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
全家因为担心田兆明,她也没有心思放在秦月身上。
不过二人虽然不在一起上下学,但课间还是经常看到秦月跟田昭丽说话,讲着那些从吴志国那里听到的,关于城里的故事。视线还若有似无地看了眼姚明珠,似乎在炫耀。
姚明珠上辈子在奎县生活十多年,早已没有什么向往的心态。何况,吴志国那些话也只能骗骗如今没有见过世面的小姑娘而已。
田梗生出去十天后回了姚家村。他一回来后,田家几人的心情似乎一下子缓和了,不再提田兆明的事情。
姚明珠心里也微微松了一口气,兆明哥的去处,估计兆亮哥是知道。既然他知晓,那应该就不会出什么大碍。
而田梗生回来后,张卫华突然向村干部提出修梯田和山坡顶上修水田的事情,还特意做了一个计划,预计四年,姚家村的产量亩产到达八百近左右。
陈国强听到后心里有些激动。
田梗生倒是很淡定的,他跟张卫华在春节期间早已把姚家村的地势和位置看清楚了。
姚家村地处一个山窝,村子附近是平地,主要以水田主。而村里四面,三面是山地,一面是镇子,镇子朝北是一条国内最大的河,河的对岸则是奎县。但因为没有桥梁,河流又湍急,从镇子到县里有些困难,每日也就两班船来往镇子与县里之间。
张卫华仔细地看了姚家村三面的山地,都可以做成梯田的,若是造好,姚家村则百分之八十的土地都是水田了,这样一来,稻谷的产量肯定能提升一倍多的。
田梗生当时就有些激动,跟张卫华讨论起来梯田建造的可能性。后来才知道,张卫华家学渊源,他父亲和爷爷就是地质方面的专家。如今在s市的大学当着老师。他从小听父亲和爷爷对土地的研究,这一次碰巧遇到可以下乡的机会,于是主动报名下了村子。想在这里利用所学好好地做一番事业出来。
第33章
陈国强非常的心动,但却还有个顾虑,他想着如今自己的腿断了还未完全好,那主持这项工作肯定是田梗生,以后这功劳是不是算他的?
不过,这点犹豫在陈国强到镇上参加一次汇报后就烟消云散了。
镇上开展前一年度的生产汇报时,姚家村的农产量让陈国强露了脸。陈国强镇里的干爹一个劲地夸奖他,让他再接再厉。于是,陈国强心里一热乎,回来就召集村干部连夜开会,然后同意了张卫华的提议,摩拳擦掌地想要干一番大的事业出来。
张卫华信誓旦旦,也志得意满地开始领着全村农民,选着一个黄道吉日开了工。
造田是最累的活计,因为修梯田需要石头垒建田坎,而搭建田坎则需要石匠和铁匠开山劈石,然后由人工用背篓一块块背到目的地。
村里动用了关系,弄回了二十来把铁占子和铁锤。田梗生和张卫华就开始分工。
村里强制规定,所有的壮男都要参加,每日轮流上工。而山下田地的活计就交给了村里剩余的年少或年老的男人以及一些壮年妇女。
村里妇女和剩下的男人平时还是能顶半边天的,只是春耕和秋就有些忙不过来了。
村里只好停了梯田的修建,全部投入劳动中。毕竟,粮食才是一切的根本。
如此一来,姚家村开始了最苦的日子。
农忙后,壮年男人又山上修田。只是山上的地种着小麦,村里的干部又不想毁了这些庄稼,只能在原有的地坎上重新搭建,同时还要注意不能损坏了小麦。这样一来工程就慢了很多。
而农闲时,张卫华原本想动员山周边十来个村子在山顶修蓄水池的,可除了姚家村,其他几个村子都不是怎么愿意。他们觉得在山上造田这事难成,是力不讨好的事情。
陈国强心里有些动摇了,但田耿生和张卫华说服他,开弓没有回头箭,又坚持了下。于是,姚家村增加了新的工作,村里的男女老少在山顶慢慢地挖水塘。
造田挖塘是个长期的活,姚家村村民随着时间的拉长,积极性也越来越低,上工越来越没有神。
张卫华和田耿生商量一番后,决定调动村民的积极性。
村干部立即召开了一个会议,然后决定,村民可以在家里自行养猪,到时候在国营猪厂以村子的名义挂靠就可以了。年底交了国营猪厂规定的猪肉数量后,剩余的都属于个人。
这下子,村民的心沸腾了起来,积极性一下子增长了上来。
姚奶奶申请了一头小猪仔,一块五毛钱,而后细地养着。
对于村里造田的事情,姚奶奶觉得是对子孙有助的好事,大力支持田梗生和张卫华。姚耀荣干活也跟着张卫华和田梗生冲在前面。一时,田梗生和姚耀荣的关系因此缓和了很多,两人相处好像自然了很多。
功夫不负有心人。
第一年,姚家村修了半山的梯田,稻谷的粮食产量跃到了整个镇子的前五名。第二年,村子左边整个山的梯田修建好了,姚家村所有的供应粮都用稻谷上交了,直接轰动了整个镇子。
就连县里也知晓了一二,派人下来探寻。
当看到姚家村的梯田后,领导大力表扬姚家村的村干部。其他村子也开始效仿了。姚家村也大方,积极地传授经验。而挨着姚家村左右两侧山的村子想与姚家村共用山顶的蓄水池。
陈国强没有为难,只是要求他们扩大蓄水池,以后大家可以共用。其他村子同意后,开始组织村民晚上出义务工。
而姚家村的村民更加来劲了。
因为有了前两年的经验,第三年,姚家村一口气把右边山的梯田全部修好了。
这一次这么快速也是因为山地里的庄稼今年都没有种了,大伙儿能放开手脚,一门心思造田修田坎,测试水田漏水情况以及修补。再也不用顾忌庄家。于是很快地完成了梯田的建造。
如此一来,姚家村只剩下的一座村前的山林了。
村前的山脉比较陡峭,村干部不打算动。毕竟姚家村烧火做饭用的柴还得从山里弄的。所以这座山就保留了下来。
而姚家村的村民细细一算,即使不动这座山,姚家村也增加了近两倍的水田。
稻谷的产量在第四年,相较于第一年就翻近四倍,亩产达到了八百多斤。
这样一来,整个县里轰动了,毕竟这个时候,亩产也不过五百斤左右。县里开始陆续有记者下来报告采访。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张卫华下乡带着村民四年量产翻了四倍的时间传遍了全国。
而同一时间还有一个村子火了,那就是江南的某个村子,也有一位下乡青年带着村子做了改革,整体规划生产,统一劳作,大大提高了劳动和生产量。亩产比姚家村还高,达到了千斤。
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