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 > 分卷阅读256

分卷阅读256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住每月再算你十文钱的月钱。若是法子成功研究出来了,还有五十两的赏钱。如何?”

大牛闻言,只听见自己心脏扑通扑通跳跃的声音。哪有什么如何?当然是答应他!大牛连忙重重地点了点头,当即就要回家拾衣物。

很快,工匠园中的工匠们立即分成了三组。时钟那边的研究已经接近尾声,有一部分工匠自知自己对整个工程都没起到啥帮助,也不好意思继续留下来混赏银,于是又屁颠屁颠般到酒研发小组了。

而香皂那边也有不少人觉得自己对小组一直没有贡献,于是干脆换个方向继续努力,也跑酒组来了。陶然得知后,十分满意大家的道德操守,又找了个理由,赏了每人一些牛肉干。

如此这番,工匠们哪有对陶然不死心塌地的?个个都甩开了膀子,下定决心要干出点什么来,回报陶然的厚待!

过了秋之后,沂州的天气一天比一天冷,陶然搓了搓手臂,决定不等棉花加工厂盖完,先挑几个信得过的人,做出几件小棉袄和两张小棉被来,先给宝儿和贝儿用上才是。

以往在京城还好些,如今沂州连上好的炭都不多得,陶然怕到时候要盖很多件皮毛取暖,而皮毛又太重,会压坏两个小宝宝的身子。

第188章

信得过的人,无非就是邱裕等人的家眷了。

邱裕虽是知州,但在沂州也没混到多少油水,家里只有一位正妻和一房小妾,都是忠厚老实的女子。平时也会做些女工来补贴家用。邱主簿是邱裕的堂侄,家里只有一名糟糠之妻,还有一个正当龄的待嫁女儿。四个人差不多了。

陶然也是这才知道,邱裕竟然还有个小妾,对他的印象分不由自主地拉低了一些。不过他这已经算是专情的了,王寅就算娶的是公主,后院里还有五六房小妾呢。然并卵,王家这一代还是只有王灵均一只独苗,别说庶子,连个庶女都么得!

陶然心中腹诽,面上却丝毫不显,他将弹棉花所需的工具和使用方法交给邱主簿,让他管这事。毕竟都是别人的妻女,陶然不方便出面。

距离刘廷闹事过去三天后,李军终于来到了京城脚下。城墙上的哨兵立即发现了敌人的踪影,立即拉响了警报!

今天轮到乾班巡逻,赵文清一听到警报,立即道:“猴子去找五十班班长,让他带人疏散百姓,其余人跟我去北门!”

“是!”猴子立即出列,一溜烟地就离开了。

赵文清带着队伍急行军来到北门的时候,城墙上已经开始往底下扔滚石,说明李军已经开始登墙了!

“快!自己找地方支援!”赵文清声音有些慌乱,但他的队友比他还慌,急急忙忙地就四处散开,去防守薄弱的地方帮忙去了。

很快,巡逻地区离得近的小队也纷纷敢了过来,负责守城的小队压力骤减。

李军被赶到京城的时候,仅剩一万兵马。李玉龙在路上已经猜到了王寅的想法,虽然感觉屈辱,但他并没有放弃。他知道京城负责守城的只有五千人,而且全都是一群毛都没长齐的臭小子,他们未必不能胜!

既然王寅想拿他当磨刀石,那就别怪石头太硬,让那群小子绊了脚!

李玉龙的士兵们也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只要能攻进城,抓住戚博翰,他们就能有一线生机!

李军这次攻城来势汹汹,所有士兵都是一副不要命了的模样。而军事学院的学生们尽管训练再到位,但又哪里见过这种场景,许多人都开始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反击。

幸好,这次他们还有冯老将军。

冯老将军年迈,但脑袋却没有半点退化,条理清晰地下达了一条条命令,逐渐掌控了战场的局面。

赵文清握着刀,有些紧张地咽了咽口水。

如今他们一百名小队长,还有另外一千多名平时体能训练成绩优秀的学生,被集中到了城门后的一条巷子里,这里的百姓在一刻钟之前已经全部被疏散完毕。

冯老将军判断出李军不可能攻城成功,届时李玉龙定会伺机逃跑。与其让他跑掉,倒不如卖个漏洞,假装城门被攻破,让李玉龙掉以轻心,再来一场巷战……

这一招不可说不险。但冯老将军一个年迈的老人家都有如此拼搏的神,他们一群年轻人怎么可能退缩!

赵文清也不知道是紧张还是亢奋,呼吸不由得急促起来。

站在他身旁的张翔宇第一时间发现了他的异常,沉声道:“冷静!”在战场上,士兵状态亢奋是好事,也是坏事。就怕亢奋过渡,会失去理智,做出独自一人冲进敌人堆的蠢事。

赵文清听到他的声音,大脑才清醒了一些,却没有心思去管刚才提醒自己的是谁,只专心地盯着巷口的方向。

半个时辰后,安静的城门突然传来了嘈杂的喊杀声,一场属于这群军事学院英的战争,终于拉开帷幕。

这场攻城战,整整持续了四个时辰。从正午一直到天擦黑,京城中的血腥味久久没有散去。

戚博翰在宫中,很快得到了战争报告。

当李玉龙带着两千多名残兵冲入城门之后,遭遇了一千一百名英的伏击。在巷战中,人数并不能让他们占据优势。而半个时辰后,其余小队灭光留在其他地方的零散敌军后,也加入了巷战,最后结果不言而喻。

李玉龙被赵文清亲手斩杀,李军这才纷纷投降。而出发时的十万大军,如今存活下来的仅有一千多人。

只是遗憾的是,军事学院也有一百多名学生阵亡,三百多名学生受伤。其中身先士卒的,不乏原本被送进来劳改的纨绔子弟。

戚博翰第二天就下令,表彰了那一百多名为国捐躯的学生,并且下旨要在京郊兴建一座烈士陵园,安葬那些没有家人的孤儿士兵。而那些牺牲的学生的家人,除了能获得抚恤金外,还有一份戚博翰亲笔签字的表彰。

至于受伤的学生,则全部交由御医院医治,一直到完全康复为止!

而其他的学生嘛,不仅难得地给放了一个月的长假,还有翁元基亲手所书的表彰!

嗯,虽然没有戚博翰签名的含金量高,但是他们也不至于跟牺牲的人比呀,翁元基好歹也是个丞相呢,这位置也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于是乎个个都兴奋得跟过年一样。

而李家人的下场可就凄惨了。原本李玉龙不反,他们还有活命的可能,但如今李玉龙授首,戚博翰又怎么会放过其他人?

李家权利核心的男子,全部斩首示众。其余的二十岁以上,就送去修国道工程那边做苦力,十二到十九岁的,送到军事学院去劳改,十岁以下的则当做孤儿,养在了淮阳府的行知小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