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回报(求订阅!)
不远。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主要是当地居民,德林省主打的是海岸线旅游,首府并不是重点,而且有点老旧,规划中。原先整个首府区都要进行改造。
同时。
还要在旁边修一个新区。
不过。
由于这座海滨新区的规模太大了,还没完全建好,只是运营了一部分,很多建筑尚待封。
以前是为了生存。
若不让打渔。
那是真能提着武器反抗。
然而。
现在多了很多选择。
可以进渔业公司,无论是加工,还是远洋捕捞,甚至打个杂,现在都不愁找不到工作,像他一把年纪,德林省允许退休。
退休金比以前忙死了都高。
吃喝不愁。
真的是想反抗,都握不紧武器。
“你就歇歇吧。”
家人劝道。
“没事干不得劲。”老人摇头,忙了一辈子,突然不干事了,真心难受,“我决定了,明天去劳动力市场,找个和海有关的工作。”
“你。。”
“就这样,我的身体条件,去捡垃圾总行吧。”
“这怎么行。”
“不是,近海垃圾清理员招人,不是真捡垃圾。”老人道,海洋垃圾,这是德林省下一阶段的重点严防区域,毕竟那么多人呢。
隔壁和自己年龄相当的老友就应聘成功了。
工资不低。
退休金暂时停发,但他不在乎,因为工资比退休金高百分之五十多,一旦自己不在那干,退休金就和失业补贴一样,继续发。
很人性化。
他是这片土地变化的见证者。
也想做个参与者。
一辈子靠海吃饭。
只索取。
也该回报一下子了。
碧海。
蓝天。
他也希望能为这场变革做出贡献。
。。。
此刻。
坎亲开始发言。
“两年前,这里就是一个大点的渔村,人口还不到十万,我那时也未曾想过,两年后的今天,我能见证这样一场巨大的变革。”
“而你们在场的各位,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更是推动者,在缅亚经济特区,我们见证了一项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
“在这里,我们也即将见证一个世界级旅游区的诞生,不过,此时的它还很稚嫩,需要我们所有人去精心呵护,才能健康成长。”
“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做了许多努力,休渔,让近海海生生物休养生息,同时,关停了缅痶沿海所有的污水排放工厂。”
“建成了三座,在建七座大型污水处理厂,力求实现生活、工业对大海的零污染排放目标,就和我们的空气过滤器一样。”
“。。。”
台上。
坎亲激动的说着。
一桩桩。
一件件。
这是对大家努力的肯定,也是对自己工作的总结,回想一下,这才多久,他竟然干了这么多事情,而且全都干成了,简直是奇迹。
此刻。
他体会到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构,有多么重要,要是像西方国家宣扬的那样,现在所有的一切,可能都还在扯皮的阶段。
毛都看不到。
现在。
他们却已经实现了。就是太耗钱,光是大型污水处理厂,每个都是十几亿亚元起的投资,仰光周边就占了两座,总投资超三十亿亚元。
不过。
这钱并不全被外国赚走。
很多给了缅亚环保技术公司。
当初。
立了项。
零直接找上他,说缅亚环保技术公司的污水处理技术已经成熟,准备参与此次招投标,但直接就内定了十个污水处理项目。
超大型,一个。
大型,三个。
中型,三个。
小型,三个。
总共十个,目的是为了做对照,据零说,下一阶段,缅亚环保技术公司会开始主打这类水质过滤技术,把这十个项目做成样板。
和工业级过滤器不同,那玩意儿装上去就能发挥作用,看到效果。这种大型项目,需要实打实地建设、并运营一段时间。
才有说服力。
对此。
坎亲当然支持。
缅亚环保技术公司又多一个业务范围,可是大好的事情,到如今,大型的已经建好了一个,在建两个,超大型的也即将投入使用。
地点就在新安市。
他还去考察过那个已运行的大型废水处理厂。
效果?
震撼。
两个字足以形容他的所有心情,这不仅仅是废水过滤,和气体过滤一样,还有一整套后续处理手段,保证对环境的零污染排放。
等全部投入使用。
并稳定运行三个月。
没问题后。
将会正式向外界宣传这个项目。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对德林省建设的支持,还有同仁们的努力,而这只是开始,我们开启了德林省的新时代,还要承担起它的未来。”
“谢谢。”
在一片掌声中。
仪式结束。
而远处的海岸线旅游区,也开始热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