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 > 分卷阅读248

分卷阅读248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味深长的笑容:“看来李公子也知道不少事情啊……把府里的人全部给我带回去!一个也不能放过!”

司空府上上下下两百多口人门,排着队被抓走的场面可以说是十分壮观了。加上翁元基根本不想这件事被瞒下来,禁卫军们此时就显得特别“口无遮拦”,将李家拐走太子公主,还私底下做了龙袍玉玺的事情给传了出去!

秋之前,京城又掀起了久违的腥风血雨。

李家人锒铛入狱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西北边境,李正阳的嫡长子李玉龙却没有丝毫担忧的模样,反而露出了一抹诡异的微笑。

在李家所有人被关入天牢的第二天,戚博翰终于回到了京城。

第二天早朝,戚博翰就出现在了群臣面前,证明了禁卫军所说的自己已经“清醒”过来。

戚博翰特意化了妆,脸色苍白地端坐在龙椅上去,气势不减,但是能让人一眼就看出他身体虚弱。如果陶然在场的话,肯定要夸一句演技湛。

戚博翰先是让群臣们依次报告他昏迷期间发生的事情,丝毫没有要提李家的意思。

然而这早朝还没进行到一半,就有一个骑着快马在皇宫内奔驰的士兵闯入了大殿:“报镇西将军反了!”

那士兵撑着最后一口气说完,立即倒在了大殿上。

戚博翰让范忠将士兵手中别着鸡毛的信件拿上来,又让小太监带人下去看太医,才拆开那封信。

第182章

这封信是李玉龙的一名裨将传回来的。

李玉龙在西北虽然一手遮天,但明面上他还是瑞朝的臣子,他的势力中,只有部分心腹知道他的反意,其余大部分人都是认可自己瑞朝臣子的身份的。

所以李玉龙一反,就立即有人拼死将这封信送出,比戚博翰的暗卫来得还要快一些。

戚博翰看完,佯装被气到的模样,剧烈咳嗽了起来:“李家……咳咳。好一个李家!”

戚博翰将信一扔,就刚好甩到了站在前排的翁元基的脚下。

翁元基立即将信捡起,看完之后又给其他人传阅。

很快,好好一个月度报告大会,立即变成了讨伐李玉龙大会。

大会主要围绕谁带兵出征,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此时,瑞朝可用的武将并不多。王家曾经是武将世家,但如今人丁稀少,这一代就一个王灵均。若不是旁支还有个王君浩,王家的武将世家的名头恐怕保不住了。

而另一个武将世家,则是已经叛变的李家。

余下的……都是一群只能在京城耀武扬威的酒囊饭袋!若不是自己的人手还没培养出来,戚博翰早就想将那群人给撤了!如今更不可能将宝贵的士兵交给这群菜鸡带着去送死。

一群人在朝中争论不休,突然,自从戚博翰登基后就一直致力于告老还乡的冯老将军站了出来:“陛下,臣愿带兵前往!”

戚博翰看着冯老将军已经全白的头发,一时间没有答话。

他一直不肯放冯老将军回去,只是想要塑造自己对前朝功臣很看中的形象,实际上君臣两人这么久了,都没有什么深入的交流。

原本戚博翰已经做好要荣养冯老将军一辈子的打算了,却不想这关头,冯老将军竟然出来毛遂自荐。

说实话,如果不是冯老将军年纪太大了,这简直就是最好的出战人选。但年纪到底是硬伤,冯老将军今年已经六十有余,对于武将来说已经是高寿了,说句不好听的,他随时可能一觉睡过去就醒不来了!

冯老将军见戚博翰不答话,自己也一动不动,丝毫没有退却的想法。

一时之间,大殿中的气氛凝重了起来。

王灵均在一旁,看着冯老将军老迈的身体,也是于心不忍。忽然,眼角余光扫到自家老爹,脑海中灵光一闪:“陛下,不如让冯老将军暂代京城防守一职,让王将军出征?”

闻言,王将军也觉得自家蠢儿子难得聪明了一回,连忙站出来道:“陛下,臣愿带兵出征!”

戚博翰给王灵均投去赞许的眼神,便定了这件事。

王将军如今不过四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而且行军打仗的本事不逊色于冯老将军。前些年因为戚博翰的缘故,被打压了许久,空有个将军头衔。若不是戚博翰登基,他这辈子都不知道还能不能带兵呢!

而戚博翰也正需要王将军多立一些军功,来给他增加更多的势力。

至于出征会遇到危险这种事情,戚博翰倒不怎么担心。他可是亲身体验过,用新办法训练出来的士兵有多强的!再加上先进的武器,这场战不可能败!

西北兵变的消息,并没有被宣扬出去。而京城因为戚博翰的苏醒,气氛终于不再那么压抑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行知中学的招生考试终于开始了!

中学的入学考试并不复杂,就考文理两科的卷子,一天之内答完即可。

两个考场,各有一千多名考生,这交上来的试卷,老师们废寝忘食批改了足足三天三夜,才把分数排出来。

宁安的考生成绩比京城的要好一些,考到九十分通过的,有近五百人。而京城这边只有三百多人。

陶然得到消息后,倒也不意外,如果不是王琬凝临时开放了阅览室的话,京城那边的分数可能还要更低。而对此,王琬凝早有打算,很在民生日报上刊登了一则消息。

行知学院准备在京城筹办一个图书馆。又将宁安的图书馆运营模式说了一下,还细数了图书馆的总总好处。最后不仅写了要面向全社会募捐钱财和书本,更是非常撩火地刊登了王家捐赠了一千两和一百本兵书样板的消息。

这下可就捅了马蜂窝了。图书馆有什么好处,对那些世家来说完全不值得关注。但王家!一个舞棍弄枪的粗人世家!竟然都捐了一百本书!你其他世家不捐,那不是说明自己家的藏书连王家都不如?

不爱攀比还能叫世家?特别是,民生日报现在虽说只在京城和淮阳卖,但实际上却是远销全国。在这报纸上做个好事露个面,那可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谁还没个虚荣心呢!

王琬凝一下子就抓住了世家的两大软肋,招生考试刚结束,就开始轰轰烈烈地在京城建起了图书馆。

陶然得知后,不由得有些惊喜。

他原本还想着开个私库,给王琬凝拨款去建图书馆呢,没想到王琬凝竟然也学会了空手套白狼这一招。不愧是他看中的人!

招生考试结束之后,就到了棉花获的日子。

陶然按照三娘寄过来的样品,让工匠们做了一批处理棉花的小物件。

棉花采摘下来后,里面会掺杂着种子,想要把这种子完好无损地给弄出来,可不是件简单的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