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天龙八部/萧峰慕容复同人]廿五史·俱摩罗天 > 分卷阅读16

分卷阅读16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正是萧峰和他南院众将。

原来萧峰那日奉诏,一路换马急赴上京,第二日黄昏时分便进了京城,径到宣徽南院来。宣徽院执掌御前祗应之事,当下宣徽使出来相迎,禀道:“大王,皇上前日已起驾往伏虎林秋捺钵去了,留旨道大王若至,直去牙帐晋见便是。”

这时天色已晚,萧峰等人便留驻宣徽院内,准备次日天明再去见驾。不料才回房坐得片刻,宣徽使、副使一齐急奔来报,道:“十二斡鲁朵军营内乱!”

斡鲁朵为辽语“宫帐”之意,是辽帝麾下直属的宫卫骑军,共计十二宫一府,于驾前入则居守,出则扈从,乃是辽军的锐之师。这晚却不知何处传来流言,说各斡鲁朵所属宫户中,凡是外族俘虏降兵的家属,即日起赋税都要多交一倍。降兵们大为不满,在营中鼓噪生事,契丹士兵前去弹压,两下里争执起来,一触即发。这数万禁军若生内乱,岂不京畿震动?萧峰知此事当真瞬息也延误不得,若晚到片刻,只消多一个人受伤,场便难上一分,当下带了本院部将飞身上马,直奔军营而来。

这时宫卫军大营之中,校场之上,早已厮杀做了一团。夜色迷茫中,也看不清哪边是契丹士卒,哪一边又是降兵,一片黑压压阴沉沉的人浪,犹如夜半大江,潮水乍涌;早已经不辩多少、难分行列,只见一波波一浪浪翻滚而来,裹挟着震耳欲聋的金铁交击声、破口叫骂声、刀击盾声、箭离弦声、呼痛声、嘶喊声、风声、柝声、还有场边数百支牛油火把熊熊燃烧的毕剥声,尽数混作了一张冲不开、劈不断的天罗地网,将每个人死死罩在其中,再不留半分空隙。一个人身在网中,也不知道自己与谁交战,也听不清身边呼喊声音,只是被这狂飙猛卷的潮水所挟,便是本来尚有几分清醒,不消片刻,也便只晓得挥刀乱砍乱杀,张口乱喊,却连自己的声音也早听不清楚了。

历来治军者皆畏叛乱,倒并非因兵力势大,难以对付,怕的就是这一等混乱。一旦乱兵酿成,纵使你平日号令严明,到这地步也无人听你的,更无人听得见你的,做将军的便有天大本事,也是再难力挽狂澜。

此时大校场栅栏边,便是几名军官倒在地上,一个个身上鲜血淋漓,勉强抬头看向乱军时,眼中都是一片死灰之色,只透出了两个字:“完了!”

便在一片声浪震得月色昏黄之中,猛然有一声如平地惊雷,竟是直透数万余众,清清楚楚地刺进每一人耳中,只激得人人耳鼓生疼,一瞬间万般声响俱被压将下去,只听得清一声断喝:

“住手!”

这两字尾音未绝,夜空中骤起一道劲风,呼啸而来。那天罗地网般的漫天杀声,竟硬生生给撕裂了一条豁口,只听得如涛之涌,如电之惊,三千金铁未足形其利,数万高呼未能蔽其声;连场上的混战狂潮,这一刻工夫竟也凝滞不动,人人呆在了当场若是不知这是何等声音,倒也罢了;然辽兵弓马娴熟,一听便知不过是弓箭离弦的风声,既如此,究竟什么弓箭,一箭之出,风声竟然这样凛冽,这样可怕!

