,皇权,朝臣,权贵,百姓,都是利益中的一环,若是权贵争夺的利益太多,完全不顾及百姓生死,那就会让百姓揭竿而起,这时候皇权再去镇压已经为时已晚!土地兼并是利益冲突所在,而将来随着权贵的势大还会出现新的利益冲突,到那个时候也许冲突更加激烈,因为大宋的百姓已经不是华夏历史上麻木不仁,只求温饱的百姓了,朕把大宋的百姓变得更加聪明,理智,善辩是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