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巧言令色 > 第42节

第42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此老太太绝对是大凤朝名人,连唐惜春这等成日游手好闲的纨绔都听说过此老太太的彪悍事迹。说来,唐惜夏外家不过三品侍郎府第,但,唐惜夏的外婆马氏出身却犹为的不简单。

马氏出身帝都平阳侯府,马氏的娘更是出身不凡,乃当年靖国公府方家嫡出的小姐。当然,靖国公现在比较落魄,因碍了今上的眼,被降为越侯。

但,在先帝年间,靖国公府实无愧于大凤朝第一名门之称。无他,先帝的发妻方皇后便是出身靖国公府,而方皇后正是唐惜夏太姥姥同父异母的嫡亲姐姐,情况与唐惜春唐惜夏关系相仿,虽然不是一个娘,但,唐惜夏太姥姥身为继室嫡女,亦是赫赫显耀。

就是拿到现在,这老太太出身也是没的挑,结果,人到花龄,却落个老大难,婚姻上犹为不易。无他,人生的太丑。

据说,方家一家子没丑人,方皇后更不必说,哪怕受亲生子戾太子的连累最后被废尊位,先帝死后也只肯与她同葬,今上的亲娘魏太后却要另建陵寝,百年之后一人独眠。

结果,这样美人遍地的靖国公府竟生出了一位貌比无盐的六姑娘。传言,老帅哥靖国公一时也不能相信自己竟生出这么丑的女儿,还偷偷的滴血验亲了两回,结果,就是他老方家的种,抵赖不得。

原本凭靖国公府出身,凭在宫里的皇后姐姐,凭自己的国公爹,方六姑娘哪怕貌比无盐也并不难许嫁,无非是条件放低些,有的是男人愿意与靖国公府结亲。

方六姑娘之所以落个老大难,是因为她还有一桩怪癖,非美人不喜。

家里给她说的那些男人们,总是不入方六姑娘的青眼。

其实,就是方六姑娘在彼时早已有心上人。

方六姑娘的心上人倒也并非别人,正是当年的平阳侯世子,现在平阳侯世子他爹。

彼时,平阳侯府已渐渐落败,唯一爵位安在而已,与正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靖国公府没的比。但,哪怕这样,方六姑娘想嫁平阳侯世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无他,这位小世子实在生的太俊,从小世子十二岁起,就有大把人跟平阳侯府提亲。把平阳侯愁的够呛,答应一家,必然要回绝无数家,想来想去,给儿子结亲竟成了一件无比得罪人的事啊。

平阳侯是个面瓜,愁白了头发也没能给儿子定下一家亲事来。结果,把个俏生生的小世子耽搁到二十高龄尚未许婚,平阳侯不急,帝都城有闺女的人家都急疯了。急吼吼的要平阳侯给句准话,尼玛快点给儿子定一个,总不能你儿子一个不娶吧!咱们可都陪你家耗了十来年了!

因儿子这亲事,据说平阳侯还遭人套过麻袋,打过闷棍。

总之儿子太出色,倒成了平阳侯的一桩心事。

其实,公允的说,此刻平阳侯的困苦心事与一人倒是相似的,那人就是老靖国公,方六姑娘的老爹。人家平阳侯家的儿子是太出色,提亲的人太多不知娶谁。方六姑娘是无视自身硬件,一门心思的要吃天鹅肉,简直能愁死她老爹。

靖国公府与平阳侯府皆是帝都公侯府第,哪怕一家兴旺一家落败,亦都是名门府第。何况,小世子少年便有美男名声,方六姑娘早觊觎人家良久,自然是见过的。

老靖国公早知女儿心事,只是,哪怕素来没脸皮没节操的老靖国公也实在对人家平阳侯府张不开嘴。小世子的美男名声多么响亮,方六姑娘无盐女的名声就有多么响亮。老靖国公担心一开口,被人套麻袋打闷棍的人会换成自己。

