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天上人,纵火下凡尘(十)
皇宫.金器殿
聂凤收拾好妃子的尸首便对着皇帝说道:“不日将需要陛下掌控朝廷,第一件大事,当支援镇南关。”
“当然!”
聂凤得到回复后便要转身离开。
“等一下!”皇帝叫住了聂凤。
皇帝脱下内衣,从内衣的夹层中抽出了黄色的东西……
圣旨!
皇帝将圣旨递给聂凤:“我父皇给我留下这么大的烂摊子,又只给我留下一道我想了一辈子都不会用到的圣旨,没想到……”
聂凤打开圣旨,一道只等填写旨意的空白圣旨,不过左下角的玺印足以证明这道圣旨力量。
“谢陛下。”聂凤拱手退出金器店。
“别让朕失望啊,如若败了,我就成为大唐的罪人了。”
皇宫内外有两个顶尖的人物堵上了身家性命,只不过一位是被动的放手一搏,一位是主动的临危受命。
玄府.
“你可有什么计划?”自从见识到聂凤的不凡,玄门礼便重视聂凤的意见了。
“您在文坛的学生不是很多吗,反正那些文人没事干,让他们去各大府上闹事,哦不是,是去吸引注意力,拓跋浚的守城部队有一半已经被他控制了,在加上城中还有很多风雨楼的人,直接冲入金甲卫夺取军权,再上皇城昭示天下。”聂凤拿出皇帝给他的圣旨:“没想到这位皇帝可真是够有决心的,也不给自己留条后路。”
“哼,他在这个位子上就如同行尸走肉,还不如赌上一赌。”玄门礼接过圣旨感叹道。
朝廷腐朽已久,即便是这次政变造成的伤害较小,大唐恐怕也是大伤元气。
“不过我们要快,越快支援越好,如果政变成功,要分出哪一军支援镇南?”
“至少要半个月的时间支援才能抵达,而且城中的将士不宜调动。”
“玄公了解怀仁王吗?”
“这个你恐怕要问问皇帝了,毕竟,他们是亲兄弟。”
“政变结束我就会前往镇南关了,剩下的就靠玄公的了,今后大唐的兴衰与否就在明日了。”聂凤微微拱手。
玄门礼回礼:“愿我大唐浴火重生!”
………………
太阳终于在夜幕中脱出身形,凌乱的气息萦绕整个京都,非常之时总是能带来不一样的变化。
今日的早晨极为安静,就连十里街的闹市也是安静的出奇。
风雨楼的第二楼矗立在京都外城的中心,环顾四周,只有一些不知何去何从的游子默默行进。
楼中酒香四溢,只不过里面的人几乎是武装道牙齿,腰间的腰牌将风雨楼彻底带入大唐的明面上。
今日,死亡和重生。
聂凤坐在二楼的雅间,身边一位清秀雅致的女孩为他捏着肩膀。
太阳的光芒在他的眼中映衬出来,仿佛可以射出光亮的双眸。
“公子要不要先睡一会儿?”女孩是第二楼的楼主,得到总楼的命令无条件服从眼前年轻的公子,她便知道,京都恐怕要变天了。
“皇帝那边……”
“照您说的,都办好了,我调了尽百位武林高手潜入皇宫,可宝万无一失。”女孩回答道。
“其实,在没有见他之前,我本以为将其取而代之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是没想到见了他一面还是改变了我的想法。”
“您若可以取而代之我相信,不久整个天下都无法阻挡您的脚步。”女孩恭维道。
聂凤笑着摇头:“不,我取他再找个人代之,我可不想坐他那个位置,麻烦死了。”
女孩心中诧异,这皇帝不是人人相当的吗?即便是女人也无法抵抗权利的诱惑,更何况是一个年轻人?
“世间纷争,我本无意,奈何身不由己啊。”聂凤感叹魔洛克口中那个背后人的强大,不过:“前方总有路,谁能阻我?”
女孩虽然不知道聂凤在说什么也还是被他那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魄所打动。
女孩颤抖的手开始了不老实的行为。
聂凤鄙夷的看着她:“老子可卖身不卖艺!”
因为他的另一半大脑无法运转导致他所有的推测以及部署都不是很全面,这有可能导致巨大的错误,但是,正因为缺少了绝对理智,他才找到了自我的归属。
一群群文人墨客开始了属于他们的战争,在所有人都在睡梦之中。
朝廷的太师,宰相,御史台等十几个掌权者的府邸遭到了几百人的围堵。
大理寺以及守城的人得知后派兵迅速前往控制场面。
这就给了站在另一方人的机会。
“今日杀入皇宫,保吾皇无恙,替天行道,清君侧!”
拓跋浚迅速整理金甲卫,带着几百人突进皇宫,皇宫的内卫未等有所动作便被夺了军权。
皇帝从昏暗的地窖中走出,他望着天空冉冉升起的太阳不禁泪流满面。
而此时,聂凤拿着圣旨带着风雨楼直袭守城军。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师王竹,左宰相何旭,驱国公张横,大理寺卿王千乾,户部尚书苟何钟等人蒙骗圣上,贪赃枉法,隐瞒军情,知而不报,尸位素餐,企图颠覆我朝,今圣山明察,赐斩立决!”
宣读的圣旨宛如一道道飞鸿一般传遍整个京都。
被士子包围的何府也收到了外面传来的消息。
何旭猛然瘫倒在地,口中低估道:“完了,完了,一切都完了。”
“父亲,不如杀出去,我们在董将军那还有联系!”
何旭摇着头:“没机会了。”
就如何旭所言,聂凤出手了,定然不能让他们活着走出家门,即便这要将整个大唐的高层全部废掉,因为一旦让他们活便都是变数。
聂凤虽然无法完美的布置,但也不会再生变数。
聂凤带人占了主城,望着城中来来去去的军队,皇帝带着玄门礼站在高台之上,他激动看着眼前是景象。
自从他继位以来便没有出过皇宫,而今日,他终于真正的站到了这个位置了。
“传令,拜玄门礼左相之位,权户部尚书一职,擢拓跋浚为太尉,总管京都所有军队,兼兵部尚书,拜李青君为国师,行镇南大将军,即刻出城驰援镇南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