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 > 分卷阅读367

分卷阅读367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应该不成大碍。

柳娘赶到宁安的时候,丁青云和南蛮的战争正打得如火如荼。

虽然宁安距离南蛮的边境还有一大段距离,但是作为这场战争的主要物资供给地,宁安的气氛比京城要紧张许多。

而本次战争关键点,生物研究院负责研究那巫师血液的小组,更是满面凝重,还影响到了隔壁研究玉米小组组员的心情。

柳娘一来到研究所,便被一堆苦瓜脸包围,一瞬间以为自己似乎进了什么不得了的贼窝,一时间愣在了门口。

突然,陶禧然抱着一个小盒子,嘴里不知道念叨着什么,跟个小炮弹一样从外面冲了进来,一不小心把柳娘给推倒了!

陶禧然感觉到不对,这才抬头看路,发现自己把一个女人给撞倒了,一时间扶也不是,不扶也不是,只能尴尬地道歉道:“对不起对不起,您没事吧?”

“无事。”柳娘站起来,揉了揉被摔疼的肩膀,狐疑地看着陶禧然,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了这个年轻人。

陶禧然没有想那么多,听到柳娘说没事,便一溜烟地往实验室跑去,一边跑还一边喊,“诸位诸位,我想到了一个新主意!”

实验室中,大家的动作都被陶禧然的嗓门给打断了,纷纷抬头望向他。

陶禧然十分兴奋地将怀中盒子放到桌面上:“这是我从子链草中提取出来的东西。刚刚用老鼠做过实验,服用了这些粉末之后,老鼠可以在那异香中支撑半个时辰!”

子链草,就是含着它就可以自由通过瘴气的东西。在军队回宁安取火药的时候,顺便给研究所带回来了一些。

“那半个时辰之后呢?老鼠死了吗?”一个研究员问道。

那巫师的血液不仅是迷药,更是□□。吸入过量的话,也会导致死亡的!之前宫中的那些侍卫和侍从们,就是这么死的。

“半个时候之后药效便消失了,跟之前一样。”陶禧然挠了挠头,“不知如果增加剂量,会怎样。”

“半个时辰,已经是所有草药中最好的了。”一位年长的御医捋了捋自己的胡子,“我们先赶制一批药丸送到前线去吧。”

陶禧然看到众人都顺从地应和,有些踟蹰。

他不喜欢做这些重复又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但是大家都在为前线努力,自己这么做似乎有些不厚道。

犹豫了半响,陶禧然还是决定硬着头皮道:“我觉得还可以再改进一番,不如……我继续研究吧。”

那年长的御医闻言,脸上有些挂不住,但还是挤着笑脸道:“这也好,那就辛苦陶御医了。”

陶禧然闻言,也没有察觉有什么不对,立即恢复了元气:“不辛苦不辛苦,我继续研究去了!”

刚刚实验过程中,陶禧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状况,这些药粉碰到那巫师的血液之后,似乎产生了某种变异……

陶禧然一进入研究状态,就完全忘我,丝毫没有留意到外界的时光流逝,以及他哥的家书。

京城的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棉布在十月的某一天,突然跃入了京城贵族们的眼帘。

这种比丝绸更柔软保暖,皇家特供,数量分外稀少的布料,瞬间就引起了土豪们的抢购。宣传才刚打出去半个时辰,仅有的十来匹棉布就卖光了!

面对这僧多粥少的场面,之前跟陶然买了番薯种子的大臣们,又惦记上了棉花种子的主意。

只是,这一次陶然却不肯轻易答应了。

棉花虽好,但却是要占用粮食耕地的。如今瑞朝还有很多穷人处于吃不饱的阶段,保暖的需求自然是要往后放的。

不过既然这些大臣的热情这么旺盛,对推广棉花种植也是很有帮助的,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于是陶然便联合戚博翰出了个新的政策。

除了专门推广棉花种植的那三个州之外,其余地方的百姓,每户用于种植棉花的田地,不得超过粮食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一。

如果被发现种多了,那种植棉花的耕地,就要被官府回!户主还要挨二十大板子!

所以,想要保住自己的田地和小命,最好乖乖遵守政策。

除了约束百姓之外,也给各地的地方官下了死命令。在开放棉花种植之后,当地的粮食税不得少于往年。如果少了的话……

这条政策一出,原本还想着靠种棉花赚一波的世家们,兴趣瞬间下降了许多。

棉花虽然好,但是他们也知道,如今上面两位都对世家盯得紧,他们没必要为了这点钱,上了帝后的黑名单。

只不过之前都问过了,两个陛下还那么体贴地专门为他们拟定了新的政策,大臣们也都意思意思,买了些棉花种子。反正种出来,来年给自家添几匹棉布也不错。

等棉花的热闹过去之后,就到了各地官员进京述职的日子。

陶然计划着,明年再提几个人上来,准备接赵立的活。

“博翰,你看这个习天韵咋样,他在地方的政绩很突出啊,知州也还特意上折子举荐他了。不过我怎么感觉名字有点眼熟。”陶然摸了摸下巴,却想不起来在哪见过这个名字了。

第271章

戚博翰倒是记性很好,一下子便想起来了:“上一届状元出身,原是习家旁支的嫡子。如今习家剩下的人,似乎都以他为首。”

陶然闻言,终于从记忆的某个角落,想起了那一个被戚博翰以雷厉风行的速度。给弄下去的习家。于是一时间有些拿不定主意了:“那好这个人,要不要提拔上来?”

“无妨,既然他有能力,便给他个机会。”

“可是这样,会不会让习家死灰复燃?”陶然最担忧的,还是好不容易被戚博翰治理好的世家,又开始反弹。

一听说习天韵跟习家还有这关系,陶然顿时就歇了爱才之心。人才虽然难得,但是有威胁的人才,还是摁下去的好。

然而,戚博翰却是摇摇头:“如今朝廷取才虽然是以寒门学子为主,只是,过不了几十年,这些寒门肯定又会发展成新的世家。只要还有利益所在,不管如何,世家都会延绵不断。旧的灭了,新的还会再起来。”

戚博翰揉了揉陶然的头“我们要做的,是权衡而,不是一昧的打压。”

“嗯……听起来很复杂。”陶然对这种没办法斩草除根的威胁很是反感。然而,如今瑞朝还处于封建社会,世家和皇权的存在是必然的,他也只能选择接受了。

陶然将习天韵提拔到了礼部,又顺便顺便升了近两年来,成绩优秀的地方官。

这一次,将是未来三年内,最后一次大的人事调动了。

自从戚博翰登基之后,朝廷内的官员人事调动就十分频繁。打破了以往三年一小动,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