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官家 > 分卷阅读191

分卷阅读19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全部脱不了关系,他们与场官、上等盐户之间皆有勾结。

赵琮的抱负,是他的抱负,上辈子他自己还未来得及实现的抱负,更是他的抱负。

他也期盼这些盐民的可怜境况能够有所改变。

他是特地挑这个时候来的,便是要趁众人不注意,否则当地官员定会有明里暗里的阻拦,毕竟改革之后,盐民的待遇提高,他们就少了捞油水的机会。

除此之外,萧棠等人也不知道,越是不谙世事的盐民,越不能拖,拖下去,受害者始终是他们。穆扶也曾长期与下等盐户打交道,按他的话来说,那些盐民生来便在盐场,与外界几乎没有接触,虽单纯,却也根本蛮不讲理。

与他们硬说道理,是说不通的,因为他们不知何为道理。

面对这群人,只能强硬,只能直接。

他原本不想同萧棠解释,但念在他兴许是染陶的未来夫婿,到底说道:“萧大人,盐民累世生活在盐场中,自出生便未出过这块地方,他们知道些什么?你也知道,朝廷中每年发派下来的盐本钱,又有多少真能落到盐户的手中?浑水才好摸鱼,若真要等当地官员出面,怕是能拖上几月,也不得解决此事。陛下若真打算这么做,又何必派你我过来?又何必特地叮嘱无需提前知会这些官员?”

萧棠一听赵世的话,竟也觉得有几分道理。

赵世说罢,不再解释,拿出文书便上前。场官自然立即放行,跟在他们后头讨好。

赵世倒也不说废话,令他将这片盐场中所有盐户家的户主集中到晒盐场上。

场官一边按吩咐去办,一边赶紧令人往知县、盐税司等官员那边上报。他们谁也没得到通知!忽然便来了两位京中官员!据闻知州大人在后头也将到!

盐民们成日里面对海风与日晒,个个黑黢黢的,站在晒盐场上,迷茫地看着赵世与萧棠。

赵世直接便将赵琮的打算告予这些盐民,盐籍本是无法更改,如今陛下将他们的户籍改成普通户籍。往后他们皆是自由身,另外再与盐场签订不同年份的纸约,统统在盐城县的衙门里头留档。

若想一辈子制盐,可签长约,并一直续下去。

若想离开盐场,也可签短约。或者干脆不签,离开盐场,一应制盐的工具与家中房子皆算公有,官府再给予他们一批安置钱,但往后就得自己交税,也无地方居住,更要服兵役,还要讨生活。

只是原本有罪的犯人,不得参与其中,必须继续在盐场服役。

赵世讲得很详细,也很通俗,他们一听便懂。

盐民们听到这政策,个个傻眼了。其他税之类的倒也没在意,只听到能出盐场,就够他们大惊。

他们无论年纪,自出生便在海边,便在盐场中,从未想过还能做其他事。盐场也有外头的小贩来卖东西,告诉他们外头是如何。制盐辛苦,这些年来盐场一直有人往外逃。

可盐场皆在海边,想要逃出去如何难?几乎从未有人能成功逃出去过,被抓回来便是杖二十,杖五十,杖一百的也有过。

如今面前这位大人却说,陛下要放他们出盐场?

一位年轻汉子不可置信地问:“大人,您说,我们可以不制盐?我们可以离开盐场?”

赵世矜持点头:“正是,这是陛下的意思。”

于这些盐民而言,陛下当真是天边的人物,他们听罢,更是傻眼。

一位老汉又问:“大人,我这般年纪,也能出去看一看?”

萧棠笑:“无论年纪与否,皆可。”

下面“轰”地一声,立即讨论开来,赵世也不急,任他们去说。一旁站着的场官自听赵世说话起,就没回过神。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们场官,自然也就是吃盐场的,吃盐民的。

陛下这么一改,盐民全走了,他们怎么办?!他们吃不着,也给不了孝敬,上头大人怪罪下来要如何?!

其实这些场官想得太浅,也想得太多,盐民是不会全走的,他们世代生活在此。便是有人出去,怕是过不了多久还将回来,毕竟他们只会制盐。况且,税也好,兵役也好,于他们而言都是大差事。享受一项权利,便得完全抛却另一项,没有两头占的好事儿。

赵琮不是傻子,若盐民真走了,食盐由谁来制?赵琮还留有后招,他这番试验盐籍更改的目的,只是为了改善盐民的生存境况,让他们过得更好。

只是赵世此刻并不打算全部说出来。

他方才这番说明,只是要盐民们自己心中有个数,要他们知道官家的安排。若由当地官员来安排,谁知他们要如何添油加醋地与盐民说?

而反响果然很激烈,盐民们激动极了,恨不得立刻出盐场。

赵世倒也不急,凡事都得看上三日。

他今日目的已达到,见此情形,也不再多留,便欲同萧棠离去。

可笑的是,场官将他们送出去,腆笑着竟要往他们手里塞银子。

赵世笑:“你姓甚名谁?”

这是个巡捕官头头,咧嘴笑:“大人,小的姓王!也没个名儿,您叫我王大就好!”

赵世笑了笑,直接将王大腰间的腰带抽了,一把便将他的手捆起来,再冷声道:“公然贿赂朝廷官员,我倒要去问问知县大人,这该如何办!”

王大吓懵了,不待反应过来,已经被赵世用绳子牵住,捆在马背上,转身就往县衙而去。

萧棠也有些懵,他对于这位小郎君其实并不了解,一路过来,只觉得他言语有度,且长相俊朗,对他还算温和。萧棠暗自以为他是个很好相处的人,还当他也是个文弱性子。方才他尽管不是十分赞同赵世的做法,但也未阻止,毕竟那到底是陛下最疼爱的侄儿。

没料到,仅一会儿,他就变了个人!

他哪里知道,赵世对他还算温和,敛起霸道,全是看在染陶的面子上,以及当年赵琮亲政时他那一回拥护的面子上。

他们回去的路上,遇上了闻讯而来的盐城县知县、县丞等一应官员,对方倒也想讨好,赵世直接将王大跟一包银子扔到知县怀里,微笑道:“盐城监到底是大宋最大的盐场,好生富裕,一个场官竟然就能轻而易举地拿出五十两银子来!”

知县脸上讨好的笑立即变成苦笑,说不出话来。

赵世高坐马上,依然笑:“京中每年派发下来的盐本钱,便是上等户,一年也不过四十贯钱罢了。一个巡捕官这么一会儿竟能拿出五十两来?”

“大,大人”县丞是个机灵的,正要开口。

赵世已道:“将人带上,即刻回县衙门!我向你们通传陛下的旨意!”

一听“陛下”二字,几位官员颤颤巍巍地就要跪,赵世却已往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