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 > 分卷阅读118

分卷阅读118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微蹙眉,怒目而视,却不知她这表情,给她原本冷清的脸增添了一丝风情。

戚靖琪眼神暗了暗,俯身到馨妃耳边,低声道:“馨妃娘娘聪慧,难道猜不到孤如今想做什么?”说着,还暧昧地在馨妃的腰上摸了把。

半个时辰后。

馨妃衣衫凌乱地躺在养心殿的地上,身上各处暧昧的痕迹,让她冷清的气质多了几分旖旎。戚靖琪毫不留情地带着心腹太监离开后,一名黑色身影突然出现在馨妃身旁。

“三哥。”馨妃面色如常地喊了一声,十分淡定地站起来理了理自己的衣裳,“皇帝已经不行了,戚靖琪的怎么样?”

四月中旬,图书馆即将完工,王府后院的活字印刷厂也忙得热火朝天。陶然把系统打印的书送出去之后,就专心琢磨素质教育的事情,印刷厂那边却面临了一件非常严峻的问题:纸不够用了。

宁安并不富裕,对于纸的需求量一直有限,宁安境内也就岳州府、凌州府和海州府各有一个造纸小作坊。之前印刷岳州府小学的教科书,已经用掉了三个小作坊的全部存货,而图书馆需要的纸张不比那次的少,三家根本赶制不出来印刷厂要的量!

如今已经紧急从其他地方进口,但一直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宁安以后用得着纸的地方会越来越多,增建造纸厂势在必行。

这问题原本不归陶然管,但下了增建造纸厂的决定之后,翁元基突然想到了陶然。

陶然脑子里总有很多有用的东西,这是王府幕僚们的共识。虽然不知道陶然是从何学到那些东西的,戚博翰也不允许他们查探,但对于宁安来说总归是好事。

翁元基不是个好奇心特别强的人,对于陶然的存在接受良好,挑了个适当的时间,就去三号学院的校长室求见了。

陶然得知翁元基的来意,又看了一眼好不容易攒到一千五的声望值,心中不由得感慨,就这个速度,四级系统遥遥无期啊!

虽是这么想,陶然还是很痛快道:“我这有个提高造纸效率的房子,你后天来拿一下吧。”

陶然说完,又道:“凌州那些适合盖厂的地方都安排好了吗?记得给纺织厂留一个位置,造纸厂和印刷厂也可以一起搬过去。”临海渠水利工程之后,凌州多了七个水流湍急的地带。

那里不管是居住还是种田都不是什么好选择,但可以利用水车动力系统,来代替一些重复的机械劳动。

“纺织厂、造纸厂和印刷厂已经安排进去了,还有一个榨油厂和一个磨坊,余下两处暂时还未决定。”

陶然点点头,又让翁元基通知各地的新县令们不必每个月来岳州府述职,只管找当地知州汇报。然后再由当地知州以书面的形式,把这些县令们的表现呈到王府。

翁元基走后,陶然就跟系统兑换了《新造纸术》。

这本造纸术上新增了竹子、稻草麦草、稻秆、油藤等造纸的原材料,比瑞朝目前的树皮、麻布、破布、渔网这几样原材料要多了许多选择,从原材料开始就降低生产成本。

而且新造纸术上,重点介绍了以竹子为原材料的造纸方法。比起树皮来说,生长周期更短的竹子,无疑是更加物美价廉的原材料。

另外,对于造纸的几道工序也进行了改良,对于舂臼这一步需要不断重复的机械式劳动,就改用了水力来做,可以解放大量的壮年劳动力。还有做竹纸最耗时间的浸泡这一步骤,也做了些许改良,可以大大缩短浸泡的时间。

从原材料、人工和时间三个方面,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造纸的成本。

农闲时节空闲的劳动力总是特别多,宁安不缺钱不缺粮食,非常豪气地招了许多空闲的农家汉子,同时开始建厂。就连小学那边,也招了一批短工。

直到五月上旬,图书馆终于盖好了!

这是一栋占地足足一百平方米的三层建筑。而且这次的设计跟隔壁的小学也不太一样,为了保证这么大面积的三层楼的安全,这次采用了砖木混合结构,增加了瑞朝传统建筑的木梁作为辅助支撑材料。

一楼是普通藏书层,没有任何墙体的隔断,只是隔了一定距离,就会有木柱或水泥柱子充当支撑。造型可以说是相当诡异,但作为历史上第一间公共图书馆,相信这设计再辣眼睛,在将来也会成为经典。

二楼是珍品藏书层,这里的书只能借阅,只有获得凭证才能抄录。二楼有三分之一的空间被分割开来,用作抄录室,持有抄录凭证的人才可以入内。而二楼外面只提供了座椅,并没有书桌,想要在偷偷抄录难度不说,而且一眼就能被人发现。

三楼是是贵宾藏书层,这一层是需要有特殊凭证才能上来的,拥有凭证,这一层的所有书都可以自由借阅和抄录。

三楼一半的空间被分割成了独立的小房间,外面的地方也提供了桌椅。这一层陶然打算用来吸引那些专注学术的大牛,小房间是为了让他们有独立思考的空间,而外面的空间,也给了他们互相讨论的环境。

图书馆开幕式,陶然这次学乖了,并没有参与到里面去,而是跟戚博翰在三楼的小房间内往下看。

早在四月初的时候,戚博翰就派人放出图书馆要建成的消息,之前公务员考试没考上的学子并没有就此离开,又加上从全国各地陆续赶来的人,如今图书馆开幕式,来参加的书生有近千人!经过上次的御宝拍卖会,岳州府对于接纳这么多人,已经有了很丰富的经验,所以这次并没有出什么岔子。

主持仪式的是行知小学的副校长公孙明志,公孙明志年纪不大,却跟着翁元基蓄起了长须,如今已经小友成果。公孙明志道貌岸然地捋了一把长须,看起来确实有几分文人风骨。

知道公孙明志真是知识水平的陶然眼皮一跳,转头恶狠狠地对戚博翰道:“你以后不许蓄须!”

“怎么了?”戚博翰不知道话题怎么突然转到蓄须上面来,完全跟不上陶然的脑回路。

“没怎么,就是不许蓄须!”陶然态度非常坚决,他穿越过来这么久,已经了解了不少瑞朝的风俗。而男子成婚之后蓄须,也是瑞朝一大传统。

戚博翰的面相原本就属于阴柔,陶然一想到这么俊美的脸蛋上长了胡须,就觉得特别辣眼睛!而且陶然虽然弯了,审美却还是笔直笔直的,他可接受不了满脸胡须的汉子做自己男朋友,戚博翰这款已经是极限!再凶猛一点,他真的要变直了!

戚博翰从来不会在这些小事上跟陶然对着干,自然是连声答应了。而底下公孙明志已经讲完话,揭下了图书馆牌匾上盖着的红布。

行知图书馆。

这五个字是戚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