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红颜为谋 > 分卷阅读300

分卷阅读300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共事多年,你是什么样趋炎附势的小人,老夫看得清楚明白。

老夫一生行得正做得直,与你这只顾自己利益、颠倒黑白助纣为虐的人没有丝毫的可比性,你不要拿你自己的龌龊心思来推测老夫!”

义正辞严,孙衡语气里的蔑视没有丝毫的掩饰。

原本他只是知道唐松哲和唐家是有些不可告人的猫腻,但这段时间一路走来,他才发现与自己共事这么久的人居然有这样一副难看的嘴脸。

简直是,奇耻大辱。

“唐宰相,在下也觉得孙大人说的没有错。在下虽为官时日不长,但也是能够分得清是非黑白的。

你要是想证明肃王殿下是在犯上作乱,那就请拿出能证明当年先皇确实传位于大皇子的证据来,否则,在下便只能站在肃王殿下这边了。”

又一个年轻的大臣站了出来。

“可笑,真是可笑。我们大胤朝的真命天子在上,你们这群人居然勾结好了要犯上作乱,还这般振振有词,简直是,简直是苍天难恕!”

言逍这边的大臣亦不甘示弱。

“苍天难恕?!你们也有胆子提苍天?真当苍天不长眼不会惩罚你们这些谋逆之人吗?!”

……

你来我往,你争我夺,殿堂之上又掀起了新的一轮口舌之争,激烈之时,文雅了一辈子的老臣们甚至挽起了袖子要对打,还好及时的被尚且冷静的大臣拉了开来……

大殿之外暴雨一阵紧似一阵,站在那里的言恒根本没有心思去听众臣的争吵,他的注意力几乎全都放在了殿外

他想知道现在大殿外面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了,可不管他如何努力去看,却只能看得到两厢僵持对垒的将士,还有那仿佛永无止境的重重雨幕。

“证据也可以伪造!反正先皇已经不在人世,那些所谓的证据也不会开口说话,当然随便你们怎么说都行了!”

唐松哲怒气冲冲的吼叫扯回了言恒游走的神思。

“那你们岂不是连伪造的证据都拿不出来?!”先前说话的年轻大臣反唇相讥,分毫不让。

“我们没有伪造的证据,正说明我们没有心虚,我们不需要用伪造的证据来证明自己!”

跟在唐松哲身边,另一个大臣同样寸土必争。

“你胡搅蛮缠!”

“你无理取闹!”

耳听得争执开始转移焦点,言恒微微皱了皱眉头,正准备开口说些什么,却听到殿门之外掀起一阵骚动。

还没等殿内的人来得及跑出去查看情况,便只听得殿外传来一声朗朗话语:

“谁说肃王殿下只有手里不会说话的物证?!”

京城风云起第212章势如破竹

霎时之间,殿内所有的目光全都集中在殿门之外。

只见言逍的守兵前一刻还兵器凛凛,下一秒便如被冲毁的堤坝一般节节败退。

而无数后退的溃军之中,安王言涵缓步走了出来。

灰蒙蒙的雷雨中,他仿佛那最耀目的一道闪电,在刹那之间,劈开了沉寂已久的黑暗。

眼看着他一步步走进大殿,因争吵而挤作一团的人群不由得全都向后退了一步,硬生生地给他让出一条通向最高位的路来。

“皇兄,已经有一个人证提前赶了过来,”径直走到言恒面前,言涵尊敬的态度让众臣的心里不由生出一丝疑窦。

“辛苦你了。”言恒点点头。

虽然他的脸上看不出什么太多的表情变化,可心里却着实松了一口气

言涵能顺利带人走进大殿,就证明皇宫的局面在他们的掌控之中,起码,穆峄城应该带着一部分的人手成功的进入了皇宫。

“臣弟应该的。”言涵点点头,微微抬眼扫视了一下殿内众人,将跟在他身后的男子做了介绍,道:

“这位是南陵城的常大夫,他本姓杨,是前来为当年之事作证的。”

“姓杨?难道是……杨太医的儿子?”

言涵话音落地,人群中便有个声音响了起来。

当年杨太医与他们一起共事许久,家中的孩子他们自然是见过的。

哪怕,是当年未曾养在杨家大宅里的这个孩子。

“草民的父亲正是当年就职于太医院的杨先正,如果草民没有记错的话,您应该是吏部的孙伯伯?”

常大夫行了个礼,缓缓出声说道。

“对,是我,当年你小的时候我曾经随你父亲见过你几次,没想到咱们再次见面,你也变成了这样年纪的大人。”

笑着点点头,孙大人目光里满是欣慰。

当年先皇驾崩,太医院首当其冲遭了牵连,杨太医全家被抄家处以极刑,他本以为今生只能替老友抱着深深的遗憾了,却没想到,还能见到杨家留下来的血脉。

“你们是来这里叙旧的吗?”一个大臣重重的冷哼出声,“杨太医的儿子?杨太医当年被抄家全家人认罪伏诛的事情谁不知道,如今又是哪里冒出来的一个儿子?!

宋大人,亏你还坚定不移的站在言恒那个反贼那边,你看看,他这不就是要来治你们刑部的渎职之罪了吗?”

“只要能找到当年之事的真相,我宋某不介意在身上带几条罪名,就不劳温大人你操心了。”

宋侍郎一脸平静的回答出声,摇摆许久,他今天还是选择了踏进这个漩涡之中。

虽然明知道一个不小心就会踏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但,人活在这世上总要分个是非黑白,他不能允许自己为了留条性命而罔顾天下正义公理。

“孩子,不用管他们,当年的事情你知道什么就尽管说出来,今天只要有我老夫这条命在,就绝对会护你周全。”

不等那温大人再开口,孙大人便站了出来。

当年未能护得了杨家之人,他已是抱憾终身,如今好容易重新得回杨家的血脉,他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让他陷入危险之地。

大殿之上,常大夫一字一句,认真讲述着当年杨太医在书信中告诉他的事情,唯一有所隐瞒的,便是当年写在圣旨上的那个名字,还有先皇真正想要传位于谁的意图。

只是,常大夫并不觉得自己在说谎,更加不觉得自己是在违背先皇的遗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