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路人甲日常 > 分卷阅读168

分卷阅读168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法,谁让他们姑娘就是美呢,他也不会笑话这些人,因为想起他头一回看见姑娘时的表情,想来也强不到哪里去。

那门房嘴中念念有词,“我的亲娘,做梦呢吧,我看见仙女了!”

赵武憨厚的呵呵两声,手下却一巴掌拍了那门房一把,劲不小,没见那人龇牙咧嘴的立马清醒了吗?赵武又笑了笑:“小哥,你没做梦,看,梦里是不会疼的!”

不说这边赵武和那门房就“现实与梦”的讨论,那边赵家一家六口迎着这俊男美女,只感觉蓬荜生辉。

赵家诸人自是知道苏苏的存在,毕竟自打苏苏进了京城,一年里总要送上好几回东西,有吃的有穿的有玩的有用的,若说贵重,倒不是太贵重,但也都是他们这样的人家见不着也买不到的,拿出去倍有面子的。

他们只知道苏苏是个知恩图报的,因为感念赵妈妈没将她胡乱卖了,而是仔细找了个好主家,心里记着赵妈妈的恩德才如此。

但苏苏先前是个丫鬟便罢了,如今都当上了官夫人,居然还能带着姑爷正经上门拜访,这份心就比什么东西都叫赵家人熨帖了。

赵家的两位男主子并不曾见过苏苏,如今一见也有些恍惚,好在到底是本分人又知情知趣,自不会是外面门房那副傻样子,倒叫洪笙高看了一眼。

自家媳妇什么魅力,他是在清楚不过的,能这么快回过神来,可见倒是性情方正之人,还算可交。

赵妈妈拉着苏苏的手,用余光打量了一番洪笙,心中满意的点点头。若论看人的眼光,赵妈妈比宋老夫人也不差,毕竟当了大半辈子的牙婆,三教九流都打过交道,若论察言观色,大概也就是宫里的人能比吧。

她一看洪笙的气度、眼神,就知道是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最重要的是,他时不时注意一下苏苏,路上有个小石子都要不动声色的踢走,得硌到苏苏的脚,可见是把她放在心里了。

赵妈妈暗中拍了拍苏苏的手,笑道:“我们娘们几个去说话,你们男人也不耐烦听,就去前院坐坐吧!我们家老头子和姑爷都是不会说话的,若是有什么招待不周的,还请您见谅!”

洪笙忙摆摆手:“您千万别这么说,苏苏说了,若不是您,也没有她的今日,您怎么对待苏苏就怎么对待我就成了!都不是外人,您叫我笙哥儿就是了!”

赵妈妈一听这话,见他是真心这么想的,笑道:“那我就不和你客气了,老头子,姑爷,可得把笙哥儿招待好了!”

赵妈妈的相公姓何,原是赵妈妈的姨表兄,自小就定下的亲事,自是夫妻感情极好。夫妻两个只生了一个女儿,何老爷顶住家里外面的压力,坚决不纳妾不休妻。

最后怕妻子女儿遭人非议受委屈,在给父母送终后就带着妻子女儿离开故土,在京城里扎了根。

而何秋云的相公姓王,京郊人士,家中兄弟姐妹八个,他排行二,虽长得不甚出色,但为人仗义,务农打猎皆是高手。这样的人物怎么当了赘婿,大概就又是一段故事了,这里不必详说。

只说何家翁婿两人带着洪笙在前院喝茶谈天,因为洪笙也是庄家小子出身,倒不至于无话可说,加上都是爽快之人,倒颇为谈的来。

而内院,何秋云带着两个儿子见过苏苏后,就被赵妈妈支使出去,丫鬟婆子也都出去后,赵妈妈拉着苏苏坐在炕上,“姑娘,你真的决定了吗?”

第十二章离别意(三)

赵妈妈问苏苏真的决定了吗?这前言不搭后语的,若是换个人,只感觉有些莫名其妙,只苏苏却听明白了。

赵妈妈这话是在问她,真的决定相伴一声的人就是洪笙了吗?真的决定随他去西北吗?

这句话在成亲前,老夫人也问过。如今临走前,赵妈妈又问了一遍。

而苏苏的回答都是“是的,决定了,就是他了。人不常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嘛,他去西北,我自也是陪他去。”

赵妈妈忍不住点着苏苏的额头道:“什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姑娘是天仙般的人,谁娶了你,那也只能是鸡犬升天。而且呀,你也不用瞒我,你去西北,真的就只是因为洪笙?”

苏苏笑了笑道:“真是什么都瞒不过妈妈。”她决定去西北,自然不只是因为洪笙。但也是因为洪笙,她才能不用解释什么就能去那梦寐以求的地方。

赵妈妈听了这话,脸上的笑容淡了淡,表情也越来越严肃,“姑娘是有大主意的,我想到的姑娘也定然想到了,只我还是要叮嘱姑娘一声。姑娘到了西北,万事小心,切不可轻举妄动。姑娘知道,我们这些三姑六婆消息最是灵通,上面那位贵人的脾气秉性也听说过一些。”

苏苏也挺为当今皇帝悲哀的,一个皇帝,小心缝到连普通老百姓都知道的地步,估计也没谁了。

苏苏点点头,想了想,还是与赵妈妈道:“妈妈,我已经和七姐姐相认,对我们家的事也多少知道些,您放心,我都明白!妈妈若是有什么事儿就去金玉满堂找珍娘子,那是七姐姐的嫁妆铺子。等我到了西北也会给妈妈写信,妈妈要是回信,只管送到顺安伯府就是,我会和老夫人说一声。”

“姑娘把什么事都想到了,我也就是白嘱咐一声罢了。”赵妈妈知道苏苏心意已定,也就不再说什么。

苏苏笑着道:“也就是妈妈疼我,才为我如此操心呢。”

然后苏苏低声问道:“妈妈,不知道我爹娘葬在了哪里?以后若是有机会,我也好给他们迁坟立碑!”

苏苏着重点出了点出了一个“我”字,赵妈妈便知道她问的是苏荷的爹娘。

“姑娘的爹娘葬在了村里,姑娘放心,每年我都会派人去上坟扫墓的。姑娘如今就要去西北,倒不好在大动干戈,等姑娘什么时候从西北回来再说吧。”

苏荷死了,苏苏占了人家女儿的身份,便是在扬州时也会叫人稍银子过来,作为祭拜“爹娘”的花,赵妈妈自是叫稳妥的人办了。而且有村民打听,还会告诉他们,苏荷在大户人家当丫鬟。

苏苏听了,点点头,“劳妈妈心了。我再拢翠庵也给爹娘、姑父、姑姑和表妹点了长明灯,明个就带洪笙去上柱香。”

长明灯的事赵妈妈自然知道,还是她给介绍的去的拢翠庵,是真正的佛门清修之地。

而苏苏口中的姑姑、姑父,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