方六姑娘见她爹死活不肯去跟平阳侯府提亲,索性一不作二不休了。要说方六姑娘,虽说容貌平平,却有一样常人所不及的本领,她武功高强,乃大凤朝为数不多的高手。方六姑娘亲自出马,将平阳侯世子掳走他处,自此踪迹全无,待一年后两人再回帝都,方六姑娘已经身怀六甲,小世子眼瞅就要喜当爹。闻此信,满城姑娘哭断肝肠,恨煞方六,因方六武功高强,倒没人敢套她的麻袋,只是在那一年,无数闺秀开始学着做布偶人,恨不能隔空咒死方六。

连素来好脾气的先帝都有些看不过眼六小姨子的霸道,私下对小世子道,“若六娘彪悍,朕定为爱卿做主。”

小世子反是很看得开,道,“丑妻近地家中宝,六娘别有好处。”

两人日后竟颇是恩爱。

方六姑娘自然是别有好处的,她的亲外甥,方皇后的亲生子戾太子宫变,方六姑娘一柄长剑杀出重围引禁卫军入行宫救驾。之后先帝平叛戾太子之乱,方六姑娘亲自说服自己的外甥女敬敏公主出马,由敬敏公主说服方皇后劝服先帝立今上为储君,之后今上登基,小世子承平阳侯爵位,方六姑娘远随丈夫赶赴西北,节制西北二十万兵马。

哪怕今上再厌恶靖国公方家,其实也没真正将方家怎么着,方家虽由靖国公府降为越侯府,到底爵位仍在,苟延残喘亦好过真正跌入泥底。

回忆了下方六姑娘彪悍事迹,唐惜春道,“若是妹妹似太姥姥,只得先跟青云师父打声招呼了。”

“嘎?”唐惜夏一时未解。

唐惜春长叹,“若不学得绝世武功,日后如何嫁得如意郎君哟。”全靠自己抢了。

唐惜夏深以为然,道,“这两天惜时哥回来,先问问惜时哥。”

兄弟两个已为小小婴孩的终身大事惆怅起来。

团圆酒分了两席,男女各一席。

唐惜春唐惜夏皆跟着唐盛坐男席,除了唐家父子三人,另有刘家祖孙四人,分别是刘太爷、刘大舅、刘亮、刘海。刘二舅在家看着地里收成,未来。

刘家人一见唐惜春便激动不已,纷纷对他问好问歹,唐惜春满心只有最疲倦没有更疲倦,不过,依旧打叠起精神同外公舅舅表兄弟们应酬。望着刘家人亲切的脸孔,唐惜春哪怕活了一辈子仍想不通为何这样亲切脸孔的人会在一瞬间化作妖魔,让他一无所有。

“惜春真是越发出息了啊。”刘太爷欢喜的赞叹。

唐惜春知道刘太爷还有另一种脸孔,他会眼中带着得色,惋惜又感叹,“我虽是你外公,但一码归一码,惜春,谁叫你这样无能,连祖业都守不住。”

“是啊,长的越发像妹妹了。”这是凌大舅的话。

其实,凌大舅还说过,“果然是唐家的种,无德无才是刻在骨子里的,天生的败家子。”

“听说表哥连天象都会看,可真了不起。”这是两个表弟,刘亮与刘海。

他们沾沾自喜于唐惜春的愚蠢,总是无数次提醒,“当年姑妈可是陪嫁了大半个家当过去,这是唐家欠刘家的。”是啊,唐家欠刘家的,似乎永生永世倾家荡产都还不清的债。

唐惜春一时恍神,唐惜夏底下掐他大哥一把,小声提醒道,“大哥,咱们一家子团聚,外公说一起喝杯酒。”

唐惜春望着一桌子殷殷切切的目光,忽然心生无比厌恶,仿佛当年他借助唐惜时的力量夺回祖业,刘家人跪在地上苦苦哀求之时,那种感觉,连恨都多余,唯满心厌恶。唐惜春本就不是什么八面玲珑之人,重生一回,亦无多少长进,他性本乖张,忽就冷冷道,“惜时还没回来,说不上一家团聚!我累了,先回去歇着!”

说完之后,完全不顾满桌尴尬,直接抽身走人。

唐盛怒拍桌案,喝道,“混账!好端端的,你摆脸色给谁看!回来!”

