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重生一品男妻 > 分卷阅读16

分卷阅读16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令肿么办?

如果他们要吟诗作对肿么办?

如果他们要讨论经义针砭时弊肿么办?

林学渣蛋蛋感觉到了,学渣和学霸之间不可逾越的次元壁!

于是第二天一早,林蛋蛋就宣布自己生病了!

林蛋蛋要生病,靠着管家书童小厮长随等等,来再多的人也是无法阻止的。

所以,胡澈来了。他只要看着林祥他们的样子,就知道林蛋蛋是装病。要是他真病了,那被叫来的人就不是他,而是余道长。

胡澈把其他人都赶出去,自己坐到床沿,摸了摸林淡的脑门:“没发热。”

“没发热也病了。”林蛋蛋把脑袋往被窝里一埋,“反正我不舒服。”

胡澈怕他把自己闷坏,轻而易举地把他刨出来,干脆也不讲道理了,仗着习武之人对文弱书生的强大优势,给人一件件穿衣服。

他这还是第一次这么照顾人,林蛋蛋又不配合,过程各种艰难。

胡澈也是娇养长大的小少爷,折腾了两三回,彻底失去了耐心,一巴掌把林蛋蛋拍平在床上:“不想穿衣服是吧?那就别穿了!”

然后林蛋蛋就变成了一只白煮蛋,剥了壳的那种,并且成功打了个喷嚏。林蛋蛋满脸懵圈地看着老大哥,这一招怎么比家法和跪祠堂还凶残。他一条腿还瘸着呢!

一个喷嚏并不能动摇胡澈,他凶神恶煞冷面冷心,问:“穿吗?”

情势比人强!

“澈哥,我穿。”马蛋,敢不给他衣服穿,迟早有一天老子也把你个胡阿妮给扒光了!

在上辈子,林蛋蛋几乎是在老大哥的看护下长大的。这就造成了,老大哥非常清楚他的死穴,对付他的手段不要太多哦!可是这辈子不一样啊,他们不是才刚认识嘛,林蛋蛋就以为自己能打个翻身仗……还是想点别的吧。

胡澈倒是很满意,见人终于老实了,重新给人穿上衣服。让抬腿就抬腿,让抬手就抬手。等到一切都折腾完,时间还早。

书院在城内,哪怕同窗们赶在城门开启的时候出来,到庄子上也得临近中午。

不过两个人也不是没事做。胡澈背着林蛋蛋四处转悠了一圈,看哪里布置地不对的,检查了一遍菜单和各种器物摆设。

往年林老太太在这儿开花会,针对的都是女客,这会儿庄上依样布置出来,显得有些别扭。林淡让人把一些杂七杂八地给了,角角落落摆上几盆菊花。

梅兰竹菊,四君子。庄子本来除了种菜就是种花,花是不缺的。等摆完这一波之后,还能让同窗们带一些去书院。普通的菊花并不值什么钱,读书人嘛,个个都是是金钱如粪土,图的就是风雅,是格调。

一番拾完毕,客人们也到了,都是从书院一起出来的,两辆马车都没坐满,统共就五个人。

林蛋蛋眯着眼睛把人认了认,和请帖上的人名都对上了号。林淡和胡澈在书院里的年纪算是最小的那一拨。来的这五人,年纪最小的也有二十了,相貌和后来相差不大。其中有三个已经有秀才功名在身,全都是同辈中颇有才名的一些,将来的成就……在他死的那会儿,混的最差的也是个六品官。

牛掰的读书人的世界,纨蛋觉得自己不太明白。

当先下来的一个是段子,看到林淡拄着拐杖,显然吃了一惊,快步走到近前:“林大郎,你这是……”

另个人也三步并两步走过来:“你这腿是怎么回事?”

“不是说在家温习功课吗?”

“到底出了什么事了?”

“我看……还是进去再说吧?”最后过来的这人叫甄慢,人如其名,出了名的慢半拍,说话做事都慢条斯理的。

几个人面面相觑:“甄兄说的有理。林老弟你慢着点。”

林淡倒是没什么。他过来等人,又不是站着干等,而是有凳子坐的,还有茶水点心用。充其量就是看到马车过来之后,他才和胡澈一起站了一会儿。

这会儿拄着拐杖慢慢往回走,一点都不吃力。他怕这些未来的官员们问起功课,先发制人地谈起他准备改造的通固街上的宅子:“小弟见识浅薄,还请诸位兄长帮我参详。”

作者有话要说:慢半拍

胡扯(?)?:真慢,出来玩!

真慢(?)?:来了。

胡扯(* ̄ ̄):都天黑了,你才出来!

蛋蛋(?)?:真慢,给你兔子玩!

真慢(*°°*):来了。

胡扯(=。=):为啥你这一次一点都不慢?

真慢o(* ̄ ̄*)o:因为有兔子。

第12章菊花又不能吃

全都是读书人,真让他们谈论什么病情的,全都是生手中的生手。但是谈起这些事情来,那脑子转得可快了!

“宿舍虽好,可是地方有限。依蔡某看,林老弟大可不必拘泥在那方寸之地。”蔡聪嘴角一弯,露出一个阴险的笑容。

林淡心里就是一跳:来了!这位在将来高中之后就去当了参军,各种阴谋诡计层出不穷,让敌人屡次吃瘪,身为文官却诡异地和武官集团保持非常好的关系,简直一代奇人!

菜虫大人,咱们一起合作做生意坑人肿么样!

胡澈看林淡热切的眼神,鼻子里喷了一口气。臭小子,折腾宿舍什么的,竟然没跟他提前说!

两进大小的宅子绝对不能说小了。而且位于通固街那种地方,所处的坊市内遍布书局、文玩字画等店家,无论是往来的交通,还是读书的氛围都非常好。

然而蔡聪说的也有道理。

“没错,就算将宿舍全都廉价租出去,所惠及的也不过是十位学子。明年来京城赶考的学子不下数百,有困难的定然不少。”

虽说穷文富武,然而读书也不是一件便宜的事情。像是普通人家,能认得几个字已经算是非常难得,至于做学问,一般的小地主人家也供不起。进京赶考一趟,平均下来的开销约莫在百两银子左右。

然而有多少人能一次就高中呢?

读书也不光是埋头做学问就可以,还得有必要的交际。从读书开始算起,考秀才得找秀才举荐,考举人自然也得找人举荐。这年头考试并不是说花钱报个名就能去考试的,很多人连考场的门槛都摸不到。

能在读书这条路上走下去的,不能说一定都是有钱人;但是有相当一部分读书人能有今天的成绩,都是靠着举家或者是举族之力供养出来的。

这一行五人中,段子本就是官宦子弟,甄慢出身世家,蔡聪家也是一方豪绅,剩下的两位条件要差一些。

宁明家是个地主,日子过得不算拮据,却也不宽裕。供养他读书到这个程度,家里面日子也已经有些紧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