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秦时明月]横贯四方 > 分卷阅读99

分卷阅读99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踏了两步,脸色微僵。

“不错,当晚六人,原本都有嫌疑。”盖聂盯着他回答,内力已然开始外泄,中有警告之意。“不过此人绝不是鲁兄,也不是其他人。因为当夜在下所中淬毒暗器并不致命,真正能够置我于死地的,是借着这份毒性发作的阴阳咒印。”

“咒印?那种传说中能使人走火入魔、全身血液沸腾而死的阴阳家秘术?不是百年前便绝迹于江湖了么?”鲁句践惊道。

盖聂点了点头。“虽然不知为何,不过如今阴阳家秘术又重出江湖,已是事实;而夏兄必是传人之一。盖某身中咒印,幸被一位道家高人所救;那位高人还点拨在下,说要中下这咒印,必须要肌肤接触方可。在下这才想到,那日在郭府上的酒宴中,在下曾想拔剑,被夏兄阻了一阻。就在那时,夏兄以手掌碰了在下这只手臂。”他举起了执剑的右手,“恰好就是之后中了毒针的同一只手,也是咒印发作的源头。”

夏启听到“道家高人”时眉峰一皱,道:“所以你便认定奸细是我?难道那日没有第二人碰过你?”

“的确没有。诸位也是习武之人,应当能够体谅在下:如果不是特别亲近之人,只要靠得太近、触及护体真气,都会本能避开。直至今日我才想明白,那日的一出滑稽戏,不仅是给李牧将军看的,也是特地演给在下这个小人物看的:利用几个残废之人,不但能警告将军,亦可激怒在下,从而自然而然地布下咒印而不被人怀疑。之后再引我等入郭府查探,趁乱发出毒针,可谓毫无破绽。”盖聂说着,连自己的后背都有些发冷。这个对手委实可怕。若不是遇到冠子,纵使他身怀绝顶剑术,熟读百家兵法,也会死得不明不白。

“除此此外还有一件旁证。我自从想到下咒之人只有你,便回溯前事,又想起那夜我们入府救人,也是夏兄自告奋勇先去探路,而后房中便突然传来惊叫声,泄了我们的行踪。如今想来,你究竟是去探路,还是故意触动机关,发出讯号?”话未落音,鲁句践便“啊”了一声,似有所悟。

盖聂继续道:“在下想通先后,便请人立即传信到军中。司马将军没有即刻点破你,只因他还想找出军中有谁与你传递消息,互为接应。所以他将你困在深山之中,又令许校尉暗中看管;不想你倒是十分沉得住气,这数月来都按兵不动。”

鲁句践忍不住插话道:“那为何司马将军将我也派来此处?莫非同样信我不过?”

“抱歉,我想司马将军必然也有他的考量。此人内力深厚,身手非常,寻常军士看他不住。只有鲁兄这样的高手,才不会被他轻易骗过耳目。”

实际上盖聂心中也模模糊糊地有些揣测,司马尚此举应该还有别的计较:如果只将夏启一个人掉开,此人何等明,定会心中提防;而将一个与他同时投军、又同时被选为百金之士的人放在一起,却会令他一时摸不准上头怀疑的对象究竟是哪个,从而暂且放松警惕。

鲁句践听到这里,脸色略好了些,但仍是担忧地看着夏启,“虽然葛老弟说的都……都有些在理,但鲁某还是以为,夏兄绝非此样人。这几个月我们一直在一处,这里头兴许还有什么误会……”

夏启也道:“若不是葛兄提起,在下都快忘了宴会上的事。那日碰到葛兄,纯属偶然。可听葛兄的意思,在下当时阻挡葛兄出手竟是为了下咒,这未也太过玄奇。可惜在下委实不知该如何辩白;在下对阴阳家所知寥寥,此前也从未听说过什么阴阳咒印”

“夏兄对阴阳家的了解绝对不止‘寥寥’。毕竟阴阳家在秦国地位超然,听说有些弟子已成为秦王身边倚重的国师。你曾居于秦国宫廷之内,与阴阳家必有往来。”

“葛兄这是咬定我乃秦国间人了?”

“不错。”盖聂目光灼灼地直视着他,“因为你不姓夏,而姓芈。”

大帐内顿时静了下来,只有浸了油的灯芯劈啪作响地燃着。

“芈?楚国王族?”鲁句践喃喃自问道。盖聂踏前一步,压过了他的声音:“我这次南下,偶然见到楚王的兄弟公子负刍,其人的相貌与你竟有八九分相似;倘若不是血脉关联,世间绝不可能有这般的巧合!而后我又请人帮我查了楚国宗室的族谱,先楚考烈王第四子,恰好单名一个启字。而这位公子启从小便生养在咸阳为质,后来在长信侯叛乱时立功进爵,获封昌平君。敢问芈兄,身为楚国宗亲,秦宫重臣,却对我赵国之事如此用心良苦,居心何在?”

夏启,或者说芈启起先因为太过震惊而心绪不稳,不过很快平复下来,面上露出了一片释然又冷静的神色。他淡笑道:“秦王与我亲如兄弟,替兄弟办事,还需什么理由?”

“在下没有想到,昌平君出身高贵,又位极人臣,竟然孤身犯险,以一介剑士的身份混入我军之中,应该绝不仅仅只是为了打探军情这么简单。若在下猜得不错,你与姚贾、顿弱一样,是罗网在六国势力的牵头之人。”盖聂道,“这次在楚国我还听说了一个传闻,当年楚王病重,春申君为了帮助公子完摆脱秦人的控制,曾暗中召集一批江湖能人,护卫公子逃离咸阳,回国继位;那批江湖人中便有“十剑”之一的小越女。如此想来,从一开始,你想要杀我,就不是为了帮助季孙龙,而是因为我说出了你的师门来历;你担心我从别处得知小越女与楚国王室的渊源,从而推断出你的身份,因此必须率先下手。”

芈启哼笑一声,并不言语。这样的态度已是默认了一切。

盖聂摇头道:“在下居楚时日虽短,但所见闻者,皆是秦楚之间的血海深仇:怀王枉死,屈原投江;鄢郢曾为汪洋,夷陵化作焦土。近数年来,公子负刍与屈、项等大族交好,征兵待战,合纵五国,誓与秦人一决生死;昌平君也是王室之后,为何反助秦人对付自己的同胞兄弟?”

昌平君呵呵大笑道。“负刍不过是鼠目寸光罢了。以六国的腐朽不化,怎能抵挡大秦万千铁骑?”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难道在昌平君眼中,侍奉秦王,便能长久?”

“天下大统,九州广袤,秦王即便登天子位,亦不能将宇内的所有琐碎事务一一管尽。为了社稷安稳,自然要分封兄弟,镇守四方。秦王早已暗许,待大业一成,我才是今后唯一的楚王。”

“原来如此。”

盖聂没有多说,也不必再说。话至此处,他已大抵看清了昌平君。世上总有些人,眼中所欲,心中所想,没有一样与你相近;仿佛从头到尾都在截然不同的路上行走,只在大道交汇的一瞬,成了彼此的障碍。对于这种人,口舌自然也就成了多余。

可谈者,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