唐盛绝对不缺威风,他乍然大怒,唐惜夏都吓的不敢说话,更不必提刘家人了。唯一不在乎的大概也只有唐惜春了,唐惜春是天生的本领,他生就不大会看人脸色。

唐盛怒不可遏就要着奴仆将唐惜春捉来赔礼,刘太爷忙道,“孩子大老远的回来,劳累是难免了,何苦为难他,又不是外人。让惜春歇着吧,一会儿我去瞧瞧他,他便好了。”

唐盛缓一口气,道,“岳父不必理会那孽障,一会儿我自会教训他,叫他给岳父大哥赔礼。”真是狗脾气啊,幸而先跟唐惜春提过醒了。

刘大舅笑的和气,“上牙还有磕着下牙的时候,何况一家人。”

唐盛自责,“都是我把他宠坏了。”

没有唐惜春坐陪,一席酒到底喝的不乐,早早散了去。

晚间,唐老太太对儿子道,“咱们惜春,自小吃要吃好的,穿要穿好的,哪里叫他受过半分委屈。如今突然听说这桩亲事,别说惜春生气,我每想到刘家办的事也来火。”不是说刘菊不好,也不是她夸自己孙子,但,就现在来说,这桩亲事真的不大般配。

唐惜春身为嫡长子,念书上却不大成,正因如此,唐老太太与唐盛母子两个都憋着心气儿给唐惜春说门好亲事,好弥补唐惜春自身不足。

刘菊自幼没念过书,论学识还不如唐惜春这半文盲。再看两人出身,唐家现在也称得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本身嫡长媳交际往来的素质,刘菊同样不俱备。哪怕不论门第,唐老太太与唐盛总不能给唐惜春娶个扯后腿的媳妇吧。

何况,看着刘菊,可不似有当年刘氏的聪慧。

唐老太太便说了,“菊姐儿这孩子,瞧着聪明伶俐,却是个糊涂心肠。你岳母水土不服,她一个孙女不在身旁服侍,反天天来我跟前说笑。”虽知刘老太太是装出来的病,但,装病也是病,刘菊真不知是聪明还是笨了。

想想也是,若刘菊真有刘氏当年的明敏智慧,万不能叫家人做出先斩后奏这等结亲的方式。哪怕唐家人不好出言否认,刘家人此事一干,在唐家人的眼里难免就走了下流。更何况,退一万步讲,哪怕亲事成了,刘家人功成身退,刘菊却要在唐家讨一辈子生活的。

一个女孩子,何苦自轻若此。

唐老太太叹口气,难得刘菊似乎还心有余力怡然自得。

“惜春素来直性子,心里存不住事,暂且看看再说,莫要翻脸为上。”

唐盛早有准备,道,“我也是这个意思。”

、第54章 教你一招

刘家再未料到唐惜春会如此冷淡,酒宴散后,一家子愁云惨雾的商量对策。

刘太爷叹,“以往看鹤云捎书信回去,可不是这样说的。”

刘大舅道,“我看是鹤云那小子不争气,惹恼了惜春,才叫惜春误会了咱们。”鹤云已是踪迹难觅,若不是把唐家得罪狠了,唐家何苦为难他一个奴仆。尤其这次唐惜春对刘家态度与以往简直没的比。

刘老太太忧心忡忡道,“是不是惜春不情愿跟菊姐儿的亲事?今天在我这里说话,看他似乎不乐意。”

刘太爷用心良苦,道,“他小孩子家,哪个就知道情不情愿了?菊姐儿是他嫡嫡亲的表姐,又贤惠懂事,咱们看着他娶了菊姐儿,方能放心。不然,罗氏到底是后娘,哪个后娘会真心给继子打算?说不得就弄个不知底细的女人来弄坏了惜春。”

刘老太太道,“还是再问问惜春,如果他不愿意,菊姐儿可怎么办?”他们对唐惜春十拿九稳,才贸然先下手为强。不想唐惜春并非以往信中所言,这种认知让刘家人颇是忐忑难安。仿佛一季上好的庄稼,眼看就能收成,却不想忽然遭遇天气莫测,眼瞅着满季收成都要打了水漂。

