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 > 分卷阅读87

分卷阅读87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一的珍珠点缀,最上方还有一个拳头大小的夜明珠。这么土豪的装饰,看得钱五郎心中羡慕妒忌恨。

宴会厅内,一水的妙龄侍女站在两旁,即使是十一月的天气,她们也仍旧衣着清凉,雪白的肌肤在薄如蝉翼的布料之下若隐若现,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正经侍女。

海家主朝站在最前端的两个侍女招呼道:“秋菊冬梅,你们两个好好伺候钱老爷,务必要让钱老爷在海州玩得尽兴,知道吗!”

两名容貌身材在一群侍女中最出挑的女子立即出列,凑到了钱五郎的左右手边,巧笑盈盈地把自己身体往钱五郎身上凑。

钱五郎在家中被母老虎管得严,一向有贼心没贼胆,如今被这么一撩拨,顿时飘飘然到不知今夕是何夕。

第二天,钱五郎在软香温玉的包围中醒来时,依依不舍地跟床上的美娇娘调情了好久,才去办正事。

钱五郎跟海家家主密谋完五皇子交代的事情,又马不停蹄地往凌州赶去。这次洪灾,不仅凌州百姓流离失所,凌州的世家也是伤筋动骨,相信他们对五皇子的提议肯定很感兴趣。

钱五郎离开之后,海家议事大厅外走进来一个面白无须的青年男子,一身儒生打扮,模样也十分清隽儒雅,竟是当初怂恿邓力夫去抢夺水车的那人!

海家主看到此人,原本兴奋得通红的脸色瞬间冷淡了不少,摆出自己家主的威势,道:“崔先生今日怎么不去养殖场了?”

崔言明并没有因为海家主轻蔑的语气而动怒,反而风度翩翩道:“听闻家主昨日迎来了一名贵客,在下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那就不用讲了。”海家主厌烦地挥挥手,像是在赶烦人的苍蝇。这崔言明原本是邓家的食客,邓家落败后非常干脆地抛弃了旧东家,直奔海家。如果不是这人确实有些真本事,来之后养殖场的益涨了几层,海家主才不耐烦跟这种浑身冒着酸腐味的书生打交道。

崔言明对海家主的反应早有预料,不急不忙道:“既然如此,在下也不多说,只劝家主一句话,别被人当抢使了。”

海家主闻言,脸皮一抽。又是这样!最讨厌这些文人说话老是说一半的作风了!但崔言明的话又让他不得不在意:“崔先生有何高见?不妨说来听听。”

崔言明老神在在摇头晃脑好一阵,把急性子的海家主吊得挠心挠肺,才将自己的计策献出。

与此同时,钱五郎来海州的消息已经呈到了戚博翰的案头。

“钱年春,乐径村人?”戚博翰看着钱五郎的调查报告,很快想起来这人之前还欺负过自家媳妇,“皇帝身边的道士就是他献上去的?”

皇帝嗑药的事情,在朝廷要员中早已不是秘密,只不过没有一个人打算去劝谏皇帝。

太子一派自然是想着皇帝早点死,太子就能名正言顺地上位,摆脱目前的困境。二皇子一脉嘛,既然他们敢把这道士献上去,自然也是有所打算。而那些中立派或者纯臣,此时都选择了缄默来明哲保身。

“正是。钱年春的女儿是戚靖琪手下一名心腹的宠妾,去年举家搬迁到了京城的路上,遇到了那名道士。”负责调查这件事的暗三答道。

戚博翰点点头:“既然他们这么想闹事,那我们就给他们制造点机会吧。”

说着,戚博翰从书架的暗格中取出几张纸,上面赫然是陶然写的培训班计划书:“让灵均把这件事办了。”陶然的这个提议戚博翰心动已久,只是为了等大鱼上钩,才一直没有实施。

暗三接过后,目不斜视地将纸好,一个闪身便不见了。

三天后,岳州传出公告,岳州府将在年后修建图书馆!

何为图书馆?就是集天下藏书于一馆,并面向所有人开放借阅、抄录之地!贤亲王还特意将自己和父亲这些年集的藏书副本,放进馆内!

这个消息对于所有寒门文人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了个大馅饼!要知道,如今瑞朝的大部分知识和书本都被权贵世家掌控在手中,在世面上流通的也就一些四书五经和启蒙书籍。文人想要接触更进一步的知识,只能依附那些世家权贵。

如果这图书馆建成,那可以说是所有寒门学子的天堂!

这原本只是宁安内的公告,但在王灵均的有心运作之下,短短半个月就传遍了整个瑞朝!戚博翰在文人中的声望拔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都是健忘的,此时有谁还记得戚博翰之前荒唐的名声?估计就只有皇家的那几个人吧!

虽然图书馆要年后才开始建,但这不妨碍文人们对岳州府的向往之情,已经有不少寒门学子纷纷呼朋唤友,商量着要不要一起去岳州府定居了。

太子和二皇子两派都没想到戚博翰竟然放出这种大招,难道他就不怕世家反扑?这次两派都默契地没有直接出手,而是纷纷派下面的人,去联系京城和其他地方的权贵,不趁机不狠狠地把戚博翰剥层皮都绝对不罢休!

小小的岳州府,在御宝拍卖会之后,再次吸引了整个瑞朝的目光。很快,岳州府的行知小学就被天下人所知。贤亲王不但留了整个宁安地区的孤儿,还让他们读书识字!贤亲王果真不愧称贤这一字!

这一波不仅给戚博翰刷足了名声,人在村长家坐,声望值从天上来的陶然,差点被滚滚而来的五万多声望值给砸晕了!

【怎么回事?你又中毒了?!】

【哼!愚蠢的宿主!本系统拒绝跟愚蠢的人说话!】

陶然不明所以,也不去纠结,而是跟村长继续刚才的话题:“村长,你看这样如何?我们把周围几个村子里的种田好手都聚集到村里来,教他们沤肥,然后再让他们回去教自己村里人?”

陶然回村已经一个月了,乐径村里第一批沤的肥已经差不多可以使用,村里不少老农民都迅速掌握了这一门技术,可以出去教人了!反正沤肥不像水车,只要是经常跟田地打交道的农民,搞个一两次就能很快上手,并不需要花多大的钱财去推广。

只要有一个村子的人学会沤肥,并且要求他们必须无私地把这门技术教给其他人的话,相信不用过多久,整个宁安地区的农民都能掌握这门技术!不要小看人在面临生活困境时,爆发出来的能量!

村长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跟陶然商量过一些细节,就开始四处奔走起来。

陶然看着村长这么大把年纪,还因为他的拜托这么折腾,有些过意不去,于是写了封信,让暗一送回去给戚博翰。

于是乎,没过几天宁安又发了新公告。乐径村有可以把土力养肥的法子,欢迎大家前去学习!

这个消息没有往宁安地区外面传,但还是让不少关注宁安的人都知道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