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悠悠改观
不到两个时辰,永定门附近搭起十多座粥棚,每座粥棚前都排起长龙,机灵些的灾民吃完这家再去那家排队。
朱祁镇和悠悠打扮成富家公子模样,在灾民中特别扎眼,有见两人衣着华丽,起了坏心的,再一看他们身边那位,顿时什么念头都没有了。
那位剑眉星目,鼻直唇薄的俊朗少年身着飞鱼服。那是锦衣卫,招惹不起。
灾民自发让开一条路,神色复杂目送三人经过。
安乡伯府的粥棚最先搭起来,勋贵们很有默契的以这座粥棚为中心,向两边延伸,灾民虽多,倒还有序,懂得排队,因为不排队领不到粥。
“那人衣衫褴褛,怎么却有一条新被子?”悠悠眼尖,指着前面一个排队的妇人道。
朱祁镇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队伍中有一个妇人肩披一袭新被子,身上的衣服却又脏又破,十分不协调。
张宁道:“夜里风寒,为防有人冻死,我让管家把库房的被子取来,发给妇孺,这个妇人想必领到一条。难得的是,昨晚没有被人抢走。”
女人拼命比男人更可怕,谁敢抢她的?
朱祁镇神色微动,道:“你不仅施粥,还施被?”
这就了不得了,一袭被子,特别是妇人肩上披的这种绸面新被,普通百姓置办不起,更不要说灾民了。没想到张宁这么豪爽,一袭被子能救一家人呢。
张宁道:“惭愧得紧,府中只有五十多床新被。”
乍暖还寒的天气,当然不可能自己挨冻,把被子送给素不相识的灾民,张宁能这样做,已经让朱祁镇动容。
悠悠同样动容,一双极有神采的眼眸静静凝视张宁几息,似乎什么都没说,又似乎什么都说了。
不用这样吧?张宁摸摸鼻子,道:“前面就是敝府的棚粥。”
十几座粥棚,安乡伯府前排的队伍最长,朱祁镇并不觉得奇怪,连绸面新被都舍得拿出来的人家,施的粥肯定比别家要稠。
悠悠一问,果然如此。
“张公子,你真让我刮目相看。”悠悠由衷道。如果说在此之前,张宁只给她留下狂妄的印象的话,眼前的一幕却让她全然改观。原来在狂妄的外表下,是一颗善良,怜恤弱小的心。
“这是夸我吗?”多夸几句啊,我爱听。张宁一副得瑟样。
悠悠郑重道:“是。”又手指前面,道:“过去就是安定郡主府的粥棚,我们过去看看。”
张宁一早进宫当值,她不说,还真不知道她命人搭棚施粥。他就说嘛,悠悠肯定是一个有同情心的人。
朱祁镇略感意外,道:“你也命人搭粥棚?为何刚才不说?”
被张宁抢了先,我怎么好意思提?悠悠露出两个小酒窝,当先而行,不想前面一人急急走来,差点和她撞上,幸好她身手敏捷避了开去。
“怎么走路嘛?”她嘟囔,却见那人完全无视她,大步如飞朝张宁走去。
“阿宁,你不是进宫当值吗?怎么在这儿?”来人大声道,朝张宁笑。
张宁一身飞鱼服实在太显眼了。
刘念回府挨父亲一顿骂,才知张宁是京城中第一个搭棚施粥的人,父亲让他以后跟紧张宁,向张宁学习,他自然要来看看安乡伯府的粥棚,没想到却遇到张宁。
他高兴坏了。
张宁见他把朱祁镇晾在一边,忙朝他使眼色,边道:“阿念,你怎么来了?”
刘念多聪明的人,先不答张宁的话,而是停步转身,朝朱祁镇行了一礼,道:“刘念见过公子。”不仅猜到朱祁镇的身份,而且懂得皇帝此时微服私访,以“公子”相称。
朱祁镇颔首回应。
张宁道:“这位便是和我一起长大的玩伴,诚意伯府的刘念。”
“刘念?”朱祁镇记性好,一下子想起来,道:“你是诚意伯的小儿子?”他记得诚意伯刘瑜请封的世子不是刘念,因而有此猜测。至于说是庶子,气质却不像,庶子哪会像刘念这样自信?
“是。”刘念道:“公子关心民间疾苦,实是百姓之福。”
真会说话。朱祁镇微笑对张宁道:“诚意伯府一脉相承,都是口才极佳之辈。”
偏见。刘念好不容易才没黑脸,干笑道:“公子取笑了。”
张宁道:“阿念最近认真读书,希望明年校阅榜上有名,一听说灾民进京,马上坐不住了。你这是奉命搭灾棚吗?”最后一句对刘念说。
这梯子搭得刚刚好。刘念道:“可不是,家父说,施粥是大事,万万大意不得,让我过来看看。”
朱祁镇和悠悠见两人一唱一和,都笑了。
朱祁镇道:“朕……我转转就回去了。”灾民很多,不能放任不管,必须宣朝臣进宫议事。
“这……”刘念无奈了,怎么一见我就要走。
张宁丢给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道:“你忙你的去吧。我们回去了。”他身负保护皇帝安危之职,又当值,自然得送皇帝回宫。
朱祁镇上马车即刻吩咐贾小四去传人,回宫没多久,内阁和顺天府尹前后脚到了。
张宁在廊下站着,悠悠没有回府,而是让小太监搬来一张凳子,坐在凳子上和张宁有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
悠悠想起前世的事了?张宁惊喜。以前,她就喜欢跟着自己,有话就说两句,没话两人就静静呆着,什么话都不说,只是四目相对,都觉温馨无限。
…………
身在大同的张勇收到郑王的回信,以为对方会允婚事,喜滋滋拆开信一看,顿时火冒三丈。
要说以前,儿子确实配不起郡主。现在不同,儿子有出息,不靠祖荫,凭实力博得前程,郑王还两眼望天,算怎么回事?
藩王很牛逼没错,可你再牛逼,不也得谨小慎微,不也得被当猪养吗?你凭啥拒绝,话还说得这么难听?
张勇气得在书房大骂,骂了半天,余怒未息,给张宁写信:“郡主算什么,为父给你择一门好亲。”
信送出去后,他便开始想,什么人家的闺女配得上自己出色的儿子。想来想去,没一个合意,没一个配得上,不由叹气:“我儿子太优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