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清穿]清穿日常 > 分节阅读5

分节阅读5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会生气的。

果然,四阿哥说:“什么饺子那么好?让他们晚上也进一份上来。”

等膳房晚上把饺子送来,他尝了一个,一脸平常,对她这么喜欢反而奇道:“这就是你说的好吃的不得了的饺子?”

他的表情太不可思议,李薇就着他的盘子吃了一个,那股鲜甜在嘴里弹射开来,整颗的虾仁,包含浓汁的贝肉,她瞬间又被征服了。

他被她逗笑了,把一盘子都推给她道:“既然喜欢就都吃了吧。真是,可见你是没见过多少好东西。”后来他在一旁看着她把一整盘都吃了,边看边笑。

晚上,他又拉着她消食。两人在帐中如观音对坐般面对面坐在一起,她坐在他的腿上,抱着他的脖子,被他掐着腰上下起伏。

她的腿酸的连他的腰都夹不住,只能抱着他哭着求饶。

“四爷……四爷……呜呜呜……饶了我吧……”

她哭的靠在他的脖子根不停的蹭他,最后用发抖的牙咬住他的肩膀。

早上,四阿哥起来时,李格格自然还睡的人事不知。苏培盛在旁边盯着小太监小宫女侍候阿哥更衣,只隔着一道屏风,李格格轻浅的呼吸声,偶尔带着不适的娇软闷哼时不时的传过来。

四阿哥就一脸小得意,直到顶着星星往上书房去的路上还嘴角微翘。

虽然是太监,但苏培盛也不是不能理解四阿哥得意的心情。把一个挺喜欢的小美人儿弄的下不了榻,是挺值得骄傲的。

中午在上书房用膳时,四阿哥只捡几道还算清淡的菜吃了两口,米饭是就汤干咽了两碗。吃完后上膳太监撤膳桌时,他对着膳桌上一道鱼翅螃蟹羹看了几眼。苏培盛正纳闷,四阿哥小声对他道:“让膳房备上这道菜,晚上我看书晚了要用。”

吹牛。

苏培盛侍候四阿哥有十年了,最清楚这位爷不吃这种稀糊糊一样的羹,每次看到都要皱眉。

这菜是给谁的他一猜就知道,悄没声的下去传话了。这菜确实需要让膳房先备着,螃蟹要早点儿去领,鱼翅也要开条子进库房拿。

晚上,四阿哥照例歇在书房,传了晚点上完膳后,赏给福晋四道菜,宋格格一道菜,李格格一道羹。

苏培盛的徒弟张德胜小心翼翼提着食盒把这道鱼翅螃蟹羹送到李格格处,站在外边等着她吃完才去回去回话。

他去的时候前面一个人正在说福晋很喜欢四阿哥赏的四道菜,说鹿筋做的尤其入味地道。

四阿哥点点头,等前面的人都下去了,张德胜上前,站在三步远的地方,低头道:“李主子跪谢主子爷赏的羹,说以前从来没尝过。”想了想,眼角瞄了苏培盛一眼,又加了一句:“李主子就着米饭全吃完了。”

四阿哥几乎能想像到她把这道名菜当汤泡饭吃了。

想着那稀糊糊的汤羹泡在米饭碗里他就没胃口。张德胜看他脸色不愉,顿时害怕的腿都软了。

苏培盛见他这没出息样就生气,使眼色轰走张德胜后,上前悄悄给四阿哥换了碗茶。等了一会儿,才见四阿哥回神喝茶。

见四阿哥没打的看着窗外欣赏月色,苏培盛觉得主子爷大概是还想到李主子那里歇,只是若是去了又要做那事。

何必呢?年轻阿哥喜欢女子又不是什么缺点?皇帝每夜都召妃嫔伴驾也没什么啊,有时一夜能召两三个人呢。龙马神嘛,是好事啊,显得勇武。

何况四阿哥还年轻,就是每日都幸李主子又怎么样?说不定李主子还高兴呢。

偏四阿哥自己非要管住自己,今天做了,就非要歇两天。也不见他累,没事还发怔还想。苏培盛实在不明白。

李薇这边一气吃了两碗米,顶的胃有些涨,就站起来练字,一边还在回味刚才那汤羹鲜美的味道。

玉瓶在旁边给她的新旗袍绣领子,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

突然李薇冒出来一句:“现在是吃螃蟹的季节啊。”

