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重生之当个小农民 > 分卷阅读21

分卷阅读2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里家喻户晓的人物。

十年的变化,不仅仅是李家,村前的马路宽了,石子路变成了水泥路……

而这些意味着国家在发展,但是国家的发展跟李家没有关系。李家的变化,让李津浩最大的意识到,就是人们对文化的渴望越来越深。父母对孩子希望,越来越大。

这是最大的财富。

所以,李津浩把补习班的地皮,选择在了最便宜的农地上,用最便宜的地方,来创造最富裕的价值。

“浩浩你看,爸爸做了一张图纸,这是我们家的地,以前用来养家禽,后来禽流感之后,这地就一直用来种菜、种番薯了。如果我们把补习班大楼造在这里,既可以省下这亩地的钱,又可以利用旁边荒废的地,这边的地面积大,而且基本上都空着,如果让他们卖给我们的话,价格可以适当的压下来。”老李也是行动派的人,当天晚上,就把图纸画出来了。

更重要的是,从这地到他们家走路也就五分钟的时间,在他们家门口,还能看到那地。

“爸爸,这些地加起来,大概有几亩?”

“我算算看……20亩不到吧。”

“那爸爸以为,多少钱一亩可以买下?”

“这些地大家都是拿来种菜、土豆之类的,而且我们家这边的地拿来造房子也才万把块一亩,那边三千到五千可以搞定吧。”在农村,农地就是最不值钱的了。

更何况像他们这里发展不起来的农村。

“爸爸我想把这里的地全买下来,你去跟他们谈价格。”

“全买?造补习班要那么大吗?”老李吃了一惊。他以为补习班也就用两三亩或者四五亩,却没想到儿子要全买。

“不光是补习班,如果按照300个学生来算,每个班级20个学生,就需要15个班级了,再聘请老师的话,还需要教师办公室。爸爸,你看,用四角形来画图,我打算一边造补习大楼,一边造培训大楼加办公室,另外一边就是食堂等,最后一边是门卫。爸爸,我说的这些可能你不懂,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上,培训是很重要的,比如各种学生们的兴趣培训。”

“在我们学校就有,比如美术培训,钢琴培训,跳舞培训……等等,浩浩这是迎合国家的发展,我的弟弟怎么这么聪明。”三姐李小小怀疑了,她这个弟弟是不是外星来的。“等我毕业后,可以直接来任职。”幼师毕业,当小学生补习班的班主任,专业对口。

“爸爸,我觉得浩浩的计划很棒。”大姐李玲玲眼里也充满了希望,“正巧我念的是小学教育,也迎合我的专业。”

“计划的确很棒,浩浩是怎么想出来的?”大哥李津龙好奇。

“之前看课外书,看到很多民办的学校,于是就想到这些了。”李津浩回答。

“可是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啊,算20亩地的话,每亩地3000,也需要六万啊。”李津龙算了下,“到时候建造房子钱更加多。”

“买地的钱先不给,给他们打个字条,给他们算利息。爸爸,我们家现在还有多少存款?”

“还有30万整的,去年装修花了不少钱,给韩家还了五万。”老李回答。

“那你明天去银行问问,能贷款多少,让村长给担保。”

“又让村长担保?”上一次担保,是在十年前,他们家要造房子的时候。

“你告诉村长,就说我们家想造一栋补习大楼,到时候大楼造成,每年捐款两万给村里,造福村委的补贴,他保准会担保,如果他还犹豫,你就再说,我大哥跟云菲姐都在拍拖了,也许没过几年就结婚了。到时候韩家也许还能推荐他去当乡里的书记,他都当了十年的村长了,也该升职了。”

李津浩一番话,说的李家人哈哈大笑。

“浩浩,你太狡猾了。”

“浩浩,姐姐挺你。”

李津龙摸摸自家弟弟的头:“你这算什么?不折手段的诱惑?”不过,他跟韩云菲真的在拍拖了,而且很甜蜜。

李津浩排开李津龙的手:“这叫资源利用。”

【ps:2002年,李玲玲:23岁;李小玲:22岁;李小小:20岁;李津龙:17岁;李津浩:14岁;

韩东磊:20岁;韩云菲:17岁。

初岚枫:24岁。】

第38章20岁的韩东磊

村长很倒霉,又被拉去当担保人,但是村长没有拒绝,因为老李的条件很吸引人,而且,县里开展了文明村评选,如果他们的村子能被评为文明村,那么将来政府对村子的各项发展政策都会优先处理。

而老李家要造补习班大楼,对这次的文明村评选,是一项好的措施,所以,这是相互利益。

经过村长的担保,他们向农村信用社贷款了50万。

银行的贷款老李家批不下来,所以只能向农村信用社贷款,但金额就不高了。

不过,只是造补习班大楼的话,80万也够了。

“爸爸,这是我请设计师画的图纸,造房子的时候按照设计图来。”设计师是李津浩从网上直接找的,说了自己的要求,对方画了图纸过来,网上直接转账,非常的方便。“但是补习班大楼的工程不小,跟自己造房子完全不同,爸爸知道现在造房子的工钱是多少一天吗?”

“50一天,我去找人。”村里的一些男人每天没事情干,如果有这种工作,他们很愿意干的。

“恩。”

地皮的事情解决了,贷款的事情也解决了。

接下来就是开工的事情了。

开工前,李大妈去庙里拜了菩萨,求这件事能顺顺利利。

余家村老李家造补习班大楼的事情,再一次轰动了整个乡。农民书读的少,没有民校的概念,也没有培训学校的概念,在他们的想法里,老李家那是要造学校啊。

乡政府知道之后,政府领导莅临建筑地,当天在老李家吃晚饭的时候,政府领导表扬了老李。

老李老实的脸上,别提那表情是多么高兴。

只是,造大楼的过程李津浩看不到了。

因为9月来临了,他和李津浩踏上了去夏江市的客车。

“浩浩,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你要自己照顾自己。”李大妈舍不得儿子,从小儿子都没离开过她,除了小学时的奥数夏令营和中学时青少年杯数学赛。

“妈,浩浩跟我一个学校呢。”李津龙拎起弟弟的行李箱,“好了妈,我们要上车了,再见。”

17岁的李津龙,已然成熟,念夏江一中高三,又因为经常运动,体格锻炼的非常高大。178公分的身材,李津浩这个小屁孩在他面前,就像个小朋友。

李津浩瘪瘪嘴,他今年14岁,163公分,也不算矮啊。

“爸爸妈妈再见。”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