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 > 分卷阅读360

分卷阅读360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再雇个丫鬟吧。”

陶小妹却不肯答应:“我不喜欢家里有别的年轻丫头。”

陶然看陶小妹这满满占有欲的表情,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但看到陶小妹恼羞成怒的模样,陶然连忙转移话题:“不要小丫鬟,那再请一个细心点的嬷嬷吧,以后孩子生下来了,还能帮你照顾一下。”

这个提议倒是不错,陶小妹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

陶然见状,也不再多言。虽然宫中也有很多适合的嬷嬷,但是她们太过重视规矩。陶然不希望陶小妹一家在宫外,也要受到那些个宫中的约束。

而且以陶小妹的本事,找个靠谱的嬷嬷,还用不着他这个大哥帮忙。

来到客厅之后,影卫们发现屋内再没有别人,便立即自觉地去沏茶了,可以说是转职的优秀典范!

戚博翰看着这么殷勤的影卫,冷哼一声,却也没有说什么。

陶然和陶小妹闲话家常,四个小娃娃就凑在陶小妹身边,眼睛一眨不眨地听着陶小妹的肚子。

陶小妹看他们的模样可爱,忍不住逗乐道:“你们要不要摸一摸?”

“可以吗?!”宝儿十分期待地转头看向陶然。

陶然点点头:“不许用力。”

“保证不用力!”宝儿一跃向前,第一个跑到了陶小妹跟前。

陶小妹握住宝儿的手,附在自己的肚子上。

宝儿一开始只觉得没什么特别的,但是突然,感觉到自己的手被踢了一脚,立即瞪大眼睛惊呼道:“小宝宝踢我了!!”

贝儿闻言,也凑上前来:“贝儿也要摸摸!”

“一个一个来,别挤到姑姑了。”陶然开口道。

四个孩子立即自觉排成一条队,等着摸摸小宝宝,屋子内气氛十分祥和。

陶然一行在陶小妹家吃过午饭之后,便去下一个游玩的“景点”:军事学院。

别的学校都有暑假,但是军事学院没有。而且这天干气躁的,学生们还要在烈日下进行严苛的训练。

这都不算什么,士兵们都习惯了。

只是今日不能忍的是,他们在烈日下训练,有一家人就在不远的凉棚,吃着水果点心,优哉游哉地在围观!真是岂可修!

陶然并没有接到士兵们的怨念,而是等到宝贝们的新鲜劲过了之后,趁机展开了严肃地思想教育:“士兵哥哥们为了保家卫国,每天都要经历非常严酷的训练,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我们撑起一片和平的蓝天。所以,每一个士兵都值得我们尊敬,知道吗?”

小孩们听得似懂非懂,但还是乖巧地点了点头。

陶然满意地每人赏了一颗小葡萄,继续道:“等明年宝贝们上了小学,就要上体育课,跟士兵哥哥一样,要开始锻炼身体了哦。”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小孩子身体成长,而且按照瑞朝的传统,世家的孩子也差不多是这个年纪,就要学骑射了。

陶然觉得以宝贝们的年纪,骑马还是有些危险,但是可以开始锻炼拉弓之类的小技能了。

一想到一群小娃娃穿着骑射装,排成整齐的一列,认真地板着一张小脸练拉弓的场景,简直就是萌翻天!

陶然脸上露出了蜜汁笑容,四个小宝贝也不知道自己的的苦日子即将来临,也跟着傻兮兮地笑了起来。

一行人在军事学院吃了一顿学生餐后,宫外一日游也圆满结束了。

第二天陶然依言,教御厨做了蛋糕和曲奇饼等小点心,送给宝贝们吃。

过完这个难得又短暂的亲子假期之后,陶然和戚博翰又回到了沉重的工作之中。

南蛮那边暂无消息传来,但是出门一趟,似乎运气都转了,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地传来。

有一队暗卫,找到了玉米!

只不过,这个玉米跟陶然印象中却是大不一样。

暗卫们带回来的玉米大多只有成人半个巴掌大小,玉米粒特别小,而且是青白色的,看起来很像是还没发育成熟就被摘下来的样子。

陶然转头看向暗卫:“这些都已经是跟画像最接近的了?”

“回陛下,属下问过周围的百姓,这已经是最大的了。百姓们并没见过陛下说的黄色的果实。”暗卫说着,也有些心虚。担心这玉米不是陶然想要的,那他们这一小队现在再重新出发去寻找,时间也不够了。如果这次不成功,那他们恐怕无缘转职。

陶然将这缩小版玉米端详了好一会儿,突然想起来,这应该是还没有驯化的玉米,自然不可能跟千百年后的玉米长得一样。

于是便释怀了,对暗卫道:“这个应该就是玉米了,你们做得很好,回去好好休息吧。”

闻言,暗卫这才松了一口气,连忙谢恩离去。

只留下陶然,对着这一麻袋的“未成年”版玉米发起了愁。

戚博翰注意到陶然的情绪,疑惑道:“怎么了?找到了玉米不开心吗?”

第266章

“开心是开心,只是这玉米暂时还不能吃啊。”陶然将玉米放好,重新铺了一张宣纸,一边道,“看来成立生物研究院的事情刻不容缓了,不然以后再找到还没驯化的农作物,可真的束手无策了。”

戚博翰没听太明白陶然口中的那些特有名词,倒是明白了陶然的意图:“你要建生物研究院,有人选了?”

“不然能怎么办呢。”陶然叹了口气,眼珠子一转,又看向戚博翰,一脸讨好道,“要不然……”

“让暗卫去找找吧,就刚才那一队。”戚博翰直接开口堵住了陶然的话头。

陶然耸了耸肩:“那你安排吧。”

反正不让用系统,其他方法的效率几乎等于零。

陶然并不报太大期望,只让王琬凝和杜开宇挑一群生物成绩优秀的学生,再搭几名经验丰富的老农,暂且先研究着这玉米吧。

虽然没有大师带领着,但好歹先开始研究着。

陶然记得,驯化一个物种,至少也得好几年。说不定等找到生物大师之后,有前面这些研究的积累,到时候就能一举攻克了呢!

这次生物研究所的选址定了在宁安。不仅是为了平衡南北两地的学术氛围,也是因为南地的气候更适合植物生长,方便培养玉米和将来需要研究的生物。

陶然只发了个命令,余下的也不管了。反正现在有了番薯,玉米的事情并不着急。

今年秋是陶然最期待的时候,不仅有棉花的产量扩大了几倍,还有番薯的第一期试种成果!

比这些数据先来的,是另一个好消息。

田达带领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们,将物理教科书上说的望远镜给做出来了!

这第一支望远镜,造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