玉瓶头也不抬:“那东西寒性重,不能多吃,您可快到日子了,吃了非肚子疼不可。”

也是。李薇略有些可惜。

宋格格还怀着孩子,福晋虽然不管她们每天吃什么,但也有个大概的范围。李薇平常点的羊肉并不出格,满人吃牛羊肉比猪肉的时间长多了。但她要是想吃螃蟹可有点问题,这东西不是份例里的常备材料。

要不是四阿哥今天送了螃蟹羹来,她都忘了这回事了。

想起以前在李家时,河蟹挺便宜可以随便吃。进了宫反倒吃不上了。

结果李薇晚上做梦都是螃蟹,小河蟹的脚细,壳又嫩,她最喜欢把小河蟹的脚用油一炸,再用辣椒一爆炒,直接咯嘣咯嘣的嚼着吃啊!

早上起来,梦里的口水流了三千尺。越吃不上越想的厉害。中午玉瓶问她吃什么,她却想现在跟膳房说晚上吃蟹黄包子来不来得及?

最后还是点了个百果虾仁解馋。

玉瓶问还要不要别的?

她想着螃蟹,道:“……再来个溜鱼片吧,来个鱼丸汤。”

玉瓶后知后觉:“格格是想吃鱼吗?”

“嗯,差不多吧。”

等玉瓶去膳房的路上还在想着,李格格没打的是想念四阿哥了?今天四阿哥一定来,到那时格格就该高兴了。

想起四阿哥对格格的心,玉瓶心里也美滋滋的。

倒是膳房的刘太监听到这份菜单时明白了,旁边的马太监没话找话:“原来李格格爱吃鱼啊。”

牛太监也跟着奉承:“那我去给李主子挑两条肥点的鱼。”

刘太监呵呵笑,等没人时跟牛太监交待了一声,让他跟庆丰司打招呼,最近阿哥所这边要几篓秋蟹。

牛太监满口答应,立刻就要去,摩拳擦掌的道:“现在正是吃它的时候啊!前天我去庆丰司的时候都瞧见了!个顶个都有七八两重呢!”他心里不由得想,要是哪个阿哥吃着好了,他也能卖个好!

下午,四阿哥从上书房回来后,先去了正院看福晋。

福晋这段时间天天抄两卷经。四阿哥知道了也没说什么,他让她抄一卷,她偏要抄两卷。知道上进是件好事,但……也略有点没把他放在眼里的意思。

四阿哥不是不明白,福晋这是为了讨好他。

以前他刚进上书房时,师傅布置十张大字,他回来要写二十张。皇阿玛说每讲一篇书要读一百二十遍,背一百二十遍,他每次都要挤出时间来多背个三五十遍的。

他当时是想努力再努力,表现的比其他人更好些,好让皇阿玛和师傅看到,夸奖他,喜欢他。好把其他的兄弟比下去。

但现在看到福晋这样,他却觉得这人不听他的话,有些生气了。

这让他想到或许当年,他也做错了。

现在宋格格已经有了孩子,他不由得想像一下,如果以后他的阿哥每篇书多背三五十遍,他是会觉得他努力用功呢?还是会觉得这孩子是不是有些……笨?

不然,别人读背一百二十遍就能记住,他就要比别人多花三五十遍的功夫?

不过福晋是为他才辛辛苦苦的抄经的,他只要想起她的心意,那一点火气就都散了。

只是他也不会再多说什么。比起宋格格以夫为天的柔顺,福晋是有大主意的人。

这样的福晋……让他想起曾经的满蒙女子,她们手握丈夫帐中一半的权力。而做为一个阿哥,他还想起了入关后的科尔沁和永福宫……

☆、第6章

从世祖起,宫中女子的权柄就在不断的被限制。曾经权倾朝野,左右皇权的科尔沁也在世祖和当今两代皇帝的努力下,从后宫中渐渐消失,退回草原。

做为一个已经开始办差的阿哥,胤在开始记事起,皇阿玛就已经把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影响力减到了最低。

但是从上书房的师傅嘴里,那寥寥的几句话就把胤惊的一身冷汗。

堂堂世祖,竟然两次皇后都是科尔沁的女子!后宫大半全是蒙古族人!在摄政王死后,世祖居然也只能用冷落全宫女子的方式来保全满族人的江山。

他印象里的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只是两位普通的老妇人。谁能想像当年的世祖在她们面前也无能为力?

