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宠文女主重生后 > 分卷阅读11

分卷阅读1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里的生活和侯府有许多不同,安岚初时有许多不习惯,不光是少了致的食膳,少了服侍的丫鬟婆子,大冬天连木炭都不够充足,刚住下的时候,她几乎夜夜被冻醒,然后就抱着冰冷的双膝,默默地在被中垂泪。

后来甄夫人听琼芝说了这件事,晚上就过来陪她一起睡。寒夜里,母亲穿着薄衫搂着她,说着白天遇上的趣事,再把她的小脚揣在怀里,用体温为她取暖。

安岚渐渐觉得羞愧,暗骂自己为何如此没用,再看甄夫人每日神采奕奕地打理宅院、指挥采买、查对账本,甚至还和农妇们讨论明年的农耕,仿佛早忘了自己是个该被仆妇伺候着的富贵侯夫人。

终于有一日,在陪甄夫人整理书阁时,安岚没忍住问道:“娘,你真的一点都不怨吗?”

甄夫人让安岚掌着蜡烛,手指从一排已经发黄的书脊摩挲过去,问道:“岚儿,你觉得一个女子怎样才算幸福。”

安岚歪头想了想道:“找到一位能托付终生的良人,生几个出息的儿女,丈夫不纳妾侍通房,能许给她锦衣玉食,一世恩爱相伴。”

甄夫人轻轻笑了,这笑容却被烛火照得添了些讽刺,然后她转头过来,将一本书塞到安岚怀里道:“曾经,我也以为这样就是最好的。所有筹谋,只为了让你能这样过完一世。可现在才明白,娘亲其实错的离谱。”

她淡淡垂下眸子,眉宇间似有暗云翻涌:“当初,我也以为你父亲是能托付一生的良人,可结果呢,还不是落得如今下场。所以,岚儿你听着,若想获得真正的幸福,绝不可被礼教束缚,成了只懂得依附,讨要宠爱的笼中鸟雀。所谓强者,需有通达圆融的智慧,穿云破日的勇气,不必只仰仗他人的鼻息,你要做自己的良人!”

安岚听得似懂非懂,手指被怀里的书页硌得有些发疼,低头去看,发现竟是一本游记。甄夫人笑着接过她手里的烛台,盈盈烛火间,为脸颊罩上傲色:“日后你就跟着娘读书,娘会把所学的都教给你,区区宣武侯府,再不能遮住你的天地。”

安岚前世在侯府也跟着女夫子上过许多课,可学得都是些《女戒》之类的德行规矩,那晚甄夫人带她去的书阁,却藏着许多她听都未听过的书籍。有山川游记、有处事谋略、甚至还有些有趣艳俗的民间话本,安岚有了两世的见识积累,读起来也不算太吃力,只是许多知识还似懂非懂,需要甄夫人点拨才能贯通。

冬日就这么消磨着过了一半,满院萧索中,唯有窗外一支腊梅开得分外娇俏。安岚抱着只手炉,正在房中打着呵欠翻动书页,肖淮挟着一身寒气推门而入,见安岚倏地打了个哆嗦,连忙把门又再关好。

安岚却只急着关心一件事,抬眸急问道:“怎么样?你进去没?”

肖淮低头,脸色带了几分愧色道:“那院墙上设了机关,我没敢随便触动,观望了一阵就又回来了。”他顿了顿,没忍住多劝了一句:“那庄院里的人恐怕不太简单,小姐还是莫要接近的好。”

安岚晶亮的眸子瞬间黯淡下来,悻悻把下巴搁到手炉上,然后又被烫得轻“嘶”一声,将手炉摔到一边,满心都是懊恼。

她前几日在家闷得慌,坐马车陪管事去城中采购,回程时发现在田庄不远,竟有一处清幽又隐蔽的气派庄院。她前世做了十余年的王妃,一眼就看出那规制明显是属于皇家别苑。再看屋檐下灯笼招摇,空中荡着淡淡炊烟,说明这别苑里有人居住。

安岚记得前世豫王在城外也有几处别苑,可惜她那时根本懒得清点王府的资产,也不知道具体都在哪些地方。回家后,她忍不住暗自揣测,如果那里刚好就是豫王的别苑,只要她多去门前转悠,也许能提前遇上豫王。

可她让琼芝带着肖淮去打探了两次,结果都是毫无获。安岚觉得提不起神,懒懒挥手让肖淮回去休息,也怪她太爱妄想,京城的王孙贵族那么多,哪里会这么巧就撞上自己未来的丈夫呢。

肖淮看见自家小姐咬着唇跟那手炉置气,脸上是难以掩饰的失望,垂眸又再想了一刻,才告辞而出。

当安岚看完一本书,天色已近黄昏,她伸了个懒腰走出门,发现琼芝在院门口焦急张望,好奇地走过去问:“你在找什么?”

琼芝对她行了个礼,语速有些急躁:“几个时辰前,肖淮说怕小姐失望,还想去那庄院再打探一次。我忙着陪傅嬷嬷安排晚膳,就让他自己去了,谁知这一走,到现在都没回,不知道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安岚一听,顿时急得想跺脚:肖淮这个路痴,干嘛一个人跑去打探,隔着那庄院有一大片竹林,只怕是他在里面迷了路走不出来。

她想到肖淮必定不愿被人看到他迷路时的窘状,于是握了握琼芝的手道:“没事,我出去找他,你就留在家里帮忙。”

然后,安岚回屋披好斗篷就跑了出去,在茂密的竹林里七弯八绕,却没看见肖淮的影子,心里正在焦急,突然闻到一股茶香味。

那茶香并不浓郁,可安岚还是很快分辨出:这是极品雀舌茶,应该只作为宫中御用,可为何会出现在这略显荒僻的竹林里。

她抱着几分好奇,循着那茶香走过去,拨开些竹叶,远远看见四个彪形大汉,各个都是皂衣黑靴,腰间挂一柄在鞘长刀,模样气势很像禁中的侍卫。

而在他们中央,竟被搬进了把紫檀宽椅,自椅背往下铺上一整块虎皮坐垫,旁边的石桌上铺了锦绸软垫,一名侍卫弯腰从鎏金小炉取下铜壶,再沸水注入一只白瓷茶杯中,雀舌茶香飘出来,让这原本清幽萧瑟的竹林,多了富贵奢靡。

那名侍卫恭敬地将茶杯递给坐在虎皮椅垫上那人,那是一名大约十三、四岁的少年,足足两层裘衣加上雪白斗篷,怀里还揣着手炉,可他好似还嫌太冷,手刚伸出,就从唇角溢出一连串咳嗽,将茶杯上的白雾吹得往四面飘旋。

当安岚看清那张脸,顿时惊得捂住嘴,脸颊苍白似玉,薄唇却总是带着血般的红润,却掩不住浓浓病容,那是前世被豫王辅佐为康王,却因久病孱弱而退位的短命三皇子李儋元。

前世,她与这位三皇子相交甚少,除了在太后宫里远远撞见过两次他来请安。据说三皇子的母亲是成帝非常宠爱的妃子,可惜他出生不久就染上不豫之症,从小就是个病秧子,因而性子也变得孤僻古怪,极少与人交往。

后来再见就是在蜀中,面对新帝的残害,三皇子被一名老太监护着逃出了京城,豫王让他住在了自己府里。那天他跟着豫王去拜见婶婶,安岚第一次仔细打量起这位存在感极弱的皇侄,然后她心中暗暗一惊,李氏一族相貌都生的好,她以前觉得相公李徽已经算是龙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