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明珠重生在六零 > 分卷阅读17

分卷阅读17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城的钢铁厂。

孙美玲也跟着在钢铁厂当了宣传委员。只是全国大面积闹/饥/荒后,钢铁厂养不了那么多人。孙美玲作为干部和工作积极分子,带头离开钢铁厂,为厂子减压。

而因为赵志强两口子的工作,其大女儿上了大学,如今在县城当一名医生。大儿子虽然没有上大学,但却被招工进镇上的粮站,几年当上了个主任。至于二儿子,则在镇上的一个国营厂上班。一大家子的日子过得非常的好。

而姚明珠的外公孙易礼,姚明珠见过但没有印象,听说在国家成立前,他带着小妾和金条到了岛国。而姚明珠外婆一怒之下把家产全部捐了出去。

也因为那义捐,得了个红色娘子的称号,毕竟当时的镇上好几拨势力,政权三番两变。也是外婆运气好,把财产捐给了人民军。

也因为这举动,孙家保留了镇上的一座带着前后花园的洋楼。外婆如今也吃上商品粮,不像姚家的日子。

姚明珠却觉得可以一试的,她还记得外婆过世的时候,姑婆来了,哭得很后悔,说自己脾气臭,哥哥是哥哥,嫂子是嫂子,她不该跟嫂子断绝来往。姚明珠见几人沉默,于是说,“要不问问外婆?”

第16章

“问你外婆?”孙云芳有些不明白。

姚耀荣,姚奶奶听了姚明珠的话都是一愣,似乎没有想到这个问题。

几人很快回过神来,姚耀荣有些犹豫。

姚奶奶就赞同道,“这事确实该问亲家。”

姚明珠接着说,“姑婆是跟外公之间有恩怨的,与外婆不一定有。何况当年外公可是丢下了外婆和小舅的。俩人对外公都有恨,说不定还能和好呢?”

“等农忙过了,我去镇上看看。”孙云芳想想道,父亲未离开时,母亲是惦记姑姑的。当年父亲没有支助姑姑,母亲倒是悄悄送了几回钱财,只是当时家里母亲不受宠,一直是二房当家,被父亲知道后,母亲也不敢妄为了。

后来父亲带着二房悄悄离开去了岛国。母亲得知后,一夜间白了黑发,而后生怨恨,把孙家的所有家当捐了出去。后来就再也没有提过姑姑和父亲了,更是连孙家的老祖坟地也没有踏入过。

不知道说这事,母亲会不会伤心?

天气渐渐变得暖和起来。

姚家也一片忙碌,忙着翻开石板,忙着翻地。

压得死板的地要重新翻松动是很力和体力。姚明珠也在后院帮着忙,只是突然,一声巨大的响声在隔壁响起,似乎有人踢翻了凳子。

姚明珠贴着墙体听。

“田梗生,你这是挖社会主义墙角。”陈国强一把蹬掉凳子站起来,“土地怎么能分到农民手里作为私有?信不信,我一封举报信递上去,你吃不了兜着走?”

“老陈,你这火爆脾气先等等,让老田把话说完。”会计谭宗林皱着眉头在一旁说。

秦志兰也附和,很是不客气地批评,“先听村长怎么说咱们再下结论。别话头刚起,你就咋咋呼呼。”

田梗生在桌子上磕了磕烟杆道,“我的意思是把村里种不了的田地分给村民,但地的所有权还在咱们村委,在国家。村民可以有使用权,可以随意种植东西。咱们集体种植的粮食大家也要出力,到时候交了公粮,分给村民的少了,但他们还有自己种植的粮食,今年冬天咱们村日子就不会难熬。若是风调雨顺,所不定还有富余。”

顿了顿,补充,“这让村子富余了,功劳算谁的?”说完看了眼陈国强。

陈国强是村支书,是村里最大的官。让村子富余当然他的功劳最大了。陈国强闻言沉默了下来,脸上有些讪讪的。

谭宗林却想得多些问,“分给村民种,那粮种怎么办?”

田梗生说,“我想了两个法子。”

“赶紧说呀。”谢志兰连忙催促。

“全村一起开始节省粮食,拿出节省的那一部分分给村民当粮种。春天来了,野菜之类的也会丰富起来。而咱们村里的人几乎家家户户都在院子里种菜,菜种估计是有的。凑合着应该能过到秋时。”

陈国强眼皮跳了跳。

“咱们村的粮食去年交了供应粮,剩余的太少了。”谭宗林看了眼陈国强说。

“还有三个月左右,撑到麦子成熟应该没问题吧?”田梗生问。

陈国强闻言沉默了片刻,“另外一个方案呢?”

“还是按照以前上工分粮,村民自行想办法找粮种去。”田梗生说。

谭宗林立刻否决,“不行,满村的人找粮种,那不就被人知道了?”

“所以我才没有说这个法子。”田梗生接话,“第一个是最好的。只要开大会跟大伙说了,我相信都会同意的。大家也就辛苦辛苦这几个月,麦子获后,咱们可先不交供应粮,等到秋一起交。”

陈国强说,“老田,等我考虑考虑。”

“好,你先想吧。我去秧棚看看。”刚走到门口又道,“得赶快点决定,棚子里的稻谷种已经出苗了。”

“好,你先去吧。”

田梗生知道剩下的三人是一伙的。有些事情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他一是怕麻烦,二是不愿给部队的大儿子惹麻烦。虽然外人看起来他们田家了不起,有个在部队的儿子。可田梗生知道自己家的情况。

一个村子都会拉帮结派靠关系何况是部/队?儿子没家势,走到今天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所以即使知道有些事情,田梗生也不愿意说出来,只是一门心思想着,搞好了生产一切都会好起来。村民有饭吃有衣穿就好了。如今他只是希望,村里的粮食能支撑小麦割后。

田梗生离开后,三人明显松了一口气。

陈国强看了眼秦志兰,“你先外面看着。”

秦志兰瘪了瘪嘴,但还是依言走了出去。

“老陈,怎么办?若是老田要看库房咱们怎么说?”谭宗林皱着眉头道。

当初镇上领导为了在县里留下好印象,说他们奎丰镇没有歉,答应按照正常年景交供应粮。而奎丰镇的领导回来就开始动员各个村的干部。

姚家村的村支书陈国强为了表现,没有按照实际情况上报交供应粮的数量。以至于歉的姚家村交完供应粮后就没有多少了。这大半年来,陈国强了粮食的事情也是愁得生了白发。

“老陈,我觉得老田这个法子不失为一个好法子。我们也能为减少发粮找个理由。这样一来,每次分粮少些也不会有怨言的。咱们再换点陈粮来来发也就够了。”

“可粮种去哪里找?"陈国强皱起了眉头。

谭宗林站起走了两步,“老陈,咱们真是想左了。粮种也不一定要稻谷啊。咱们可以找土豆,玉米,还有红薯。对,红薯最好了,又能当粮食吃,红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