有世祖前车之鉴在前,当今的做法给了胤很大的启发。

满族女人从嫁人起就有着很大权力,曾经的太宗数位大福晋就是战败后带着无数的牛马奴隶嫁进来的。

比起汉族女子的温柔和顺,她们天生就有野心,也有能力成为丈夫的助力,掌握丈夫的权力。

胤却并不打算给他的福晋这样的权力。

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满清入了关,他们不必再牧马放羊,不必再逐草而居。他们来到中原大地,占领了这个如画的江山!

他的福晋,应该和汉族的女子一样以夫为天。而不是想着分享他的权力,建立属于她的权威。

和他一样的阿哥不在少数。

不然,为什么太子冷落太子妃?宫中对太子妃的赞誉越胜,他只会更加的冷落她。

而跟他一同迎娶福晋的五阿哥为什么纵容两个格格凌驾在五福晋之上?

他为什么让宋氏先于福晋有孕,为什么独宠李氏?

他们都要让福晋们明白一个道理:无论是贤、明、智、慧,她们绝不能拥有比自己的丈夫更大的名声。

看着太子妃,胤就像看到了他的福晋。这两位福晋都太好名了。

太子妃是贤,四福晋是孝。

而像大阿哥和三阿哥的福晋,人们提起她们反而毫无印象。

至于五福晋,虽然他没见过她,但看五阿哥在她一进门就开始整治她,大概……这位福晋也是手伸的太长了。

胤在福晋这里用过晚点,然后先去看了宋格格,最后还是在李薇这里歇下了。

正院里,福晋听着石榴站在下面回禀,四阿哥留在李格格那里了。

她知道石榴正在担心的偷偷看她。

挥挥手:“……下去吧。”

福嬷嬷小心翼翼的进来:“福晋,天不早了,您累了一天了,歇了吧。”

她道:“……嗯。”抬头看到福嬷嬷把她抄的经书搬出去,叫住道:“等等。”

福嬷嬷见她看着经卷,就把托盘放到了她面前的炕桌上。

一天两卷经,短短一旬,她就抄了二十卷,就是整整两托盘。她拿起一卷展开,上面一字一句都是她的心血所化。

“明天,拿到额娘宫里的小佛堂里供起来。”她轻轻抚摸着还散发着墨香的经卷,轻声喃喃道:“这全都是我的孝心……”

第二天,永和宫的小佛堂里就供上了四福晋亲手抄的祈福经卷。

德妃早起先在小佛堂诵了两卷经,捡了一个时辰的佛豆,然后才用的早膳。这时十四阿哥已经去上书房读书了,她叫来奶嬷嬷,细细问了一遍十四阿哥昨夜睡的如何,早膳吃了什么之后,在小佛堂打扫侍候的妙文嬷嬷进来了。

妙文嬷嬷比德妃还要早进宫七八年,也是当宫女出身,但据说从小就有佛性,不会认字时就会念阿弥陀佛。到了该出宫的时候,她求了当时已经是德嫔的乌雅氏,进了永和宫的小佛堂。平时从不出佛堂半步,每日茹素,穿缁衣,曾经还想剃度,但被乌雅氏给拦住了。

她平常也会到乌雅氏这里,两人一起说说因果。

可今天乌雅氏刚从小佛堂出来,她这会儿就过来,肯定是有事。

所以挥退十四阿哥的奶嬷嬷后,德妃叫着妙文嬷嬷去了西侧的厢房。

“坐,尝尝这茶,是皇上使上送来的。说是在活佛跟前供过的呢。”德妃坐在上首,端着面前的茶道。

妙文嬷嬷双手合什施了一礼,笑眯眯的端起来尝了一口,大加赞叹道:“果然是好茶呢!一尝就满鼻子的佛香。”

她为人诙谐,德妃平日最爱她这样。

见她这样就笑了,道:“得了,你既喜欢,我就分一半给你。”

说着就使宫女去拿茶来。

等人都走了,妙文仿佛闲聊般道:“若说对佛祖的虔诚,没有人比四福晋更用心的了。这些日子以来,每旬都供上二十卷亲手抄的经书。”

“哦?是吗?这孩子也是个懂佛的。”德妃笑道。

妙文双手合什再一笑,两人转口就谈起了别的,这时去拿茶的宫女回来了,妙文拿了茶就告辞了。

送走了妙文,德妃身边最信重的方姑姑道:“妙文莫不是在小佛堂里呆腻了?怎么没头没脑的跑来拍四福晋的马屁?”

