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5
觉得,在元后去逝了,在马丞相一案后,马氏一族已经基本上就是靠山没了。
如今,东宫能借上力的妻族,唯有常山王一系的常氏一族。
那么,这中间有一个关键之处,就是太子妃常氏。
这一个女人是绕不开的结。
“高锦需要太子妃您的支持,当然,也离不开常氏一族的支持。”吕良娣如是说道。
“凭什么?”
太子妃常氏冷淡的问了三个字。
“凭高锦是您的儿子。”吕良娣灿烂一笑,她说道:“他往后会是您一个人的儿子。”
太子妃常氏先是一愣,然后,她反映过来吕良娣的话中之意。
“你疯了?”
太子妃常氏是真吓了一跳。
“是啊,我疯了。”吕良娣点点头,说道:“我已经不想活了,我把儿子让给您。”
“您呢?太子妃,您的意思呢?”
吕良娣的问话,让太子妃常氏沉默了。
良久后,吕良娣笑了。
“您不回答,妾就当您答应了。”吕良娣说了这一话后,就是躺回了榻上,她道:“妾累了,就不送太子妃离开了。”
太子妃常氏离开吕良娣的寝屋时,是受了惊吓的。
不过,在惊吓之后呢?
回了寝宫的太子妃常氏,猛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天大的机会。
如果……
如果……
太子妃常氏想,如果吕良娣真的不在了。那么,她定然要说服了常氏一族,支持大皇孙朱高锦上位。
因为,除了朱高锦成功上位后,她能荣登母后皇太后的宝座外。
换成其它人上位的话,她这个前太子妃,都会是面对了凄惨的下半辈子。
九月九日。
重阳节。
这一日,太子一周年的祭日。
这一天,朱高锦的生母,吕良娣病逝。
在父王的祭日,生母过逝的当天,朱高锦哭晕了过去,随后,大病一场。
就在朱高锦养病的时候。
北方传来的消息。
大军出征,连翻大胜。
二皇子秦王,三皇子晋王,四皇子燕王,皆是揽了胜利,带着荣誉的在九月之时,三军合击,破了胡人圣地的龙城。
十月。
大军南下,搬师回朝。
福娘和夫君朱高熙就是随行中的一员。
在中旬,大军到了京城的地面。
福娘和夫君朱高熙没有随大军入城,而是提前一日的回到了京城燕王府。
燕王妃见到了长子长媳归来,那是欢喜的。特别是燕王和次子朱高在次日,也将平安归来。燕王妃整个人的情绪,全然是高兴。
十月十日。
宏武帝摆了宫宴。
此回,自然是大赏了立功的将士。
当然,要说有什么不和谐的地方。那就是这等场面上,坐在宏武帝身边的亲人,不是二皇子秦王,不是三皇子晋王,不是四皇子燕王,而是大皇孙朱高锦。
这位大皇孙的位置,特显眼。
不就是一下子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在向宏武帝举杯敬酒时。
秦王有些失态了。
倒是晋王和燕王这一对兄弟,态度表现的还算端正随和。
对此,宏武帝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第60章
秦王很生气,当然,他更失态。
其实,秦王的内心容易猜。太子去逝后,秦王就是宏武帝实际的长子,这立嫡立长。嫡子没了,宏武帝诸子中,他最年长。这便宜自然占大发了。
然而,宏武帝没按儒家的传统行事。
宏武帝这位开国帝王,是玩了一手随心所欲。
本来跟弟弟们争储君之位,就够秦王心烦的。如今倒好,在秦王眼中还是毛头小子的大侄儿朱高锦也上场了。秦王做何感想?
秦王只想说,父皇,何其偏心也?
只是,想想罢了,秦王再是失态,也不敢把心声吐露出来的。
不提秦王,就是晋王和燕王的心头,也是窝了一把火的。
朱高锦的上场,宏武帝摆出来的某些架式,还真别说,已经去逝的太子,遗留下来的一系人马真的有些蠢蠢欲动了。
宫中的大宴,朱高熙、朱高这一对兄弟自然是陪着他们的父王一起出席了。所以,宫宴上的一切,朱高熙是看在了眼底。
只不过,以朱高熙的身份,他自然是装了老实人。
嗯,就是朱高熙不装,在旁人的眼底,他也已经够老实了。
宫宴结束时,燕王喝醉了。
但是,扶着父王上马车的朱高熙却是发现了,他的父王在装醉。
不过,不管事情真相如何?
朱高熙自然不可能拆穿了什么?
只是,待回了燕王府后,朱高熙是整个人疲倦极了。
“我明日就想去跟父王辞行,我想离开京城这个漩涡。”朱高熙与妻子独处时,是搂着妻子在怀中,讲述了他的打算。
福娘静静的听着,听着她的夫君讲了心底的话。
“每一个人都被九五至尊之位给耀花了眼,太子大伯不在了,一切的矛盾就摆在了青天白日之下。我突然发现,人人变得陌生。”朱高熙感觉他有些太弱。
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孩子,他的心底有许多的害怕,除了妻子外,他不知道应该跟谁讲?
父王?
母妃?
在朱高熙的记忆里,父王永远是严厉的。母妃虽然慈爱,但是,二弟高,三弟高孜比他年纪小,更需要母妃的关爱……
所以,朱高熙与父王、母妃的感情里,总是夹杂着遥远与陌生的疏离之感。
朱高熙觉得,也许在父王、母妃眼中,他真的不如二弟、三弟那般的有份量吧?
“除了你,我都不知道应该对谁讲了……其实,我害怕了……”朱高熙说这话时,跟一只无助的小狼仔没什么两样。
他在害怕,他在彷徨。
“皇家之中的失败者,从来不会有好场。”
“我头一回发现,我自己是一个懦夫。”朱高熙自嘲的说道。
福娘听了许久,一直到头顶的声音停止了。
福娘伸手,搂紧了夫君的腰。
两人紧紧的贴在了一起。
“我从不觉得,你是一个胆小的人。”福娘肯定的说了这话,道:“你只是太在意了,所以,变得谨慎小心。”
福娘给了正面的评价。
一个人的行为,在不同人的眼中,自然有不同的解读。
福娘不觉得,谨慎些,小心些,有什么不好的?
其实,福娘更欣赏了这样的男人。
这是古代,这是封建社会。这里讲究一旦犯事儿,必然会牵连家人。
打从小时候在午门外,看过掉脑袋的犯人,看过那些犯人被牵连家眷的惨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