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重生之佞臣 > 分卷阅读177

分卷阅读177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是想和老友打个冰球也是力不从心了。”

礼部尚书桓文忠笑道:“不过既已在朝为官,还是应该稳重些的好,否则怕是难担大任。”

徐太傅看了礼部尚书一眼,笑眯眯的道:“年轻人经事多了性子自然就稳重了。”

“徐太傅说的是,不过俗话说的好,一口气吃不成胖子,便是要多经些事也还是一步步来的好,就拿童试考官一事来说,虽说圣人有意从少壮派官员中择出,可过于年轻怕是难以服众。”礼部尚书说着摇了摇头。

白中丞闻言便道:“桓大人此言差矣,能力怎能用年龄来区分呢!我记得当年桓大人参加会试的时候也不过是二十有二,以三元及第之身得入翰林院,不过一年时间就被先帝破例提拔为正五品郎中,当时曾有人说桓大人年少,可先帝却说有才何惧年少。”说着,他朝着晋文帝拱了拱手,道:“若非先帝圣明,礼部又何来桓大人这样的良才。”说罢,他瞧向礼部尚书,笑道:“当年桓大人可不曾如此谦虚啊!”

礼部侍郎唐景田眼中难掩笑意,低着清咳了一声,觉得白中丞实在狭促,连讥带讽偏叫桓文忠说不出一个“不”字来,不愧是御史台的人,不过……他抬头看了白中丞一眼,这老狐狸可不会无缘无故力荐姚颜卿,甚至不惜得罪桓文忠,他目光在白中丞和徐太傅身上扫了眼,想到了两人的关系,不得不感概,有时候有个好老师可比什么都强。

礼部尚书被白中丞说的脸色胀红,半响后,强忍住冷笑,道:“当年我入仕之时已二十有二,姚大人如今才几何,白大人虽与徐太傅有着姻亲之缘,可也不必如何关照他的学生才是。”

徐太傅听礼部尚书话中有暗指之意,便抚着长须笑道:“举贤不避亲,既桓大人这般说,我便厚颜为学生在圣人面前一荐了。”他朝着晋文帝拱了拱手,道:“臣以为姚大人可任童试副考官之职,当年臣初见他一手锦绣文章,便知他有大才,如今看来,臣厚颜自认颇有识人之明,自姚大人入仕以来所办桩桩件件差事,无一有所纰漏,便拿南下筹款一事来说,当日可不曾有人说他年少难担重任。”

徐太傅拿话来讥讽礼部侍郎,当年遇见棘手的差事,你不曾说人家年少担不得重任,如今人家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反倒成了年少担不得重任了,此话你何解?

礼部尚书被徐太傅一番话堵得哑口无言,晋文帝便笑问道:“这一次主考试是唐侍郎,不妨让唐侍郎说说,五郎可能担得了重任。”

礼部侍郎实有些瞧不上顶头上司,这人入朝为官已近三十年,从翰林院修撰到礼部郎中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可从礼部郎中到礼部尚书却整整走了二十年,如今在这个位置坐了多年也未曾挪过地方,实属高开低走,也怪不得他会妒贤嫉能,见不得这些年轻官员平步青云。

“臣当年恰巧是姚大人会考时的副考官之一,如徐太傅所说,姚大人一手锦绣文章实叫人惊艳叫绝,当年臣便曾赞其堪为榜首,是以臣以为徐太傅举贤不避亲,力荐姚大人为童试副考官之人也是无可规避。”

晋文帝朗声一笑,与姚颜卿道:“听听,这些老大人可都为你说好话呢!”

姚颜卿面露窘迫之色,朝着徐太傅等人的方向拱了拱手:“下官实不敢当各位大人的厚爱。”

晋文帝笑道:“朕以为几位大人说的甚是在理,年轻人就得放出去历练历练,如此才能成才,正好你这性子跳脱,让你任童试副考官正好可将你拘在贡院批阅试卷,也算是拘束下你的性子了。”说完,不等众人开口,又道:“日后心思可得给朕放在正地方,不可贪玩,否则朕可轻饶不得你。”

姚颜卿长揖遵旨,以及冠之年成为晋唐史上恩科最年轻的考官,也为其在后世的史书上留了浓重的一笔。

第129章

饶是姚颜卿惯会做人,如此青云直上也惹得不少人眼红。

丹阳郡主从外归来,解了身上的白狐大氅,接过丫鬟端来的热茶捧在掌中暖着手,转头与姚颜卿笑道:“今儿给敬顺王叔家的三娘子添妆,那些诰命夫人瞧见我就跟饿狼瞧见了生肉似的,恨不得能一口吞了我。”

姚颜卿笑问道:“这是何故?”他挑眼打量着丹阳郡主,她今儿是特意打扮过的,满头珠翠好不耀眼,寻常人未必能压得住这宝珠璀璨,偏偏丹阳郡主生的一副艳丽之姿,与这珠翠罗绮倒是相得益彰。

丹阳郡主将手上的盖碗一放,笑道:“还不是你之故,自你被圣人认命为童试考官之一,我每每出门都得遇上几个人过来打探童试之事。”

姚颜卿轻笑一声,道:“这倒是稀奇了,我不过是副考官之一,出题者又不是我,怎都想着寻我打听童试之事。”

丹阳郡主红唇一撇:“不过是欺软怕硬罢了,童试考官共有四人,其中你最为年少,满打满算,入仕也不过两年多的时间,不来与你打听又能与谁打听呢!想来也是觉得你我年轻,脸皮便薄,不好意思回绝她们的探听罢了。”说着,丹阳郡主打量起了姚颜卿,抿嘴一笑,打趣道:“也不怪有人觉得你年轻,瞧瞧这面皮,可不是是个俊俏的少年郎。”

姚颜卿是南人,身上毛色较轻,又因素来爱洁,并未留起胡须,加之生的白面书生一般,可不就像个俊俏的小郎君,他抬手摸了摸下巴,想着自己是否应该蓄起长须,以显得自己稳重一些。

“郡主累了一天了,可是先歇一会在用膳?”姚颜卿应声询问道。

姚颜卿不说尚好,他这一说丹阳郡主顿时觉得身子酸乏不已,便道:“我先回去眯一会,一个时辰后五郎叫人来唤我。”

姚颜卿颔首笑应,待丹阳郡主走后,召了小厮苏木进来,问道:“我记得今儿庄子上送了有些青菜来,一会让人烧了汤,在清朝几个小菜。”

苏木笑道:“郎君,今儿一早还送了刚宰杀的羊羔,去青菜一前一后送到的,厨房上的妈妈还说今儿倒巧了,正好能涮锅子吃。”

姚颜卿指着他笑道:“我看你嘴馋了才是。”他想了想,又道:“那便涮锅子吧!把肉切的薄薄的,多备些青菜,若有活鱼在片些鱼片来,正好二伯母和郡主都喜欢吃。”

苏木笑应一声,又道:“昨日的鲜鹿肉今儿腌的刚好能入口,郎君可要在吃些烤鹿肉?难得今儿的寒梅都开了,正好可在暖阁一边赏花一边涮锅子一边吃烤肉。”

姚二太太正好挑帘子进来,便笑道:“你小子是以为你家郎君生了个牛胃不成。”

苏木进近前请了安,之后笑回道:“因入了冬吃鹿肉最是滋补,小的想着这鹿肉腌的刚好入了味,若今儿不食不可惜了。”说罢,又嘿嘿一笑:“四郎君最是喜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