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京圈女首富[重生] > 分卷阅读139

分卷阅读139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拾,姥姥说:“也不知道那倔老头在地底下是不是还那么倔?没有人给他使唤,他行不行?”

又叹气:“我现在也不能去陪他,现在我下去,倔老头问我郑融生孩子了没?男孩还是女孩?长啥样?我咋回答?”

-“我没有见到四辈人,下去找他,有罪啊,倔老头也没有好脸色给我看!”

姥姥说着说着,又颤巍巍的站起来,回卧室衣柜里,掏掏掏,掏出一个刺绣的布包,打开给书勤看:竟然是一只绿油油的玉镯子!

姥姥说:“书勤啊,不是姥姥偏心,这玉镯子是我老婆婆传给我的,要我往下传的,郑融的娘我没有看上,就没有给她,想等着郑融娶个好媳妇,我直接给融媳妇的。”

又说:“书勤啊,要是我有个三长两短的,这事你帮我办,要是郑融的媳妇是大苏那样的,你也不要给,留着再给下下辈。”

想这么远!!!

---

从姥姥家出来,胡绢打电话过来,问在哪里?

约胡绢在郑融哥那里见。

郑融瘦的两只眼睛都有些深陷了,鼻子突兀的高出来,下巴像是刀割的都没有肉,显的脸挺有型的,挺上镜的。

书勤说:“哥,若是太忙,咱们就请几个人呗~”

郑融不答这话,说他自己的话:“书勤,你最近有没有联系朱卫红?”

“没啊~”自从她把淘宝店交给郑融,一开始朱卫红还打电话和她商量事儿,书勤让他直接找郑融。这么两次之后,朱卫红就不给她打电话了。书勤问:“怎么了?”

郑融皱眉:“最近一个月找他,十次有七次找不到,找到他交代下去的事他也容易忘,多亏他手底下有个小姑娘比较靠谱。”

现在淘宝店盈利大头是外贸废单。

朱卫红是外贸废单回点。

若是这一环出了问题,太影响淘宝的益了!

今天是星期五,书勤说:“明天我叫杨帆和书恩看店,我们去一趟朱卫红的厂里看看。”

郑融点头,接着看电脑接单,将新单子递给书勤,书勤去找衣服,包装,填快递单子。胡绢站在那里发愣:“杨帆…杨帆…也…做这个?”

书勤说:“杨帆本职工作是建筑设计,他闲了会来帮忙。”

“哦哦哦,”胡绢走过来:“那我也帮忙,我也帮忙。”

正好,正缺人,就用胡绢吧,要是做的好,比以前定的一个月三万再多发点。

---

转天,书勤和郑融来到羊毛衫加工基地,不用进各个厂看,从空气中都能闻出萧条的气氛来。看到墙上一个一个的红标语红条旗:“热烈庆祝国际针织产业发展趋势论坛在我镇召开!”

“热烈庆祝羊毛衫品展示会在我镇召开!”

“热烈庆祝羊毛衫时装表演文艺演出在开幕!”

看来政/府也不是不作为,毕竟是全镇的支柱产业,政/府也是搞大搞活,也想提高市民入和工业产值,做出点政/绩出来。甚至走出中国,走出亚洲,冲向全世界,但是国际上的经济形势更不好啊!

车子开到朱卫红的工厂,门卫认识郑融,放行。

来到总经理办公室,没有看到朱卫红的人,出门找,碰上一个小姑娘。

第88章

郑融叫了一声:“金凤!”

纳尼?一个娇俏俏的小姑娘叫金凤?这么有时代感的名字!

但是娇俏俏的小姑娘停住了,也回叫了一声:“郑总。”

郑融问:“金凤,你知道你们朱总去哪里了吗?”

小姑娘摇头,说:“不知道。郑总您来拿基本款的补货吗?现在应该好了,您要不要检查检查再包装?”

朱卫红厂里做的货向来是高质量,原料好,工人也好。羊毛衫基地不下上百个针织厂,朱卫红的工人平均年龄绝对是最高的。80%都是干了二十年的老人,退休的工人还叫子女也来厂子上班,像之前的老国企。

厂里的机器不新,但是保养的很好,定期上油,检查维修,运转很好。朱卫红估计也是一个处女座的,做事有板有眼,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古板。

郑融说:“不用检查了,包装好,我今天先带走两箱,基本款销的很快。”

“郑总…”

“金凤,你说。”

“昨天来了一单外贸废单,朱总不在,打电话也联系不上,我看看款式质量价格都可以,就做主下了,然后发短信告诉朱总了,朱总和您说了吗?”

郑融:“没有啊…”

这么重要的事朱总竟然没说!还是没有看见?真是太耽误事了!幸亏有这个小姑娘!

书勤说:“金凤,能带我去看看你下的那批外贸废单吗?”

金凤点头:“走。”

还是在仓库,金凤将包裹全打开,书勤挑了几件看,果然款式质量都不错,问价格,也可以,肯定能再赚一大笔。书勤问:“朱总不在,我可以将货拿走吗?”

金凤又点头:“朱总交代过,都是合作过多少次的了,郑总是可以先拿货的。”

,卖,朱卫红都不在,都是这个小姑娘的功劳。书勤打量了一下小姑娘,个子不高不矮,像有点文化的,也不像读了太多书的,瘦,清秀,年纪不大。

回去的路上,书勤问郑融:“那个叫金凤的小姑娘挺能干的,什么背景?”

郑融开着车说:“金凤?姓廖,廖金凤。听老朱说,是山里考出来的孩子,大专生,学的就是纺织,正好还是针织专业,毕业来这里找工作,别家都嫌金凤不是本科生,老朱看她质朴吃得了苦,就了。”

-“金凤在老朱的东方红羊毛衫公司干了两年,吃住都在厂里,两年里出厂的次数,数的过来,一个月一次,过年也不回家。”

-“金凤以厂为家,把织片-裁床-骨-缝盘-挑撞-洗水-烘干-烫衣等流程掌握的牢牢的,技术不比老工人差,年轻脑子活,又有文化,比五个本科生加起来还顶用,老朱都说招了金凤他是赚到了。”

大学扩招之后,大学生多了,每个工厂都在引进大学生,但是都呆不住,能忍的待个两三年,不能忍的半年就跳槽了。

这个小姑娘不错!廖金凤虽说是大专生,但是以她两年内掌握针织全套技术,智商是不会差的,没有考上本科,应该是大山的教育资源差吧。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里,寒门难再出贵子了!

有全套的技术,若是小姑娘能搞到本钱,胆子再大一点,可以将羊毛衫基地快倒闭的工厂吃下来,就发达了。

有廖金凤,确实不用担心外贸废单回点。可是老朱怎么了?老朱向来稳重靠得住,出什么事儿了?

---

路上,书勤忍不住问了大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