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寡女悍将 > 分卷阅读509

分卷阅读509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懈怠的情绪开始疯涨,路青越发厌恶打仗,应该说,厌恶冲在前面,跟人拼血肉。甚至,她开始疯狂的怀念万剑城,怀念一开始在玉门关吃不好饭的日子。

最起码,那时候兄弟们都在,哪怕有人来刺杀,他们也一一化险为夷……不,后来河仓城死了那么多屯田兵,越来越多无辜的人被卷进那个恶臭的漩涡。

他们没有办法,只能打出来。

可打出来的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兄弟,死在自己面前。

这也让她越来越无法忍受。

她掌握着这个世界最先进的知识,她可以用这些知识让别人去打仗,而不是让她和她在乎的人亲自拼命。

打成目标的途径并未只有一个。

不过,万剑城的兄弟们会同意吗?会同意他们把打到的地盘送给别人,会同意转到幕后去吗?他们的仇可才报了一半,想到这里,路青便叹气连连。

在春风刚吹到关中时,借口要去踏青,路青给他们放了假。

此时整个关中,都已经逐渐复苏。

第587章石勒座下

原先的荒地,被凉州和万剑城的十几万大军开垦了起来。流民也渐渐的回来了,以前荒废的房屋,在军民一起协作之下,稍作修葺,最起码能遮风挡雨,不用他们在外面受冻了。

金锁关附近造起了不少工坊,主要用来炼钢打造兵器和农具。

他们所用的石炭,每日源源不断的从太行山南麓运送过来,这些都是匈奴人采出来的。

薛彦经常往返于金锁关内外,这些炼钢坊,多数是他薛家的产业,打造的兵器主要提供给凉州大军使用。

与关中的忙碌不同,太行山以东,陷入了一片沉寂。

石赵没有在刘曜灭亡之际来趁机攻打关中,因为没法打。

关中所聚集的军队,甚至比原先刘曜的还要锐,而且,他们拿下了潼关和函谷关。

冉瞻在那打了数月,都没能打进去。

与其将力浪在关中,石勒更想趁关中休养生息时,把慕容部拿下,以绝后患。

可慕容部却意外的难啃,不管是正面袭击,还是派人刺杀,最终慕容部都活了下来,还重创了高句丽。

这不是石勒想要看到的结局,可事实就是这样了。

而石赵内部,百废待兴,去年建国之后,虽然把百姓都聚集到了城镇周围种田,可生产的粮食,还远远不够他们行军打仗用的。

这个冬天,还有大量百姓冻死。

赵国都城襄国(襄国,都城名,今邢台)王宫之中,高高的王座之上,一肤白发卷的高大男子着一身玄袍,坐在上面沉思着。

一张脸还算英俊,只是带了几分倦色,暗金的眸子幽幽暗暗,眼角的纹路也越发显得深了。

如果路青看到这一幕,怕是要惊吓一番,因为,这个人和石虎长的那般相似,只是比石虎看起来年长不少,更沉稳一些。

这人眉间似带着愁思,轻轻的叹了口气,对王座之下的众人摆了摆手。

众臣散去,唯有坐在王座一侧的一位僧人,和座下的一老者,没有离开。

只是,那僧人看似入定了一般,一动不动,远看还以为是一尊木雕泥塑。

而座下的老者,却是捋着胡子,看向了王座上的人。

“我王不必过度忧心,万剑城乃弹丸小国,经过此战,必损耗不轻,别的不说,军粮怕是不够的,听闻玉明川对百姓颇为宽容,此乃妇人之仁,怕是不会从百姓那得到军粮了,一时半刻,万剑城不会对我国动兵。”

“右候所言有理,可此时本王也不宜对关中用兵,我军的粮草,怕是也不够的。”

王座上的石勒,轻轻的敲了敲黄金打造的把手,有些意兴阑珊。

“我王可想过动用十八骑?”座下张宾两道灰白的眉毛之下,一双眼睛放起了光。

“十八骑中,此时可用的就那么几个,呼延莫在辽东可是损了不少人,也就郭黑略还堪用,就是不知大师可放人?”

说着,石勒带着一丝笑容,看向了身旁的“木雕泥塑”。

那僧人依然一动不动,许久,才缓缓开口。

“我王忘记黑略在江南的布置了?不日,江南将有贵人至关中,此人也会随行,我王若是准备动手,只需吩咐下去即可。”

“哦?江南的贵人,莫不是要拉拢玉明川?这倒是有些意思了,看来还真要好好安排一番了。”

石勒的眸中闪现出几丝光来,映着暗金的眸子,熠熠生辉。

这时,僧人才抬头看了石勒一眼。

“我王身边的那个女子,虽曾是黑略的小徒,却不宜伴君左右,还望我王早日遣她归去。”

“大师多虑了,致儿的父亲曾在危难之中予我以援手,此次特地嘱托我照料他的独女,我若将她遣去,岂不是不仁不义?再说,致儿知书达理,乃是汉人之中的高门贵女,在我宫中也颇为乖巧,又怎会生出事端?”

说到这里,石勒的神色微微变了一瞬,他屡次三番对汉人的士族高门求娶他们的女子,结果都被拒绝了,尤其是那清河崔氏,软硬不吃,着实可恶。

好在有河东李氏家的李致,来了襄国,虽说少了一只手,人却是绝色,又愿意在他身下承欢,从来不惹事端,石勒不明白佛图澄大师为何总要他把李致遣走。

见石勒不为所动,佛图澄再次闭上了双目。

等石勒和张宾离开了大殿,佛图澄在几个少年僧人的搀扶下,缓缓回了他的佛堂。

在襄国巍峨的皇宫之中,竟然有这么一座佛堂。

里面净是不超过十五岁的美貌少年,唯独佛图澄一人年长,据以前的僧人说,大师已经近百岁了,乃人瑞,神僧。

而这些少年,便是专门从民间征来,名为弟子,实为服侍佛图澄的。

一个个眉清目秀,或俊朗,或阴柔,或阳刚,各形各色,皆是人群之中少见的好颜色。

见佛图澄回来了,等候在僧院门前的四名身强体壮的少年和尚,迅速弯下腰,将一张看似朴素,却铺着西域最好的绒毯的软塌摆在了佛图澄面前。

佛图澄在其他几个少年的搀扶之下,坐在了软塌上,不用多说,立马有人将他的鞋子脱了下来,无比虔诚的搂在了怀里。

随后,那四名少年抬着软塌,穿过宏伟的大殿,又过了几道美的回廊,异常平稳的走进了佛图澄惯常休息的禅房。

禅房中,又是四名少年在房中等候,只是与那抬软塌的少年不同,这些少年容貌秀美,一举一动之中,都带着几分娇柔,若不是脖子上刚刚凸起的喉结,以及唇上的丝丝绒毛,怕是要被人当成小尼姑了。

软塌刚刚放下,那四名娇柔少年就上来扶着佛图澄到了蒲团之上。

端茶倒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