这样的损失,让刘家人有些难以承受。

刘太爷不耐烦道,“什么愿不愿意?婚姻,父母之命,当初他母亲亲口应的我,女婿也没说啥,他一个小孩子家家的,能知道什么好歹。”难得刘太爷此话说的理直气壮。

一家三口发了回愁便各自安歇。

刘大舅回屋难免又跟刘大太太絮叨了几句,刘大太太绞着锦被道,“来前全村的人都知道菊姐儿要嫁惜春的,万一做不成亲,叫女儿如何活呢?”又道,“我看着惜春长大,当初他娘亲病了,我日日在床前服侍……”刘大太太这话是万不敢当着唐惜春面儿说的,刘氏病了,刘家一家子每日只盘算着如何妹代姐位。

刘大舅不说话,刘大太太又道,“实在是,我也喜欢惜春那孩子。”那样的气派,那样的相貌……唐盛有句话说的对,凭唐惜春的相貌,他如今又算个明白人,没有哪个丈母娘不喜欢这样的女婿。

刘家急需找唐惜春回忆深情,唐惜春却忙的很,第二日用过早饭便同唐惜夏去书院了。唐惜夏刘亮刘海坐车,唐惜春骑马。

唐惜夏十分羡慕,别别扭扭地打量他哥胯。下骏马,不时说,“哥,你骑这马可真威风!”一会儿又是,“哥,你今天实在太威风了!”

就算唐惜春是个直肠子也听出唐惜夏言下之意,笑道,“唐惜夏,有话直说,你再这么拐弯抹角小心我拿鞭子抽你!”

唐惜夏才不怕他哥的威胁,连忙央求,“哥,那你带我一道骑马成不成?”

唐惜春便叫车停下,唐惜夏从车里钻出来,唐惜春拽他上马,唐惜夏顿时美上天,他生性斯文,这还是生平头一遭骑马,只觉视眼开阔,神清气爽。

待出了城,唐惜春带他跑了一段,唐惜夏大叫,“啊啊——啊——”

唐惜春一手勒着马,问他,“你叫个屁啊!”

唐惜夏小脸儿红红,结巴,“太,太,太……说不出来!哥,你再让马儿跑一跑!”

“笨蛋!”唐惜春骂一句,带着唐惜夏骑马到书院。

被唐惜春抱下马后,唐惜夏脸依旧是红的,央求道,“哥,你有空教我骑马吧,以后我也骑马上学。”

“等你长得比马高再说吧。”唐惜春并不是个有耐心的哥哥,不过,唐惜夏却很听他的,道,“我过年就差不多了。”

唐惜春道,“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比你高半头不止。”

唐惜夏好脾气地拍他哥马屁,“要不说你怎么是我哥呢。”

这也有些道理。唐惜春受用的想。

等了一会儿,家仆才驱着马车赶到,刘海刘亮从车里跳下,齐唤了声,“大表哥。”

唐惜春将马交给家仆看管,对唐惜夏三个道,“你们去上学吧,我找山长有事。”从车厢里背下大包东西径自沿着绿荫满地的山路走了。

刘海跟唐惜夏打听,“惜夏,大表哥跟山长很熟吗?”

唐惜夏背着书包,替他大哥吹嘘,道,“大哥是山长的得意门生。”

刘海脸色惨不忍睹,哪怕现在爹娘叫他巴结大表哥,他也听学里同窗说过唐惜春彼时恶名。据说山长都给唐惜春气晕过好几次,最后山长以性命相威胁(唐惜春不退学,他就去跳崖),做知府的姑丈才答应把唐惜春接回家,以免他再祸害书院学子。

这样的人,竟然还对他姐挑三捡四,刘海从心里不服。

看唐惜春背着大包东西去找山长,还不知是为什么事赔礼道歉呢。刘海心想。

唐惜春到时,王师娘正在庭院浇花。

已是山花烂漫的季节,王师娘家的庭院亦十分美丽。

“哟,惜春?”王师娘满面惊喜,握着花壶笑,“把东西搁屋里去,茶在里屋桌上,自己倒来喝。”

唐惜春顺手搬了张椅子出来,道,“师娘,要不要我帮你浇?”

王师娘笑,“诚心帮忙就不会搬椅子出来了,你坐着吧。我这花儿娇嫩的很,你不会打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