德妃被她逗笑了,点了点她。

方姑姑掩口一笑。

笑完,德妃道:“……不过又是一个傻子罢了。”方姑姑悄悄比了个‘二’,两人相视一笑,一起沉默下来。

女人嘛,既然一身荣华都寄在那个男人身上,不思量如何巴着他,光想着自己立起来有个屁用?你立得再高,没男人撑着,也不过是镜花水月罢了。

四阿哥的院子里正好是午膳时间。

正院里,福晋指着一盘蟹粉狮子头道:“这是今天进上来的?”

福嬷嬷赶紧亲手用小碟子挟了一颗狮子头捧到她面前的炕桌上,笑道:“这可是膳房特意进上来的。他们那里有上好的肥蟹,福晋可以晚点的时候试一试?”

福晋小口吃了半个就放下碟子,好吃是好吃,但是……她左手轻轻捂住小腹。宋格格了有好消息之后,她一直期待着也能早日听到自己的好消息。虽然以前在家里时也爱这一味儿,可螃蟹性寒……

福嬷嬷心疼福晋,劝道:“福晋喜欢,不如就让他们晚点的时候进两只,以前在家里也是常吃的。等四阿哥回来,温一壶黄酒,你们二人可以小酌几杯,四阿哥也能松快松快。”

在府里时还看不出来,进宫都快一年了,她亲眼看着福晋小小的一个人,把自己是越逼越紧。她过了年才十五啊,还年轻的很呢,怎么把自己搞的这么暮气沉沉呢?

四阿哥不爱亲近她,未必就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可她却不敢多说。只能暗地里心疼福晋,她让‘四福晋’这个位置逼的太狠了。这么大的帽子,家族的期望,皇家的威严,压得她幼小的脖子都快支不起来了。

原本要说‘不’的福晋听到福嬷嬷的后半句话就改了主意,点头道:“既然如此,就让他们挑好的蟹蒸上,晚上进几只来。”

福嬷嬷高兴的答应着,转身就要出去喊人到膳房说。

福晋叫住她又添了句:“让人给书房传话,等四爷回来,就说我这里备好了新鲜的螃蟹,请四爷赏面。”

“好!好!”福嬷嬷喜的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专门派葡萄去书房传话,又盯着人去膳房要螃蟹。等屋里没人了,她忍不住对福晋说:

“福晋,等晚上见了四阿哥,软和些。男人还是喜欢女人软和些的。”她想说,福晋在四阿哥面前,大可不必摆‘四福晋’的架子,要‘端庄’、‘威严’。那可是她的丈夫,在自家男人面前,服个软,撒个娇,没有什么丢脸的。

福晋脸一红,道:“嬷嬷,我都知道的。”

但福晋一见四阿哥就紧张,就想到要跟他的身份地位相配,要做‘四福晋’。

她只会在四阿哥面前当‘四福晋’,却不会当小女人啊。

四阿哥从上书房回来后,正在考虑要不要去找太子说一说,马上就到新年了,他想求个差事。不知道皇阿玛打算让他们这几个年长的阿哥什么时候开府,但也差不多了,年纪小的阿哥都快长起来了,从三阿哥往下到七阿哥,就算不会一起开府,前后总差不了一两年。

快的,今明两年就该有修府的旨意下来了。

为了开府的时候好看点,他打算这两年好好表现。

放下功课后,他坐下拿起刚发出去的邸报看,见苏培盛进来,刚好想起一件事,就对他道:“去跟你李主子说一声,今天晚上我要歇在书房,让她把膳送到这边来。”

现在四阿哥每逢懒得自己点膳,又不想让苏培盛安排,就让李薇点好给他送到这边来。

苏培盛迟疑了下,弓身道:“四爷,福晋那边传了话来,说备好了今年的秋蟹,请您赏面。”

