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 > 分卷阅读285

分卷阅读285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清理的人都清理的差不多了,留下来的只有紧紧跟随戚博翰脚步的,和那些没有异心的纯臣。

而每一次跳出来反对这反对那的,都是这些一心忠君为国的纯臣,这让戚博翰十分之蛋疼!

这些人你要全部都赶走吧,就会失去制衡,让忠于戚博翰的那派人失去约束,一个搞不好戚博翰还容易被人欺下瞒上,变成亲小人远贤臣的昏君。但是留下来吧,就连像今天一个,着实是影响心情。

戚博翰原本的好心情被破坏殆尽,黑着一张脸坐在龙椅上,看着底下的人吵。

陶然和王灵均也作壁上观,仿佛在看猴戏一般。

已经逐渐被淡出戚博翰心腹圈的翁元基,看了一圈的戏后,转头低声对陶然道:“天天让大臣们吵成这样,你满意了?”

陶然瞥了他一眼,脸色也冷了下来:“翁大人似乎记性不好,他们天天吵架可不全是我的功劳。”明明就是这帮人闲的蛋疼,随便一件事都能吵个半天,天天早朝就跟菜市场吵架一样,还能怪他了?!

“归根结底,今日之事还是你任意妄为,累得陛下陷入如此被动的境地。”翁元基虽然知道陶然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为了瑞朝进步,但陶然也总会做出一些扰乱朝纲的,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

以往都是些无关痛痒的小事,翁元基也不在意。但现在陶然想当皇后,想帝后同治天下,这件事已经触犯到了翁元基的逆鳞!如今他还让女子当军医,简直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分明就是在挑起瑞朝的内部矛盾!

“翁大人不仅记性不好,眼神也不太好。你哪只眼睛看到陛下被动了?”陶然翻了个白眼,默默地往后挪了几步,不想跟翁元基靠的太近。

果然,陶然话音刚落,戚博翰便开口道:“诸位大人觉得女子不能当军医,那军医人数不够之事,诸位大人可有解决之法?”

戚博翰这话,大家就听不明白了。去军事学院报名的人这么多,军医怎么就不够了呢?

陶然轻笑一声,出列朗声道:“诸位大人可能不知道,我们瑞朝如今总共有五十万大军,这还只是守成的数字。将来若想开疆拓土,那还得更多的兵马。就算一名熟练的军医,能同时救治两名伤员,那五十万的兵马,起码得配五万名军医。”

“如今军事学院报名的军医,不过百人。再者,若是全让男子当军医,那我们不是要损失五万明明可以当士兵的好苗子?若不让女子当军医,那这人数的空缺,是不是诸位大人亲自补上啊?”

陶然眼神划过那几个反对声最大的几人身上,眼神凌厉道,“诸位大臣家中都有不少小厮护院吧?既然不让女子当军医,那不如大人们将家中的小厮和护院都贡献出来吧,反正你们可以使唤丫鬟,边城的战士们却不能有女军医。”

“这,这怎么使得!”立即有人反对。要是宅中全是丫鬟,那体力活不是得让更多的人去干?而且没有护院……那他们的生命财产哪来的保障!

“既然舍不得让出属于自己的利益,那就闭上你的嘴别瞎比比!”陶然冷哼一声,厉声道,“想反对女军医,可以!那你们自己出人填补军医的空缺,要是舍不得出人,那就别在这里假模假样假仁假义地阻碍想要干实事的人!”

能站在大殿上的大部分都是有头有脸的老臣,被陶然这么一数落,臊得满脸通红。有人想要反驳,但怕说得太文雅了没气势,说得粗鄙一些……上一个这么对陶然的人,已经被戚博翰“流放”了。

眼见大殿内气势一时间僵硬了起来,原本一直默不作声的慕容温瑜突然出列道:“臣认为,陶大人所言极好。若军医全是女子,那原本应该当军医的五万男子便可从军,为我朝增加更多的战力。女军医并非有伤风化,而是更能提升瑞朝国力的良策!”

“哼!若女子全去了前线,那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事情,谁来做?!”一个老臣吹胡子瞪眼道。

陶然斜眼瞥了他一下,声音不大不小道:“说这话之前,大人不如先将府中那几十房的小妾放回民间,帮那些娶不到媳妇儿的百姓传宗接代才好啊。”

“你!”老臣被怼得哑口无言,其他人也不敢再出声了。

他们算是看明白了,陶然哪里是想要女军医,分明就是看上了他们家里的东西,变着法的要抢走呢!

先是小厮护院,现在又是小妾,下一次是不是该要他们的钱财了?实在阴险!

第210章

女军医的事情在朝中就这么被默许下来了,事关自己的利益,谁都不愿意再开口反对。

慕容温瑜看到如此场景,看向陶然的眼神中又多了几分若有所思。

很快,又到了各地官员来京述职的日子。也是差不多这个时候,各地上来的税都一一运到了京城。

这一次,陶然光明正大地陪着戚博翰接见了各地的官员,倒真让人看出了几分帝后同治的架势。

今年戚博翰照旧对各地的官职做了调整,张霖和公孙德业这两个心腹,在外派了两年多后,终于被戚博翰调回了京城。

而且就任的官职,恰恰是所有世家都一直在眼红的那两个位置!

兵部尚书这个位置高悬已久,终于迎来了新一任主人:那位军营出身的铁汉子张霖。

而计谋和政治手腕都不输于翁元基的公孙德业,一回京便坐到了右仆射的高。

明眼人一看这个安排,便知戚博翰这是要去制衡翁元基了。

只是,陶然对于公孙德业能不能制衡翁元基,心中有点没谱。

毕竟他们三人早年一直齐心协力过辅佐戚博翰,多少也有些共事的情谊。而公孙德业和张霖远离京城多年,戚博翰对他的掌控力多多少少也有些下降。

陶然想不明白,转头便直接问戚博翰了。

戚博翰闻言,宠溺的笑道:“他们两人离开京城多年,就算现在一回来便坐上了高位,但实际上他们在京中是孤立无援的。在这种情况下,你说他们是会跟翁元基抱团,还是向我靠近?”

陶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最大的老狐狸,还是戚博翰这个家伙!

这个时候把公孙德业和张霖调回京城,不仅能制衡翁元基,这两个人在将来立后的事情上,也能为他们应援!

除了公孙德业和张霖,海州知州陈万勇也因为功绩优越,被调到了淮阳担任知州。

别看虽然还是知州,但宁安那远离京城的偏僻角落的知州,能跟淮阳的知州相比吗?

淮阳不仅靠着京城,而且也是瑞朝数一数二的富裕州府。这一调任,可以说相当于连升好几级了!

除此之外,宁安的那些县令县城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