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 > 分卷阅读245

分卷阅读245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去好好审问。”

石头近距离被戚博翰的气势一惊,连忙后退几步,茫然地看向陶然。

陶然清咳几声,道:“今日的货都送完了?”

石头见陶然不愿解释,也不再问,而是老实回答道:“回大人,还要走两趟。”

陶然点点头,让暗一暂时去保护他们一天,并承诺以后会派人保护他们。

这让石头几人对陶然更加死心塌地了,感恩戴德地谢了好大一通,才肯离去。

经过这么一茬,陶然和戚博翰之间的气氛倒没之前那么剑拔弩张了。

戚博翰牵起陶然的手:“回去吧。”

“好。”陶然感受到戚博翰掌心的温度,突然有些不舍。京城那边快要尾了,戚博翰随时会回去。

之前戚博翰没来沂州的时候,陶然只是思念,但现在突然见到了戚博翰,这种分开的不舍比当初他离开京城时更加强烈,甚至恨不得就这样跟戚博翰回去才好。

但是他不能走,匈奴要是今年打过来最好,他需要军功,来支撑自己的底气。

戚博翰自然也是知道陶然想法的,但他不能说服自己放任陶然去冒险。

两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但交握的双手却是暖暖的温度。

两人就这样手牵手回了节度使府,之前对陶然露出老司机般表情的人,再次露了然的笑容。

陶然也懒得掩饰了,瑞朝的民风还算是开放的,那些世家中搞基的也不在少数,否则之前京城的南风馆,凭什么做成匈奴探子的三大老巢之一?

陶然干脆就遂了戚博翰的愿,尽责地扮演一个包养小白脸的官老爷的角色,还在府里当着几个小厮丫鬟的面,赏了戚博翰一个深吻。

一吻完毕,两人的气息都有些不稳。戚博翰一把抱起陶然,急匆匆地跑回了卧室。

陶然连忙抵住他的胸膛:“别闹,还有好多正事没干呢。”

“要不我改名叫正事?”戚博翰说着,还动手解了自己的腰带。

陶然被这个不要脸的臭流氓给气笑了,恶狠狠瞪了他一眼:“别闹!有件事要你帮忙!”

“你说,我听着呢。”戚博翰手上的动作不停,很快又脱了外袍。

陶然看着半透明的天蚕丝下那极具力量美感的身体,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才一本正经道:“你写个手谕什么的,让王君浩分几个兵给我去保护石头他们。”

“好,还有吗?”一转眼戚博翰的上半身已经脱光,俨然一副蓄势待发的模样了。

陶然又咽了咽口水,偏过头不再说话,一副任君采撷的模样。

翌日一早,陶然就拿了戚博翰临时写出来的手谕,去军营找王君浩了。

昨天戚博翰很是温柔,陶然起身并没有什么不适,反而面上容光焕发,让人一看就觉得他肯定是有什么好事了。

陶然也不隐瞒,一见到王君浩,便道:“王将军,陛下昨晚传来手谕。”

“陛下清醒了!?”王君浩有些惊喜。

陶然点点头,从怀中掏出一张明黄色的锦缎。

王君浩恭恭敬敬地双膝跪下领旨。

不过看完之后,王君浩的脸色则有些微妙了。

戚博翰让他分兵两万给陶然,还要他帮忙再征兵三万,并到坞堡里去。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大佬百里琴音扔了1个地雷

感谢大佬yu扔了1个地雷

给你们爱的摸摸大~(づ ̄3 ̄)づ?~

第180章

这道手谕来的时机未太微妙,戚博翰遭遇刺客,重伤大半个月醒来后第一件事竟是要分他的兵,莫非戚博翰怀疑很他有关?这让王君浩不得不多想几层。

陶然见王君浩突然陷入沉思,不由得出声提醒道:“王将军?你看完了吗?”

“看完了。”王君浩很快回过神来,“不知大人对那两万兵马有何要求?”

“嗯,兵倒是无所谓,就是要几个裨将。不然坞堡那边没人指挥,就是一盘散沙了。”陶然可不懂行军打仗,更不会自大到以为自己能带好一支军队。

听到陶然不准备亲自指挥,王君浩更是摸不着头脑了,不带兵要怎么拢军心?

但王君浩还是很快速地答道:“那末将立即去点兵,大人打算何时让他们去坞堡?”

“选定人之后就过去吧。”坞堡现在围墙虽然还在加固,但是城门已经装上了,就算有敌军来袭,也能撑到援兵过来,倒也不算危险。

而且不管是去坞堡还是留在城内,都是睡帐篷,这区别更是不大了。

王君浩去点兵,陶然也回去准备征兵事宜。

这征兵自然不是在沂州征了,沂州所有人口加起来有没有三万都不好说。一般的征兵程序,都是皇帝下旨,然后各地县令开始去对户口,拉壮丁。一个处理不好,还容易产生民怨。

不过自从戚博翰提高了士兵待遇之后,来参军的百姓怨言倒是少了许多。特别是加了一条,无子嗣不能入伍,更是深得民心。

一来谁都不想自己没有子嗣上战场,死了之后就是断子绝孙了。二来瑞朝人口太少,不留点壮丁在家生娃,将来人口越来越少,怕是连个军饷都种不出来了。

只是除此之外,士兵的后代能入读行知小学这一条,只能在宁安和广义,还有淮阳推行,其他地方摆出这条好处,意义不大。但是又不能光从宁安和广义征兵,不然宁安的壮年劳动力都要被捋秃了!

正所谓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陶然一拍桌子,就有了决断。

今年海州和凌州还有广义不是要建全封闭小学么,肯定能塞下不少学生!想让自家子女读书的士兵,报个名就有官府送你家娃过去,每年过年学校负责送回家再接回来!这下总成了吧!

南方有宁安和广义,北方也不能落下,陶然去信一封,让公孙明志和王琬凝在京郊也建一个封闭小学。

就这么凑凑,应该能塞进去三万士兵的子嗣。

既然京城这边都搞起来了,陶然又让王琬凝和公孙明志一起,将宁安那边的设施都复制一份到京城来。

图书馆不用说,还有造纸厂和福善堂。都是跟教化有关的事情,陶然没有其他人手,只能交给他们了。

陶然把计划一一列出来,有跟戚博翰讨论了许久,才定下了最终方案。

征兵自然是要先让戚博翰“清醒”过来,京城那边想来也布置得差不多,戚博翰是时候离开了。

临行前一晚,戚博翰什么也没做,就抱着陶然,静静地躺在床上。一双幽深的眼眸含情脉脉地看着陶然,恨不得下一秒就是沧海桑田。

陶然受不了这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