四阿哥一愣,想了想还是放下邸报站起身。福晋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正好,过年的时候也有些事要跟她商量,给额娘和五妹妹准备的礼物还是要提前跟她说说。

正院里,福晋早就准备好了一切,但四阿哥来的太早了,膳房那边还没有把螃蟹送来。她赶忙起身迎接,四阿哥拉着她的手一同坐下。

幸好,四阿哥提起了给德妃和五公主准备礼物的事。过年也算是个大日子,虽然他们是同母所出,但宫妃们的眼睛总是死死盯着德妃和他,平时哪怕是他多亲近永和宫一点,过不久肯定会有闲话传来。

四阿哥也不是小孩子了。以前不懂事时,以为宫中生育多名皇子的妃子也不止是德妃一个,他就算曾经是孝懿皇后的养子,但生恩也不能忘,所以总是想亲近德妃一系的人,还曾经对德妃待他太过冷淡而伤心生气。

但渐渐长大后,他才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现在的四妃中,育有一个以上阿哥的妃子只有德妃和宜妃。

宜妃早在五阿哥被送到皇太后处抚育之后,几乎等于放弃了这个阿哥。不管小时候五阿哥的满语有多糟,功课有多坏,她仿佛一点也不在乎。

而德妃在孝懿皇后养他之后,待他也是格外冷淡,哪怕孝懿去世后,她也不曾表现出哪怕多一分的亲近。

不必细究,只看结果:宜妃和德妃都成功养大了两个阿哥。

而除她们以外没有人养活了两个亲生的阿哥。剩下所有的宫妃,最多的只保有一个亲生子。

四阿哥从模糊猜到什么之后,就慢慢不着痕迹的疏远了德妃。但他还是希望能让额娘和弟弟妹妹们记得他这个哥哥,所以抓到机会就会用力表现。

……主要是自从十四出生后,他觉得额娘待他是越来越冷淡了。

以前他还可以告诉自己跟额娘的关系只是暂时这样,等以后他长大了,就可以亲近额娘了。等他建府,或者当了贝勒之后,就没有人能小瞧他了。

但是十四阿哥出生后,德妃在后宫的威信越来越大,待他却越来越敷衍。明明他们母子都在慢慢变得更强了,只要他对皇阿玛忠心,对太子忠心,他们母子难道不可以变得更好吗?

德妃的态度让他不安。他不敢相信额娘是真的没把他当亲生儿子看。

翻着手中的库房册子,给五公主的东西倒是很快就挑好了,倒是给德妃的他左看右看都找不到合心意的。

福晋看他拿不定主意,劝道:“四爷,离新年还有两个月呢。就是现让人去江南买也来得及,不如先用膳吧。”

一刻前,福嬷嬷就示意膳房已经把螃蟹送来了。

四阿哥也因为想起德妃,为她的态度不快,听福晋这么说,就放下册子道:“福晋说的是,咱们去用膳吧。”

两人来到堂屋,在八仙桌前坐下,桌上满当当的摆着两大盘的蒸蟹,个个肥满。四个上膳太监站在一旁,备好了蟹八件。

四阿哥有心好好捧福晋的场,就道:“让人侍候着反倒没了风味,不如让他们都下去,咱们自己动手,吃起来还自在些。”

福晋笑道:“四爷说的是呢,我也不爱让人侍候着吃蟹,不自己动手还有什么意思?”

她这话刚好说中四阿哥的心,从小让上膳太监侍候,他最烦的就是别人挟什么他就要吃什么,太监、嬷嬷们一句话这菜就要撤下去,他却连吭一声都不敢。

“正是!”他抚掌大笑,遣退宫女太监后,堂屋里只剩下他们两个,和两个看守灯烛的的宫女。余下的人都在门外听候吩咐。

福晋净过手,先给四阿哥取了一个螃蟹,再给自己拿了一个。四阿哥虽然从小都有太监侍候,但为了在宫宴上不出丑,他也学过怎么用蟹八件,手上功夫还是很漂亮的。福晋看到还有些惊讶。

而福晋学规矩的时候,怎么吃螃蟹可是嬷嬷专门教导过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