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朝富家子 > 第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八股文有规律吗

第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八股文有规律吗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夜已深,整个杨府早已陷入一片黑暗之中,唯余杨聪的书房还有些许灯光透出。

杨聪坐在书桌前,呆呆的看着眼前的几篇八股文,眉头都皱成了一个川字型。

他并不是看不懂这些文章写的什么东西,毕竟原来的杨聪也“苦读”《四书五经》十余载,不说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一般的文章他还是看得懂的。

问题,他找不出八股文的规律啊!

当然,如果从格式和规定等方面来理解,要说八股文没规律,那是胡说八道。

八股文的格式和规定那是相当有规律的,用迂腐和死板来形容这些规律都不为过。

那么,八股文有多死板呢?

首先,八股文的题目必出自《四书五经》,也就是说,科举考试的题目你不用去猜,必定摘自《四书五经》中的某一句。

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等,这些都可能作为科举考试题目。

然后,八股文格式要求很严格,整篇文章必须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而且后四个部分,起股、中股、后股、束股,也就是正式阐述你观点的正文,每个部分都必须由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组成,合起来总共八股,八股文之名也由此而来。

当然,这八股文可不是分成八段,然后后面四段是四对排比对偶的文字就行了,科举考试对每段的格式和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定。

比如,破题,必须用两句到三句点破题目的要义;承题,必须用三句到五句,承接破题,对题目作进一步说明。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以“学而时习之”为题,怎么写开头才算合格的八股文呢?

两句破题:学与时进,功斯纯矣。

三句承题:盖学而不习与弗学等,学而不时亦与弗学等,而纯于学者岂若是乎。

这样写就对了,不能一开始就阐述自己的论点,也不能啰里巴嗦一大堆,开头两段必须严格按八股文的格式来破题、承题。

至于起讲,简单来说就是我讲的大概是什么,我要开始讲了啊,因为前面破题和承题都是解释题目的含义,没有自己的论述,从这起讲开始就可以阐述自己的论点,所以,这起讲也有引发论述的意思。

还有后面的入题,简单来说就是我对题目的理解是什么,也就是结合题目和上面起讲中的阐述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论点,至于为什么这么理解,请看下面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的论述,这个入题大致就是起个中间过渡的作用。

最后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就是正文,也就是详细阐述自己的论点。

这四段最是考校人,因为每一段都必须由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组成,而且还必须像写诗词和对联那样,讲究平平仄仄,讲求押韵。

比如,描写大海和章鱼,你就不能简单一句,大海宽广无垠,蔚蓝的海水一望无际,仿佛连接着天际,海水中的章鱼......。

按八股文的格式,大致应该这样写。

大海啊,你全是水。

章鱼啊,你全是腿。

当然,这样写只是格式上勉强凑合,内容上是严重不符合规定的,因为八股文对文章的内容,或者说描写的手法也是有严格要求的。

八股文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规定,那就是整篇文章都必须用孔子、孟子等古圣先贤的口气说话,也就是所谓的代圣人立言,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更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

这个老要命了,因为古圣先贤说话的时候基本都带着之、乎、者、也等助词,你要想写出来的东西看上去像古圣先贤的口气就要到处加这些助词,加的好倒还罢了,加的不好,那就要闹笑话了。

比如前面对大海和章鱼的描写,如果完全按八股文要求来写,大致就会变成这样。

海之大者,一望无际乎,海之内兮,全是水也。

章之鱼者,荒诞不羁乎,身之外兮,全是腿也。

这格式死板,规矩繁多正是八股文最为人诟病的地方。

比如,前面两三句破题,三四句承题,连句数都规定死了,让人怎么发挥?

又比如后面八股正文更是跟写对联一样,必须对仗工整,阐述自己的观点还要像写对联一样来阐述,这样不是浪费大家的时间吗?

更有甚者,八股文对整篇文章字数都有规定,按明朝的规定,多于五百字的试卷就废了,五百字,前面还要根据格式要求写四段近乎废话的东西应景,这观点怎么论述的清楚呢?

还有,整篇都要用古代先贤的口气来写,这得多难为人啊,搞的很多古代读书人都跟吃错药了一样,满口的之乎者也,其实,不是他们喜欢这么说话,而是科举考试要求他们用这种口气!

总而言之,从格式和规定这些方面来说,八股文是相当有规律的,那么,杨聪为什么会认为这八股文找不出规律来呢?

主要原因,这些格式和规定所有考生都知道啊!

他想找出的规律是这时代所有读书人都不知道的规律,或者说,他想找出的是科举的捷径。

简单来说,就是不用跟这个时代的书呆子一样死读《四书五经》也能做出上好八股文的方法。

这个方法自然没这么容易找出来,他拿着几篇八股文仔细对照了半天,还是没有一点头绪。

他只感觉,这些八股文除了迂腐就是死板,没一点意思,看着都让人昏昏入睡。

这些文章的确不怎么样,因为这些都是他吃完饭之后厚着脸皮去严老先生那里求来的,也就是说,这些八股文都是跟他同窗的那些穷秀才写出来的。

其实,县学也不光是讲解《四书五经》,严老先生也经常出题让下面的生员写八股文。

不过,他就是出题,很少讲解,更不会教学生总结八股文的规律,就让你自己写,写完给他看。

他看了,觉着写的好的就会当众读一读,以示嘉奖,写的不好,他也会批评一番,仅此而已。

这些所谓写的好的自然都是那些穷秀才写的,他们都能考上秀才,做八股文肯定比杨聪他们这些例生肯定强多了。

杨聪以前就属于写的不好的那一类,不过他写的八股文倒还还不至于狗屁不通,所以,严先生才说他资质还可以,只要努力,考上生员没什么问题。

这会儿他倒不是不想努力,他只是不想按这年代读书人的方法去努力而已,要按这年代读书人的方法去努力,他恐怕还得读几年才能考上秀才。

而且,就算他努力一辈子,能不能考上举人还不好说。

至于进士,那真如同严老先生说的,一点希望都没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