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官家 > 分卷阅读229

分卷阅读229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上,今日回来一趟,正好带走。

洇墨将小馄饨都置在匣子里,递给赵世身后的太监,笑道:“分了八格放置,郎君带回去,陛下跟前的染陶姐姐知道如何煮的,茶喜也知道,今儿晚上就能吃上啦!您快回吧!”

赵世也笑:“将家中打理好。”

“是!”洇墨将他送到门外,她的面上也全是欢喜。她不如穆扶那般不甘心,只要娘子与三郎过得舒心,她就已很满足。

宅子离皇宫很近,赵世也未骑马,只是往皇宫行去。

赵琮果然又猜对了,这么一个俊俏到令当今圣上都心慌慌的人,又一路引得不少女娘侧目。御街上本就有铺子,热闹得很。赵世目不斜视,直往宫中去。

官袍本就惹人眼,他这样的更惹人看。

其中一家铺子,匆匆走出一位女娘,她身后的女使也很激动,小声道:“三娘子,果然是那位郎君哪!这一回他穿了官袍!愈发俊逸!”

女娘也激动,只是她尚能稳住,仅手中握着帕子,紧紧盯着赵世的背影。

“三娘子,您当真与这位郎君有缘。若他不是皇族之人,该多好呀!”

三娘子咬了咬下唇,小声道:“他既穿官服,又这般年轻,使人打听,怕能打听出来身份?”

女使思虑一回,小声道:“三娘子,打听了又能如何呢?”他们这样的身份,即便真能攀上皇族郎君,除非落魄的,才能勉强做个正室。可这位一看便是神采飞扬,很得重用的模样,三娘子做不了正室的,怕连妾侍都当不得。她可听说了,要是王府郎君,便是妾侍也得是读书人家的女儿,说不定这位便是郡王府的郎君呢。他们家除了这身份,什么没有?怎能将娇养的女娘送去当妾侍。

三娘子却紧蹙眉头,哀声道:“只是打听罢了。”

女使不忍心,点头:“三娘子放心,婢子使人去打听,西大街上好几处茶楼有人专事此项营生。”

她松了口气。

毫不知情的赵世恰好走到宫门处,他不由露出一点笑意,从太监手中接过食盒,亲自拎着,抬脚迈进东华门。

作者有话要说:宗宝:人人都在惦记我们小十一[忧伤]

宗宝:不能让他穿松林绿了,太好看,太招人了[忧伤]

宗宝:可是其他颜色穿起来还是好看啊[忧伤]

十一:陛下,吃馄饨啦!八种味道!

陛下:好[正经脸][不露声色][超开心]

第125章我的心也定了下来。

晚膳时,他们一同吃小馄饨。

赵琮不重口腹之欲,即便十分喜爱的,尝过几口便罢。但他也还记得杭州那三日,的确过得愉快,如今又有杭州口味的小馄饨吃,他也新鲜。染陶还特地跟之前在杭州小铺子时那般,用八只天青釉的小瓷碗分别盛了八种口味,奉到他面前。

赵琮笑:“倒跟在杭州时一样了。”

染陶也笑:“是小郎君叮嘱的。”

他就回头看赵世,赵世对他缓缓一笑。这会儿笑,倒不是白天时春风得意的笑,而是灯下静默的笑。

赵琮被他笑得又是一懵,赶紧低头吃馄饨。

赵世挑了挑嘴角,只看这幅样子便能知道,赵琮定也是心悦他的,只待解决身份问题。他见赵琮只低头吃眼前那碗,也欲效仿在杭州时那回,他用汤勺舀了其他口味,递到赵琮面前,小声道:“陛下。”

“啊?”赵琮抬头看他,再见他又要喂自己。他有些不好意思,立即去看染陶。染陶笑着福了一福,带人转身便下去。

他们俩单独用膳时,向来只在内室中,赵琮还偏好坐在榻上,小桌就摆在跟前,舒服得很。内室中又只剩他们俩,赵世索性往他坐得更近些,继续将汤勺递到他嘴边,诱哄中又带有三分撒娇:“陛下,吃呀。”

“陛下”赵琮难抵诱惑,乖乖张嘴吃了。

赵世就低头笑。

赵琮耳廓瞬间便红了,他莫名也不敢再说话,只是埋头吃馄饨。赵世也不再喂他,又将另一碗往他跟前推了推:“陛下,这碗是虾仁馅儿的,你喜欢的。”

“哦。”赵琮低头吃了几个。

赵世再递另一碗:“这是黄鱼馅儿的,早晨刚从江南运来。”

“哦。”赵琮继续低头吃。

这般,赵琮将八种口味都尝了一遍。他虽低头,却能感受到赵世一直盯着他瞧,他再难坐下去,放下汤勺便道:“朕去书房看会儿书。”

“陛下不吃了?”

“嗯。”赵琮想赶紧走。

赵世却道:“陛下等等我,我与你一同去。”他说罢,手快地将赵琮面前的八只小碗全部拢到跟前,一个接一个地将八碗小馄饨全部喝尽。馄饨本就包得小巧,赵琮是身子不好,吃东西才细嚼慢咽。到了赵世那儿,可不正是一会儿就吃尽八碗。

赵琮耳廓依然红着,那些都是他吃剩下的!!宫里是穷到没东西给他吃了吗?要吃剩下的?小十一到底又要做什么?!原本那天船上的事,大家都忘了,都当做什么都未发生过。这些日子也相安无事,他为何忽然这般暧昧?

他是真不懂,还是装哪?

可是赵琮自问,从未表现出过不对劲哪?

赵琮心中再急,却要面子,只好等着,随后一同去书房。

赵琮喜欢靠在榻上,因而他的书房内也摆着矮榻。他原本以为小十一跟来是有话要说,结果小十一也拿了本书看。他更不懂,索性不再看赵世,也捧了本词册子看。

当年还未亲政时,空闲多,他总是靠这些打发时间。如今忙碌,看这些倒成奢侈。这词册子是刚从扬州送来,是易渔与司朗令人用新印刷术印的,所选诗词大多也是江南之地流传的。

他正看一首《忆秦娥》,“楼阴缺,栏杆影卧东厢月”,他看到这句便觉着有些凉,不自觉地动了动脖颈。他抬头,才见赵世早没坐在椅子上看书,他已坐到书桌后,低头不知在画些什么。

因赵世低着头,他便借着灯光悄悄打量他。

看自己心喜之人,从来都是看不够的。这几日的生活,赵琮很满意,不恐慌,不愧疚,他只希望能一直这般下去。正看着,小十一却又抬头看他,他顿时有些困窘,要低头。却又想,他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他看自己侄子怎么了?!

他再抬头,光明正大地看。

赵世笑,离他几尺远,对他道:“陛下,我在画你呀。”

“……”赵琮再度认输,自己的侄子还真的不能常看。他立即低头,却恰好见到这首词的最末一句: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眼前正是结灯花时,他不由再度想到江南的那日春天。

赵世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