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 > 分卷阅读263

分卷阅读263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伙穿上新衣服。

宝儿和贝儿还不知道外面有多危险,仍旧打打闹闹,笑声甜甜的恍如不知人间疾苦的小天使。

陶然在他们脸上一人亲了一口,才将子期带到角落,一脸严肃道:“子期,今晚我让影一影二带你宝儿和贝儿回京城,今天开始你寸步不离地看着他们,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让他们离开你的视线。”

“公子,有影一就可以了……”子期话还没说完,就被陶然打断了:“宝儿是瑞朝唯一的太子,绝对不容有失!我这边还有暗一和暗二,不会有事的。”

子期闻言,大大的眼睛瞬间红了,声音哽咽道:“公子你放心吧!就算子期死了,他们都不会有事的!”

“别说傻话,你们都不会有事的。现在内患已除,路上不会有太大的危险。而且博翰派来接应的人马已经上路了,你们出城走两三天,应该就能跟他们接头。”否则陶然也不放心只派两个人保护宝儿贝儿。

“公子,要不你跟我们一起走吧。”子期拽住陶然的衣袖,一张娃娃脸十分惹人怜惜,但陶然还是狠心拒绝了。

“你快去拾东西吧,等将匈奴打跑,我就回京城。”陶然拍了拍子期的肩膀,又深呼了一口气,忍住不要让自己的身体颤抖。

沂州之前被破过两次城,百姓对匈奴军已经有了根深蒂固的恐惧。陶然知道自己绝对不能离开,若是某一天百姓发现他不在城里的话,情绪恐怕会崩溃。

当天晚上,宝儿和贝儿就在熟睡中,离开了沂州城。

陶然一夜未眠,第二天太阳还没露头,杰突然传来一个消息。

在大军出发前,崔言明帐内招揽了一名能人异士,据说能造出杀伤力极强的武器,至于具体是什么,至今没能探查出来,目前匈奴中直到详情的只有寥寥数人,所以只能提醒陶然小心。

陶然看完后,心中不祥的预感更甚了。在这冷兵器时代,杀伤力再强的武器也不足为据,除非……是□□!

一想到这种可能,陶然不由得想到之前隐士搜索里的那位化学隐士。怎么就那么巧,沂州有一个化学大师,匈奴那边就出现了大规模的杀伤武器?

陶然这么一想,脑洞瞬间堵不住了。连忙戳系统问道。

【系统系统,那个化学的隐士还在沂州吗?】

【愚蠢的宿主,自己不会看吗~!】

陶然连忙看了一眼搜索系统,那化学隐士所在地还显示在沂州,顿时安心了不少。

“看来是我想太多了,不过就算是冷兵器,也不得不防。”陶然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将小纸条毁尸灭迹,才出门召开紧急会议。

间谍的存在不能明说,但陶然只说得到确切的消息,其他人就算怀疑消息的真实性,也要防范于未然。

王君浩听完后,道:“如今我们从互市换回来的铁矿已经有半数赶制成了武器,余下的要换全部换成盔甲么?”

“军中武器够了么?”陶然反问道。

“箭矢恐怕支撑不了多久。”王君浩皱眉道。

在冷兵器时代,弓兵也是战场上就相当于手木仓了,子弹若是少了的话,很容易会让战局陷入劣势。

“先保证每个士兵都有一个头盔和一个护心镜,其余的按照之前的计划来吧。”陶然叹了口气。盔甲的防备不到位,那就只能从救治思路出手了。

之前他想打造军医的计划,现在要提前开始搞起来。他又转头对邱裕道:“我要组建一支军医队伍,你去征集一批胆大心细的人来,不论男女。初始待遇按照末等士兵的算。人数……越多越好吧。”

“这待遇会不会不妥?”邱裕有些迟疑,“军医又不用上战场拼命,若是领跟士兵一样的待遇,恐怕会引发士兵们的不满。”

“谁说军医不用上战场?不上战场怎么救治受伤的士兵?而且一名合格的军医,在一场战争中指不定能挽回十几名士兵的性命,这待遇又有何不妥?”

邱裕闻言,不知该如何反驳。军医这个概念瑞朝是有的,但大多都是跟在后方,等着战争结束后,士兵们将受伤还没死的同袍抬回来,给军医进行救治。不过这种情况下,能救回来的人数可以说是屈指可数。这也是目前军医不受重视的原因之一。

听到陶然说一个军医能救回十几个士兵,王君浩眼神微动,当机立断道:“若他们真能救回这么多人性命,别说士兵待遇,就算是将军待遇也享得!”

陶然闻言,倒是侧目看了王君浩一眼。

事情就这么定下了,邱裕匆匆忙忙离去招人,而陶然找来沂州城内唯二的两名大夫。

陶然来沂州城,戚博翰也派了一名姓刘御医随行。若不是冯大夫年高,不适合来沂州这么艰苦的地方,戚博翰很得不把冯大夫也塞过来。

随行的御医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而沂州城内的两名大夫,皆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人到齐后,陶然给他们简单介绍了一下军医的作用,以及要做的事情,才道:“这次请三位前来,是想集思广益,总结出一套最简单高效的急救手法,用来培养军医的。我整理出了一些框架,里面的内容还请三位帮忙填充。”

陶然说着,拿出了三张纸,分别发了下去。上面是陶然根据自己前世了解到的一些外伤的急救常识,总结出来的三个步骤。

第一个是伤口清洁,包括清洁伤口周围和伤口里的脏东西,伤口内的细菌,还有伤口里的腐肉等等。

第二个是上药,这个陶然只提出了一个概念,自己却是没有药方的。这一步敷上去的药,要求不能用高价药,还要处理起来方便的。最后要达到止血消炎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第三步是包扎,陶然不了解包扎的手法,只说要高温蒸馏过的干净纱布。

刘御医率先看完,问道:“大人是想让我们研究出第二步的药方来?”

“还有第三步的包扎手段,不知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陶然跟刘御医说话间,另一名姓邱的大夫也看完了:“大人,这第一步中所说的细菌是何物?又要用何种手段消灭?”

陶然闻言,有些卡壳。他要怎么跟一个没学过生物的古代人来解释细菌这种东西?

陶然憋了几秒,才道:“就是一种会令伤口发脓腐烂的,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东西。它无时无刻不存在与我们的周围,比方说看起来很干净的纱布中。若不能将它们全部杀死,那再干净的纱布绑在伤口上,也会引起伤口发脓溃烂。”

三位大夫立即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似乎都想起了以前行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不理解的现象。那邱大夫又继续追问道:“那要如何才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