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红楼之荣府长房 > 分卷阅读141

分卷阅读14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尖儿采下来,婆子女婿赶早装车送婆子过来,给公主娘娘并府里老太太、太太尝尝鲜,也是婆子全家的一点儿孝心。”

颜氏起身致意:“姥姥如此,实在叫我惭愧。”

两厢礼敬,刘姥姥带着孙子在下手落座,丫鬟立时奉了酒醋螃蟹上来,一面吃蟹一面与贾母等人攀谈起来。

刘姥姥是积古之人,很能讲一些乡野俗闻,颜氏便命春兰:“打发个人去姥姥家送信,就说我留老人家在府里小住两日,赶明儿自送他们祖孙回去,叫姥姥家人不必记挂。”

春兰答应一声,问了刘姥姥的籍贯名姓后自去料理不提。

作者有话要说:可以在这儿坑了,正好是第100章,数字挺吉利的!

☆、太夫人设宴新宅皇太孙移驾天牢

宁荣街是以两座国公府为核心的贾家聚居地,陵远街不同,除了金陵公主府扩建的齐鲁公主府与镇远侯府扩建的郑国府,贾茂的府邸也在节前竣工,工部与内务府又丈量了贾茗贾英的府邸,是以摆开一溜全是贾瑚夫妇的地盘。

颜氏偶尔动意,向贾母笑道:“茂儿的伯爵府建好了,正想着挑个日子给他暖灶,原本不想太过张扬的,正是应着择日不如撞日的老话,林姑太太住一日,等明儿迎着老太太去热闹一天如何?也是向二太太与薛姑太太还席的意思。”

“那可好了!”贾母欣然答应,“我是最愿意热闹的。”

贾敏向张夫人笑道:“咱们老太太不但是荣国夫人,还是郑国老太夫人,如今应当叫茂哥儿也给老太太请封一回,那就是‘襄福伯’祖太夫人了。”

“姑太太的主意好。”张夫人嘱咐身边的孙子,“可记住了?”

贾茂认真地说:“好。”

贾母大悦:“我等着穿曾孙子的霞帔。”

刘姥姥是世故人,散了席跟着春兰安置下处时一路询问:“姑娘,咱们公主娘娘与皇上老爷是什么亲戚?怎么连小皇帝老爷都听她的话呢?”

春兰想了一想,细细为她解说:“开国的taizu皇帝有三个儿子,先皇帝排名第二,排行第三的康亲王是我们主子的亲外公,您见着的皇太孙是taizu皇帝的玄孙子,所以应唤我们主子姑妈。再有我们府二房的元大姑娘现今为东宫皇太子的侧妃,若是纡尊随着元大姑娘生的皇孙论,主子勉强算他的舅妈。”

刘姥姥算一算账,猜度皇太孙必是太子正房养育,元大姑娘则是太子的偏房无疑,便也不再多问,请教了许多贾府的人际关系。

别看金琮人在宫外,他的一举一动都在皇帝的掌控之中,见证了齐鲁公主的报复手段另类,打着皇太后想念曾孙的幌子派了监来公主府营救孙子,颜氏瞥着夏守忠淡淡地问:“是皇上与太子不放心把太孙留在我这儿吧!”

“您说的哪里话。”夏守忠赔笑,“主子放心的很,就怕太孙不能适应给您添乱,加上老圣人记挂,这才打发了奴才过来。”

颜氏转头问金琮:“愿意留在姑妈这儿多住两天还是现在回宫?”

皇太孙很识时务:“琮儿还不想回宫。”

夏守忠没法子:“奴才明白。”

不等六宫都太监退出门口,只听颜氏轻飘飘对金琮说:“过两日带你去天牢走一走”

祖孙三代公侯伯,贾茂的爵位最有水分,话虽如此,干的好不如生的好,他那两个爹妈是万分不好惹,且大半预算是颜氏拨给,内务府与工部半点儿不敢应付,早年破土时就耍心眼照着伯府规制兴建,不等正式完工,果真到升爵旨意。主事的头大,又耗近月光阴才算告捷。

贾母一面游赏一面夸赞:“地方不是很大,却也难得致了。”

“我倒有些悔意,郑国府与公主府已经常年空着,又建了一座伯爵府出来,实在是不该荒废了。”颜氏说的真心,却把一些阴暗人士的心窝子刺的生疼:譬如王氏。

薛王氏奉承道:“等将来几个哥儿开枝散叶,保不准现在的房子也不够住。”

凤姐却是意动:四个孩子都有了爵位,那荣国府

贾母想的也差不多:怎么让大房把世职让给二房呢?

闲逛了半日,筵席就摆在正院,趁着贾母婆媳与薛王氏、刘姥姥行酒令,贾敏悄悄拉着颜氏出来:“有件极为难的事儿想求您做主。”

颜氏微微颔首:“都是一家子亲戚,姑妈不必外道。”

贾敏缓缓叙道:“说起来也是冤孽,黛玉不知如何投了北静太妃的眼缘,要聘他为侧妃,转托南安太妃试口风,虽说一时没应,到底怕结了仇怨,林家也属清贵,王府不是能轻易开罪的”

“是水溶吧?”颜氏并不意外,“也忒没分寸了些,二品大员的嫡女难道要给他个郡王做侧室?”

“水王爷是主子娘娘的亲外甥,别说我们这样的人家,哪怕是侯伯府邸,怕也不能少了攀亲的主儿。”林家有门好亲戚是真,终究不过是岳家份上,水溶为独一无二的异姓王,哪怕是给他做侧妃,也未辱没黛玉的身份,倘或仗着亲戚“不识抬举”,最终打的是石皇后的脸,将来哪个又敢跟林家议亲?怕连林泰兄弟的前程都要受影响。夫妻俩斟酌许久没有章程,最终只能求到颜氏身上。

颜氏有些头疼:“擒贼先擒王,赶明儿堵着水溶我去说他。”

贾敏这才放心一些。

即至次日,刘姥姥祖孙赶早起来辞行,春兰早已打点了还礼,指着四个大箱子解说:“这里头是丝绸锦缎,主子给您拿回去做衣裳,我们主子与老太太、太太送您的衣裳都在里头,有大人的,也有孩子的,比你们做的细;这里头是大毛皮子,已经销好的,冬日铺着做床褥暖和,做衣裳穿也抗冻;这里头是一些常用的丹丸和药材,还有厨房新做的八样点心,府里酿的好酒也放了一坛进去;最后这个是几位姑娘和小主子送您的金锞子,还有我们茂少爷一整套的四书五经,笔墨纸砚是皇太孙谢您的教授之礼。这个小包袱里是主子给您的五百两银子,叫您回去多置几亩地,有了富余好让孩子读书。其中许有不该你们用的,被问起来直说是我们主子给的便罢,想也没有不长眼的去找麻烦。”

春兰说一句刘姥姥念一句佛,最后更加局促:“婆子本是诚心来给公主娘娘请安的,这两日已经扰了府上许多,再拿着东西走,岂不显得婆子是仗着公主娘娘慈悲贪便宜来的?还求姑娘回给公主娘娘,这些个东西是万万不敢的,早先得着公主娘娘赏赐,家中已经十分宽裕,虽不算富庶,仗着天时总可吃上两餐饱饭”

“姥姥不必多心。”春兰笑道,“我们主子虽是有钱的主儿,一文一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