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 > 分卷阅读161

分卷阅读16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陶然身穿锦衣,走在西街这种的地方,就像是掉到了鸡窝里的凤凰,立即引来了百姓们的打量。陶然早已习惯这种眼神,所以并不慌张,反而信步闲庭地打量起西街的环境。

跟所有菜市场一样,再卖鱼肉的摊铺附近,总是有许多脏水横流。百姓们见怪不怪,偶尔遇到苍蝇飞过自己眼前,只是下意识地挥挥手赶一下,陶然却微微皱眉。

越是脏乱的地方越容易滋生疾病,何况现在医学这么落后,预防比治疗重要得多了。看来地让牛成弘回来重新规划一下岳州府的排污系统才行。

将这一想法记在系统备忘录里,陶然又往别的地方看去,发现一个身穿捕快服的男子,站在一个地摊前。

那地摊上是一块看起来脏兮兮的灰布,上面摆着一些蔫黄的蔬菜。而隔壁地摊也正好是卖蔬菜的,但是人家的蔬菜水灵灵的,一眼看上就让人充满食欲,这对比不可谓不强烈。

那蔫黄蔬菜的摊主是个满头银发的老妪,如今还是早春,老妪身上只有两件单薄的衣服,陶然看着都觉得冷。她在捕快的注视下,巍巍颤颤地拾着自己的摊子。

陶然看着实在心中不忍,直接上前对捕快问道:“这是怎么了?”

陶然经常出入王府和衙门,捕快自然是认得他的,连忙行了个礼,道:“回陶大人,她出摊的时间到了,我们正在让她把摊子好,让给后来人。”

那老妪察觉到又有人过来,抬头偷偷看了陶然,看到他穿着富贵,连忙低下头,想要快点好摊子。但是越紧张她身体越是颤抖,一颗菜拿了三遍,都在中途掉到地上,怎么也放不回篮子里。

陶然看不过眼,一撩衣袍蹲了下来,三下两除二就把那几颗蔫黄的菜放到篮子里,尽量摆出和善的表情对老妪道:“老婆婆,你这菜多少钱?我全买了。”

老妪被陶然突如其来的亲和吓得“啊”了一声,原本蹲的就不稳的身子直接一屁股坐到地上。

陶然没想到自己竟然也有能吓到人的一天,顿时哭笑不得。而那个捕快是个会来事儿的,连忙上前扶起老妪,在老妪耳边大声吼道:“阿婆!大人想要买你的菜!你开个价钱!”

老妪迷茫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伸出一根手指,口齿不清道:“一为起。”

捕快知道陶然听不懂,连忙翻译道:“大人,她说一文钱。”

“这么便宜?”陶然有些讶异,掏出自己的小钱袋,伸手进去掏了半天,实则是让系统给他兑换了零钱,才掏出两个铜板,递给老妪:“阿婆,再加一文买你的篮子吧,我没带篮子出来装。”

老妪不知道听懂没有,连忙摆摆手,只了一文钱。好在还有个捕快,给老妪解释了一通,再加上陶然硬塞,她这才起两文钱离开了。

那捕快是个机灵的,揣摩了一下陶然的心理,连忙开口介绍道:“大人,那阿婆就住在南街。不过家里只有她一个人了。平时种些菜维持生计,运气好的时候,遇到心善的大户人家出来采买的人,也会花一文钱买她的菜全部回去。”

“孤寡老人吗?”陶然嘟囔了一声,转头看到捕快一脸讨好的神情,心中哂笑。他虽然不喜欢谄媚小人,但是对于想要往上升而又没什么坏心人的讨好,倒是不反感。

这捕快刚才让老妪离开的时候,并没有凶神恶煞地驱赶,还跟老妪很熟悉的模样,陶然就知道这人心肠不坏,或许可以一用。于是转而问道:“像阿婆那人的老人,岳州府里多么?”

“回大人,不算多,大约只有三四个。毕竟前些年头不太好,有不少没人赡养的老人都陆陆续续去了。”前些年怎么不好,捕快不说,陶然也能知道。

官僚腐败,世家欺压,普通百姓生存空间本就小了,更何况是这些孤寡老人。

第117章177

陶然问了捕快的名字,才让捕快离开继续干活。

这捕快知道自己入了贵人的眼,也十分知进退地没有继续纠缠,干脆地离开了。

捕快离开后,陶然看着那破烂得好像随时能散架的篮子,还有篮子里的蔫黄蔫黄的蔬菜,有些不知道怎么处理。最后只能让影卫带回厨房,让厨娘自己决定了,只要不浪,做什么都可以。

经历老妪一事,陶然也没了逛街的心情,回到书房后苦思冥想了半响,终于做了决定:他要办福利院!

自从镜子在京城打开了名声之后,宁安总算不再缺银。但是想要造反,显然光有银子是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民心!

如今宁安凭着图书馆和行知学院,在文人之中的声望已经不低。但瑞朝的文人数量毕竟还是少数,普通百姓的力量也不容小觑!

当然,这福利院制度什么的肯定不能跟后世的一模一样,名字陶然也琢磨着改了一下,叫做福善堂。

瑞朝的人均年龄大约是五十岁左右,福善堂准备留45岁以上没有人赡养的老人。

如果是身体健康的老人,还能安排一些简单的活计给他们,也算是福善堂的一项入。而那些已经完全丧失行动能力的老人,养着也就提供一下一日三餐,并不会很多的银子,反而能博得个好名声,可以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了,

而且福善堂届时肯定要招护工,到时候妇女们又多了一个工作选择,相信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改变,会慢慢提高瑞朝女性的地位。

陶然这个提案,很快就得到了王府幕僚的一致好评。散会之前,翁元基看了坐在戚博翰身边的陶然一眼,心中不知是个什么情绪。

两年前,戚博翰把陶然带回来的时候,虽然大家没在明面上说过陶然什么,但私底下并不看好他。一个乡下来的小秀才,即使脑袋比较灵光,但是性格实在是太过软糯,站在杀伐果断的戚博翰身边,显得十分格格不入。

这两年来,幕僚们的偶在私底下悄悄相看着,想要给戚博翰物色个有能力辅佐戚博翰管理后宅事物的世家女为妻,也让王爷感受一下端庄的世家女的魅力,从而放弃陶然。

但仅仅两年的时间,当初那个小秀才,已经快速成长到了如今的地步。少了几分妇人之仁,却多了心怀天下的仁者之心。

这份福善堂的提案,初心很明显是为了那些孤寡老人。但陶然的计划却不再是任性地想帮就帮,他会考虑这么做,能带来什么样的利益,又如何才能将这利益最大化。

这都是上位者所必备的素养。心怀天下,同时又能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从而良性循环。

能给王爷打理后宅又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世上恐怕再难以寻找到另一个像陶然这样,能对戚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