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三世·江山 > 分卷阅读65

分卷阅读65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又汹涌。

林桢、胡沧融是先帝朝时重臣,他们是当年的太子、后来的韩王的坚定支持者。而那位昔日的太子,也就是当今天子,她的父皇的长兄元恪。

那时候,魏帝还是秦王。

一场惊动朝野的变故,曾经的太子变成了韩王,而曾经的秦王则变成了太子。曾经支持太子的林桢等人更是因“叛国谋逆”被处以极刑,连其子孙,斩首的斩首,流放的流放。

那是三十年前的事,其影响却足以震动整个大魏。据说,当时死的人,宫内宫外,午门外、十字街,流的血,几个月都冲刷不干净。

谁也说不清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或者说,即便是知道的,也不敢说出当年的真相。

因为,如今坐在龙椅上的,就是当年那场巨变的谋划者啊!

这是几乎所有人都笃定,却也不敢深想的事。

原本,这桩事随着几十载的时光流逝渐渐被淡忘了,孰料,今日竟被这么毫无征兆地揪起,连带起的惊悚可想而知。

元幼祺听闻过那几个名字,她也相信那几个人不论其为人如何,对于元恪都是忠心的。但是,他们皆没得善终,韩王元恪更是没人再提起。没有人知道,他是病死了,还是被害死了。总之,绝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

元幼祺虽然昨日已经笃定了夺嫡之心,但作为皇子,作为太子元承胤的“弟弟”,她还是禁不住对元承胤气且哀叹。

没脑子了吗?父皇还好端端地活着呢,更没老糊涂了,竟就这么大喇喇地把这样的几个敏感人物录了进去!

元幼祺也极想斥她的二哥一句:“长长脑子吧你!”

她思索的当儿,魏帝转向面色惨白、站立不安的元承胤。

“太子,你怎么说?”魏帝面目冷峻,声音也寒得冰人。

只这样的语气,众臣心里皆道:太子完了。

太子双腿僵直着迈步,向魏帝行礼,颤声道:“父皇明鉴,《清溪诗话》确是儿臣所纂,但其中的……”

他话音未落呢,魏帝便冷森森地“哼”了一声。偌大的朝堂上,几乎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群臣暗自摇头:太子真的完了!

丁奉听太子竟就这么把编纂的事儿揽到了自己的头上,心中大骂“蠢才!蠢才!”。这等时候,便是耍赖推卸,也得把那责任推到朱圆友的身上啊!若再狡辩一番,让皇帝没法治罪,顶多加上个“识人不明,督查不力”的名头,也不至于招来大祸患啊!

可显然,这位太子殿下不这么想,他竟在这当口儿保护起朱圆友来了!

丁奉无语。他再不想替也不知是真君子还是真愚蠢的这主儿出头主张了。

魏帝一声冷哼,害得太子习惯性地心悸之余,却莫名奇妙地激起了他心中的胆气来。

他猛然抬头,难得大着胆子迎上了魏帝的逼视

“父皇!儿臣以为,林桢等人的才名是人尽皆知的!这样的才学,不该被埋没!更不该因为他们曾经做过什么不合宜的事情而被残忍否定!”

魏帝像是看到了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怪异地瞧着太子认真争辩的脸,出口的话却是冷冽的:“残忍否定?在你的眼中,先帝的旨意,是残忍的否定?呵!他们一个个的,犯的是叛国谋逆的十恶不赦大罪,在你的眼中,只不过是做了不合宜的事情?”

太子一抖,梗着脖子犟道:“当年之事,究竟孰是孰非,又有几个能说得清楚!”

“混账!”魏帝猛然一拍龙案。

太子双膝一软,“扑通”跪在了地上,却犹自扬着下巴,不服气。

魏帝死死地盯着他,胸口急剧地起伏着,显是被气到了。

一时间空气凝滞。

群臣之中的大多数都不敢言语,生恐殃及自身。而几位久历朝事的老臣,心中各有计较,都绷着面孔不做声。

李之焕盯着太子跪着的背影,心念一动,想要迈步向前,却忽然想到那日秦王离开的时候,太子冷眼嘲讽的嘴脸,最后那点子怜悯也闲散不见了。

平素簇拥在太子身边的,多是丁氏门生,或抱丁氏大腿的;而此刻丁奉一副老神在在、置身之外的模样,让他们都不敢轻举妄动了。

元承柏斜着眼睛睨着太子,心中狂喜。他甚至盼着父皇赶紧下令将太子“满门抄斩”,如此,他的登峰路上便少了一个劲敌。

良久。

魏帝的急喘渐渐恢复如常,脸上诡异的赤红也缓缓消散。

他盯着太子的脸,看到的是他从襁褓到幼年,再到少年,直到长大成人的一幕幕。他想到了丁皇后刚嫁给他做秦王正妃不久,那个血腥的风雨飘摇之夜,她如何在府中担惊受怕地等着他安然回来。

彼时,她的怀中揣着一把待出鞘的匕首。若他在那场夺嫡之战中身死名败,她绝不会独活于世。

魏帝的目光徐徐地软了下来,声音则暗哑干涩得厉害

“太子识人不明,督责不力,今日起幽闭东宫,自省其错。没有朕的旨意,不得离开东宫!”

“朱圆友及与《清溪诗话》相关的所有人等,着有司各责其罪。东宫所有属官,自今日起彻查,有进谗言误导太子者,甚至有忤逆行径者,绝不姑息!”

太子颓然委顿于地,他的脑中仍是盘旋着,他的父皇对于朱圆友以及所有东宫从人的处置。

着有司各责其罪……

不死也得扒层皮啊!

他深深地觉得,对不住他们。

作者有话要说:继续日更的我

话说被隔壁《昙华录》下面的评论惊着了。我想我可能单身太久了,都忘了该怎么谈恋爱了(掩面

☆、第四十四章

太子就这般被禁了足。

魏帝言辞虽厉,却是板子高举轻轻落下。众臣心里皆忖衡着其中的意味,各自心里都有了自家的成算。

却听魏帝又道:“赵王与吴王,刚学着上朝议政。你们兄弟二人,如今享着亲王的荣爵,不能只安享而不知为国为君分担。”

元承宣与元幼祺忙恭顺听着。

众人的耳朵也都支棱了起来。

魏帝顿了顿,又道:“赵王暂在兵部,吴王暂在吏部,各自认真习学一月。要多向部中的各位前辈请教,不可自以为是。”

元承宣与元幼祺忙称“是”。

原来如此!

众人心中了然。

太子原管着兵部、吏部与户部的事务,如今被禁了足,自然没有再打理各部的资格。陛下面上这是将两位亲王送入两部熟悉事务,若无旁的变化,他日这两部中的事务便归这两位殿下打理了。

这朝中的格局,当真是要有巨变了。

众人纵是看不出魏帝的真实打算究竟为何,却也思量起自家的站队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