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 > 分卷阅读208

分卷阅读208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下朝,就匆匆忙忙地回尚书府了。取缔青楼不是嘴皮子一碰就能完成的事情。青楼里那么多的人,都需要有一个妥善的安排,否则势必会引起社会动荡。

陶然三人商量出来的计划,是先在京城试点,然后再辐射周边,慢慢将青楼的痕迹从瑞朝中除去。

所以第一件事,就是要给青楼的人安排新的工作。首选肯定就是纺织厂了!

在戚博翰登基之后,纺织厂就开始计划北上了,陶然直接去信一封,让她们轻装上阵,工人到时候直接从青楼里招。

至于那些不愿意放弃这种睡一觉就能获得锦衣玉食的人,陶然也不强迫人家从良,到时候可以直接去老相好家当妾,甚至是家妓。

比较难搞的是南风馆里的那群少年……

青楼的姑娘们至少都是有学过女红的,而那群少年可没一项统一一点的技能了,到时候还得根据每个人的自身特长安排工作。陶然突然觉得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

就在陶然纠结不已的时候,宫里翁元基和戚博翰之间的气氛已经僵持了起来。

戚博翰坐在高高的御座上,看着站在底下的翁元基,已经隐约能看到这个中年男人头上几根花白的头发。戚博翰心中感慨万千,语气却是先软了下来:“翁先生。”

翁元基已经许久没听到戚博翰这么称呼自己了,一时间有些愣神。

他们两人相识于戚博翰十二岁那年。那时翁元基正是意气风发的青年时期,正准备大展身手闯出一番事业。但他却遇到了戚博翰,第一次见面就被戚博翰的气度和野心所折服,几乎是一瞬间的念头,翁元基便决定追随戚博翰,如今一转眼,已经十年了。

那时两人的关系亦师亦友,戚博翰就是这么称呼翁元基的。后来戚博翰十六岁弱冠,被封贤亲王后,才改的称呼。

戚博翰又叫了一声,才道:“朕如今已不是当年的孩童,遗憾的是,翁先生已经没了当年的锐气。朕十分清楚朕在做什么,更不希望你我最终会君臣陌路。”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大佬百里琴音扔了1个地雷

感谢大佬yu扔了1个地雷

感谢大佬百里琴音扔了1个地雷

爱你们~(* ̄)( ̄ ̄*)[亲亲]

第152章

没过几日,取缔青楼的谕旨就下来了。谕旨要求京城的青楼在三个月内,自己关门,否则就要派官兵强行执法了!而其余地方停业的时间未定,只警告各青楼做好心理准备。

戚博翰这软绵绵的一刀,让所有人都看不懂他的目的是什么了。没有人会相信戚博翰是真的在担心那什么世家子弟不思进取,谁不知道他心里是恨不得所有的世家子弟都是酒囊饭袋,这样世家就不会对皇室有威胁了。

但是取缔青楼对于瑞朝来说,确实是弊大于利,所以那些朝臣才没有反对,他们是存着心思等着看戚博翰的笑话呢!

不管外界如何猜测,陶然那边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了。

他雇了几个声音洪亮的大嗓门,每天傍晚青楼准备开业的时候,就去吼两嗓子,内容大概就是礼部尚书这边招工,可以预支薪水给他们赎身,有意者每日午时去尚书府报名。

陶然这一招弄得那些个的老鸨是哑巴吃黄连,想怼还不敢怼。老鸨们手握那么多优质资源,还打算三个月后,把那些个姑娘少年们卖个好价钱呢!但现在陶然亲自插手赎人,谁敢抬价?这不是找死么!

不仅如此,很快民生日报第一期发行,又给这件事添了一把火。

日报第一期的时事点评,说的就是这个取缔青楼的律法。作为戚博翰掌控舆论的工具,这个时事点评用理性的口吻,给老百姓们分析了这件事情对老百姓的好处。

从减少风月场所,让纨绔子弟心读书,不会到处残害平民百姓。说到取缔妓院之后,可以减少家中子女被拐卖或者强卖到这些场所的危险。再到□□从良后,可以嫁人相夫教子,还能解决一大批男子婚配的问题!

各种好处一二三四五足足讲了十来个点,看上去取缔青楼是百利而无一害。

而且最后还非常鸡贼地痛批了那些纨绔子弟对风月场所的支持,导致了多少平民百姓的家庭妻离子散。强行给世家和平民两个阶级拉了个仇恨值!

陶鹏飞铺设的渠道很广,京城每一间有说书的茶楼,都跟日报谈了合作。所以第一期报刊出来之后,不过短短几日,被初步洗脑成功的百姓,从开始的事不关己,到后来愈发期待青楼关门,态度转变十分明显!

而且很快,民生日报的名头也被打响了。除了那令人热议的时事点评,还有那些务农小技巧!由于宁安跟京城的地理环境差异,报纸上只刊登了一些南北通用的技巧,比如说积肥的法子。

五花八门的,适合各种情况的沤肥法子都陆陆续续刊登了出来,经过说书先生连续不断的轰炸,总算有农民和地主注意到了这一专栏。

陶鹏飞又在学校里雇佣了一批家境贫寒的同学,专门站在京城里,农田连片的地方负责卖报。当然不是那种卖了就不管的,一文钱一份报纸,每买一份,买报的人就可以要求学子读报五次,就不信农民们记不住!

京城的农民比宁安的农民总归是富裕一些,一开始每人每天都能卖出去十来份报纸。民生日报在京城的影响力也逐渐开始发酵。

半个月后,子期百无聊赖地摆着一张桌子,坐在尚书府门口等着想要从良的人来报名应聘。如今青楼的事情热度已经开始降了下来,除了每天都有人准点去青楼门外吼两嗓子之外,四间青楼好像跟以往没什么两样。

子期已经在门口干坐了半个月,原本以为今天一样不会有人来,正准备让人把桌子搬回去的时候,一名衣着朴素的姑娘突然款款而至。

那姑娘生得明眸皓齿,即使衣着朴素也掩盖不了她的美貌。她在尚书府张望了一会儿,才信步来到子期面前,弯腰行了个礼:“敢问这位公子,尚书大人招工,可是在此处报名?”

“对对对,你是来报名的?”子期一看终于开张了,立即来了神,铺开纸张提起笔来。

“是。奴家是拈花楼的含秀。”含秀说完,有些羞赫地低了低头,才补充道,“不知尚书大人能预支多少薪资?奴家赎身……有些贵。”

子期登记完含秀的信息,才答道:“预支多少都可以,但是预支得越多,你要为我们干活的时间也越长。”

含秀闻言,轻轻咬了咬下嘴唇,坚定地答道:“多久都可以。”她也没问是干什么活,总归不会比在拈花楼差了,最多就是从一个狼坑跳进另一个虎穴罢了!

子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