说时迟,那时快,寒光闪动,这一箭直指校场东南。彼一处正在厮杀激烈,两边军卒数十支矛戈并举,钩尖互挂,在空中死死搅作了一团。这当儿最是危险不过,只消有一人武器能够脱出,挥戈扫来,对方便俱难幸。是以两方人人都在奋力相夺,没一个敢泄劲松手;然愈是相夺,那武器便纠缠得愈紧,竟是活活将数十人钉在了当地,听得风声,却也无暇旁鹜。但倏然之间,箭随风至,正正插进那一团矛戈之中,刹那间金铁一声巨响,数十支长矛齐齐震断,断铁残兵直飞上天,点点黑影如墨,在月色下乱飞乱舞。那数十名兵卒只震得全身酸麻,手臂仿佛都已不属己有,个个仰天摔倒,冲力之大,竟把身边几丈方圆之内带得人人立足不定,横七竖八摔了一地。

这一厢众兵卒惊呼还未及出口,那一厢呼啸又作,风声动处,箭指辕门。那门扇都是粗逾儿臂的实木绑就,上蒙牛皮,坚韧无比,便是挥刀乱剁,也只能留下几道淡淡白痕;十余人来推,才能将之缓缓推开。哪知这一箭不偏不倚,射在辕门中心,喀嚓嚓如霹雳大作,那坚硬的门扇竟是从中而裂,那箭直穿而过,余势犹自未衰,风势所及,竟然带得两边门扇自行张了开来,前后晃动不已。本来有两队士兵杀得性起,高呼连连,便要涌出门去,上马再战;这一见之下,只怕被那巨大的木门带倒,哪敢向前,你拥我挤,急忙忙又退回了场上。

双箭所到,干戈立消。乱兵人人心惊,大多兵士不知何时都停下了手,校场上声息忽然一沉。然而众兵头脑中混乱未过,虽然停手,却兀自紧紧抓着兵器,摆着砍杀的姿势,一时却也不知是否要继续打斗下去,不由得都转头看向了那两支箭矢所射来的方向。

却见校场东边点将台上,赫然立着一条高大身影,左手里金晃晃,明灿灿,倒提着一张足有一人来高、黄金裹就的巨弓。

众兵卒看清那人那弓时,登时齐齐倒吸了一口冷气。数千个声音不约而同喃喃地叫出声道:“南……南院大王……”

原来辽国以东方木叶山为圣山,尊崇其神,出兵必以青牛白马及军器祭之;军营中常悬弓箭于点将台上,为祭神之意。宫卫军是辽主亲兵,营中祭神弓箭自然格外不同寻常。这一张巨弓平日里纵有五六个壮健士兵,也是抬它不起,拉它不开,谁曾见过这般被人单手一提,轻易如是?

萧峰冷冷扫视着数万欲进未敢进、欲退又不甘退的乱兵,探手身后,缓缓地摘下第三支箭来。金弓抬起,箭尖指处,这一次却是指向了点将台对面百步开外,白旄飘扬的军旗旗杆。只见左手如托泰山,右手如抱婴儿,厉叱再作,霹雳弦惊,但见空中箭尾白羽一道光芒,直扑旗杆而去。

这一箭之力,何止千钧,众兵卒猛听喀啦啦一声巨响,只见箭身插处,旗杆上裂缝倏然自上而下、自小而大、自短而长,刹那间轰然惊呼,乱纷纷向后急退;那一杆十余丈高,碗口粗细的大旗,已对着场中笔直地倒将下来!

腾地一声闷响,校场地面一阵颤抖,顿时尘土飞腾,星月无光。好半天,灰烟渐渐落定,那旗杆已然重重倒在校场中心,一直混战不休的军卒早顾不得争斗,各自拄着长矛,狼狈地后退站定;方才铁桶也似的战局,终于给分开做了两边。

萧峰将金弓一抛,大步走下点将台来。他南院众将各拉兵刃,一直严阵以待地守在台下,见他举步便向乱军阵中行去,好几人心下忐忑,低声叫道:“大王!”忙要上前护卫,萧峰却猛地抬手一挥,止着了众将动作,竟是不许他们上前。

众将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