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官家 > 分卷阅读226

分卷阅读226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朝”。

陛下一走,垂拱殿中的官员顿时生出百态,但几乎人人都避着杜誉。钱商叹气,上前来扶起杜誉,杜誉苦笑。

钱商要再劝几句,福禄走来,恭敬道:“钱相公,陛下召您去崇政殿。”

“是。”钱商再拍拍杜誉的肩膀,“过几日,我去你府中与你吃酒。”

杜誉苦笑着摇头:“你去陛下那处吧。”

钱商又劝了几句,转身与福禄离去。

福禄心中也感慨,左相与右相能相处得这般好,也就他们陛下能做到,只可惜这位左相不争气。

钱商与福禄一走,彻底无人理睬杜誉。

杜诚傻乎乎地跪在地上,猛地回神,想到自己什么也没了,叔父却只不过停职在家中歇息,陛下显然是信叔父的,压根不是那些人口中说的甚个陛下早就不满叔父!他知道自己被当刀子使了!他立即扑过来抱住杜誉的大腿,哭道:“叔爹爹,侄儿并非有心,实是”

郑桥却从一旁走来,叹道:“杜大人啊!”他打断了杜诚的话。

杜誉倒也未在意,依然苦笑:“郑兄还是离我远些吧。”他拱拱手,独自离去。

郑桥摆出一副担忧面孔,直到杜誉走远,他不经意地低头,威胁地瞪了杜诚一眼。杜诚惶恐,立刻低头。

郑桥却不爽快。他是从前孙太后听政时的右相,陛下亲政后,他倒成了副相。

他也不服,他与杜誉一同效力于孙太后,何以他降职,杜誉却还做左相?!他这股气憋了五年,今日总算出了一半!原本当盐籍一事能拖杜誉下水,辛苦筹备一年有余,得人支持,在多处盐场布局,好不容易陛下下令在楚州试验,样样都考虑周全,结果杀死杨渊之人出了错漏,居然主动揽下罪!

他恨得很!

陛下不痛不痒地罚了杜誉半年的俸禄,顶什么用处?

幸好还有杜诚这个傻小子。

他出宫回府,书房中立即站起几人,笑道:“提前恭喜郑相公了!”

郑桥笑:“哪里,还早着呢。”

“杜誉这回再难翻身,即便陛下偏他,亲生侄儿这般参他,那么多人看在眼中,他再也回不到左相之位。陛下要挑新的左相,自然是您了!”

郑桥嘴中虽谦虚,心中也的确这么想。不论是资历,亦或年龄,杜誉下去,左相自然只能是他!他已等了五年!

他畅快笑出声,对那几人道:“也多谢你们主人相助。”

那几人的头头赶紧恭维道:“哪里哪里,我们郎君向来钦佩郑相公,往后还得靠相公提拔才是。”

郑桥大声笑:“好说好说!往后只要有我郑桥一日,你们主人为官之路定再无后忧!我定全心看顾!”

几人自是再表达谢意。

郑桥得意背手,渐渐敛起笑容,再道:“杜誉的侄儿已被陛下逐出京城,正好……”

“相公放心,此人活不过三日,只要他一出东京城”

郑桥心中最后一口气也松了下来,并再度露出得意笑容。

崇政殿内,钱商以为陛下是要与他商讨杜誉一事。

他刚起了个头,赵琮挥手道:“钱卿坐,杜誉的事,朕心中有数,这会儿要说的是旁的事。”

钱商行礼坐下,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明义也知道,如今西夏与辽国皇室皆在内斗。”

“正是,陛下是想介入其中?”

他算是赵琮的半个岳父,又是聪明人,与他说话痛快得很。赵琮点头:“你有何高见?”

“陛下,西夏本就不足为惧,内斗之后,更是一盘散沙。反倒是辽国……陛下可曾记得,臣当初提到的女真?”

赵琮自然记得,只是他有想法,暂时不愿公开,他没法百分百相信每个人。钱商就没有异心?钱商的女儿是钱月默,他善待钱月默的家人,却也不是傻子,钱家男儿个个有好差事,他自然也要小心行事。钱月默一直无子,他到底急不急?

赵琮也不想做个多疑的皇帝,但有些事情总要小心些。

他面上也不显,只是道:“朕自然记得,只是五年已过,女真连西夏都不如,压根不是威胁。若是助辽国打它,岂非是帮辽国除尽障碍?更何况,如今大宋的马匹大部分来自于西夏,辽国于大宋而言,重要性已不如曾经。”

钱商拱手:“是。五年前臣也未想到还能有今日,多亏陛下聪敏,能与西夏谈下这比买卖。”

赵琮仅微笑,他知道,很多人都在好奇他何以能够谈下这比买卖。

其实很简单,萧棠当年成日里在王五正店吃酒不是白吃的。因当年李凉承约他在那家酒楼见面,他觉得无趣,只令萧棠盯着,足足盯了两年。后来还真盯到了来大宋出公差的西夏使官,赵宗宁立刻带人将他逮住,不放他回国。

打扮成汉人的西夏使官,鬼鬼祟祟,身上还带着李凉承的另一个信物。

只要大宋将他交给西夏,李凉承还能活?

李凉承的大哥能生吞了他。

这位西夏使官只能认栽,回去将大宋皇帝的条约说得天花乱坠,正争夺皇位的大皇子原本也不是个能干的主,糊里糊涂便签了下来。

等到后悔时,为时已晚。

且大皇子后来只盯着皇位,防着弟弟,再无心思在意这些。阴差阳错,赵琮便与西夏谈成了这笔买卖。

也是这件事,令李凉承更佩服他,总想与他取得联系,他却懒得搭理。

赵琮不觉得光,一直未与他人说。

他不说,钱商自也不问,他仔细思索一番,郑重道:“陛下若是过问西夏之事,陛下支持哪位皇子?若是过问辽国,陛下是支持太后、三岁的皇帝,还是其他皇子?”

“你觉着如何?”

“各有利弊。但依臣看,怕是支持辽国才是正理。太后,终究只是太后。”钱商边说,边抬头看他一眼。

赵琮知道他的意思,就跟他们大宋一样,太后始终名不正言不顺,辽国的太后总有一天要被赶下去。

“陛下,您若支持辽国皇子,将来他们都得感激您。趁机,咱们也能签下与大宋有利的条约。”

“若是西夏?”赵琮再问。

“陛下,西夏不成气候,即便支持他们,联合起来又如何与辽国抵抗?不若初始便支持辽国。”

赵琮微微皱眉,钱商的想法与他恰好相反。

他在登州那处安排水军,就是等着从女真入手,再办辽国。且辽国有个耶律钦,顾辞唬人的功夫了得。辽国就是太后掌权才好,届时他们三方一起动,搅得辽国大乱,趁乱打进去才是正理。

叫他们内外皆乱,东方是女真,南方是大宋,已是两面攻击。

再加一个西方的西夏,那就齐活了。

他掺和西夏的事儿,将西夏笼络来,才是正经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