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 > 分卷阅读166

分卷阅读166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主,如今竟敢勾结匈奴?而且那匈奴的二皇子不是快要斗败了吗,怎么有空来瑞朝插一脚?

陶然将暗卫呈上来的密信一目十行地看完,并没有发现任何伪造的迹象。勤王勾结的匈奴的动作没有丝毫的掩饰,就跟戚靖良一样嚣张。但他有一个比戚靖良强大的优势:距离匈奴近,距离京城也更近。

而且现任勤王是第三代了,近百年的经营,领地内的军队规模必定不小。他如果要造反,比戚靖良成功的几率还高一些。

“继续查,另外告诉博翰,让他在京城小心勤王。”陶然不知道自己此时的神态,像极了戚博翰发号施令的模样,等暗卫退下之后,陶然转而对王君浩道:“如果匈奴也来插一脚,博翰在京城的属性恐怕会更加危险,我们得尽早做准备。”

“要继续征兵?”王君浩眉头微皱,如今宁安已经没有多少能入伍的汉子了,继续强行征兵的话,田地可能就得荒废。

陶然自然也是知道这一点,他摇了摇头,突然眼中露出一丝狡黠的神色:“如今广义是不是没人管了?”

“戚靖良提拔的三个知州都是酒囊饭袋,戚靖琪又迟迟没有派人接管,如今广义已经乱成一窝粥。”翁元基对广义的情况倒是了如指掌,“如果想要做什么的话,如今的时机最好不过。”

戚靖琪估计也已经知道勤王勾结匈奴的消息,肯定忙得焦头烂额。广义这个偏远的地方,不管发生什么他都没力管了。

“那我们就去广义征兵!”陶然一锤定音,“但是不要做得太明目张胆,不要给戚靖琪对博翰发难的机会。”

“这个自然,”翁元基捋了一把自己的山羊胡子,一身仙风道骨,笑容却令人莫名打寒颤。

既然都把爪子伸到广义了,那只征一些兵回来多没意思啊……翁元基一肚子的坏水开始咕噜咕噜往外冒。

翁元基和王君浩去广义折腾的时候,陶然还是闲不下来。士兵的人数很重要,但质量也很关键。而且宁安将领实在稀缺,万一有一天王君浩也离开的宁安的话,那宁安的军队就群龙无首了!

陶然一意识到这个问题,就忍不住心发慌。宁安缺将领,整个瑞朝都缺。实际上军事学院成立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将领。

而今军事学院已经扩充到了三千多名学生,其中从行知小学转过来的学生,虽然还只是在学二年级的知识,但基本已经扫盲完毕。再加上年纪不小,理解能力也要比五六岁的二年级生要强许多。

于是陶然一纸令下,直接取消了每月两日的休息日,增设一门兵法课,让戚靖宇上阵教兵法。

戚靖宇身在皇家,虽然不曾带兵打仗,但从小看过的兵书不知几凡,教这些学生是绰绰有余的。陶然看过这时代的兵法之后,只觉得晦涩难懂,于是又跟系统兑换了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作为补充教材,顺便填充了学校的藏书阁和图书馆。

做完这个,陶然又嫌不足。军事学院的学生们想要成长起来,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如果能直接从现有的士兵中挖掘培养的话,短期益会更大!

只是士兵以前都是农家汉子,思维到的限制比较大,想要发掘他们的天赋,首先得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第一步:识字。

于是乎,辛苦训练一整天,以为晚上能睡个好觉的士兵们发现,噩梦来临了。他们被强迫塞进了一个名为“士兵扫盲班”的地方,由岳州府行知小学副校长、行知中学正副校长,亲自教授他们识字。

而且启蒙的书也比较奇葩,直接拿着三十六计就上了,简直就是填鸭式教育生动形象的示范。

宁安和广义,因为陶然的焦虑,开始变得鸡飞狗跳,于此同时,长公主送出的信件才姗姗来迟。

戚博翰不在,子期直接将信拿给了陶然。陶然以为是什么急事,结果打开一看,整张脸都黑了下来。

长公主信上千叮咛万嘱咐,京城如今危险重重,让戚博翰绝对不能涉嫌。而且她已经成功逃出,让戚博翰没了后顾之忧。

陶然想起戚博翰离开之前说的话,什么为了救姑姑,分明就是托词!戚博翰是为了皇位才甘愿冒这么大的风险,宁愿让他们这些担心他的人留在宁安担惊受怕!

陶然气到差点飙泪,却拿戚博翰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把信交给王灵均,让他好好准备,接待长公主。

八月五日,藩王们已经陆续到了京城。

戚博翰进京之后,并没有住到戚靖琪安排的宅子,而是直接入住安国将军府。宁安的五千兵全部在城外十里处安营扎寨,俨然一副如果戚博翰不能平安出来,这只军队就要攻进京城的姿态。

对此戚靖琪也十分沉得住气,并没有表示什么异议,只是十分平常地命礼部官员招待藩王,准备祭天仪式。甚至还井井有条地开始处理各种赈灾事宜。京中的形势莫名地稳定了下来,似乎是在酝酿着新的风暴。而龟裂的土地里,也似乎有什么正在破土而出。

此时已经是秋的季节,北方良田大面积枯竭,只剩下不到一成的田里还有庄稼能存活到现在,这是农民们最后的希望了。

一个已经瘦的皮包骨的老农,看着自家田里干瘪瘪的庄稼,浑浊的眼神盯着远方半响,最后才对旁边的少年道:“再过几日再吧。”

少年没有回话,只惊恐地盯着另一个方向,嘴唇微微颤抖,想说什么却说不出口。

老农疑惑地顺着孙子视线望去,却一屁股坐倒在地上,声音颤抖道:“蝗,蝗……”

八月五日,一场铺天盖地的蝗灾席卷了整个瑞朝北部,夺走了农民们最后的希望。

第121章121

一时间北部哀嚎一片,每天都有无数人因为丧失了求生意志而死去。今年朝廷粮食的税只有往年的一两成,就算全部拿去赈灾也是杯水车薪。

这下别说戚靖琪了,满朝的文武大臣都蒙了。民间也开始谣言四起,怎么压都压不住。甚至有激进的农民,在有心人的挑拨下,开始四处要求换皇帝!

戚靖琪准备了这么久打算一次翻盘的布局,还没开始就陷入了绝境。戚靖琪在御书房内气得脸上表情都扭曲了起来,咬牙切齿地对心腹太监道:“计划提前!”

戚博翰听闻蝗灾来袭,心中立即涌现出了一股不祥的预感。果然,没过多久就有小太监来传旨,祭天提前,让戚博翰入宫做准备。随小太监一起来的,还有五百多名禁卫军,看来戚靖琪是当真很怕戚博翰会跑掉。

王将军见状,眉头皱得能夹死一只苍蝇,声如洪钟地对戚博翰道:“这个时候进宫,都不知道里面是什么龙潭虎穴,绝对不能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