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雀仙桥 > 分卷阅读34

分卷阅读34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首饰,却映衬着她亭亭玉立,如朵半开的菡萏。

他想起两人大婚时,夏侯虞一身玄色绣着鸾凤深衣,庄重典雅,雍容华贵,也很漂亮。

“萧大人!”他耳边突然响起谢丹阳略带几分调侃的声音。

萧桓忙稳了稳心神。

就看见谢丹阳凑了过来,轻声笑道:“都督刚才在想什么呢?晋陵长公主和郑大人已经走远了。”

“哦!”萧桓淡然地道,“我在想,天子虽然年幼,却是个有主见的。知道自己不懂,无论如何也不答应……”

谢丹阳连连点头,注意力一下子被夏侯有义吸引过去了。他颇为感慨地道:“谁都没有想到啊!这也许就是天意!”

萧桓想到如今还赖在建康城不走的冯氏母子,觉得头有些隐隐作痛,可更让他心悸的,却是他刚才看夏侯虞的感触。

他父亲早逝,母弱弟幼,旁边还有族叔伯和豪门世家虎视眈眈,他只有不停向前,才能给自己至亲一份安稳与尊贵,红颜佳人在他眼里与白骨骷髅无异,他何曾像今天这样感觉到女子的美好?

也许是他一直以来都绷得太紧了!

萧桓想着,很快就把这念头抛在了脑后,和谢丹阳并肩跟在郑芬和夏侯虞的身后。

他听到夏侯虞小声地和郑芬说着什么,郑芬一直不住地点着头。可惜夏侯虞的声音太小,他几次支起耳朵都没有听清楚。

很快他们就到了听政殿。

章含去通禀了夏侯有义后就出来迎了他们进偏殿。

夏侯有义看到他们时一副如释重负的表情,显然被卢渊纠缠得不轻。

郑芬和夏侯虞等依礼上前给夏侯有义行了礼,然后又和卢渊见了礼。

卢渊神色冷漠,看不出喜怒,倒是夏侯有义,丝毫没有掩饰对郑芬等人到来的喜悦,让郑芬等人在他的下首坐下,关切地问起郑芬的日常来。

郑芬成心让卢渊不好受,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大堆话,连他路过武昌的时候折了支早春的垂柳让人养在净瓶里,到了建康城还活着的事都说了出来。

难为夏侯有义静下心来听着,还好奇地让郑芬下次进宫的时候把那垂柳带进来给他看看。

谢丹阳直赞郑芬情趣高雅,和郑芬回忆起两人共游凤凰山时的情景。

萧桓含笑听着。

卢渊沉默地喝着茶。

一殿的人都陪着夏侯有义演戏。

第三十六章出宫

卢渊想必也很清楚此时夏侯有义的用意。

他不动如风地坐在那里,听着夏侯有义和谢丹阳胡扯。

夏侯虞看着,顿感无趣。

还是早点离开这个圈子的好!

她在心里嘀咕着,感觉到萧桓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可等她望过去的时候,萧桓已转过头去参与到了夏侯有义和谢丹阳的谈话中去。

几个人絮絮叨叨的,天色渐渐暗下来。

夏侯有义留了郑芬等在宫里用晚膳。

郑芬婉言拒绝,说还要去给夏侯有道上香,而且他说到这里,神色也黯淡下来:“没有想到先帝去得这样突然,我甚至没来得及看上他一眼。等哪天见到文宣皇后,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好在是赶上了天子的登基仪式。”

三天后,是夏侯有义正式登基的日子。

夏侯有义闻言神色间也露出几分哀色,道:“我和郑大人一起去趟万乘寺好了。我也想和先帝说说话。”

谢丹阳大为赞赏,几个人又一起去了万乘寺。

万乘寺因为夏侯有道在此停灵,已经不接受外人的香火。

他们到的时候,万乘寺的主持带着寺里的大小和尚都迎在门外。

郑芬给夏侯有道上完香之后,不禁老泪纵横。

外甥还这么小,当初文宣皇后把两个孩子托付给他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转眼间却已物是人非。

夏侯有义等人看了直抹眼泪。

只有卢渊和夏侯虞,一滴眼泪也没有落。

卢渊也不耐烦像这样做戏,夏侯虞则是流干了眼泪,心里空荡荡。

最后他们留在万乘寺用了斋菜,夏侯有义回了显阳宫,卢渊和谢丹阳也各自回府,只有夏侯虞和萧桓,陪着郑芬回了郑家。

崔氏早已得了消息,领着儿女在大门口等着。

等到萧桓扶了郑芬下车,她忙迎上前去。

郑芬和崔氏有两子一女。

长子郑多和夏侯虞同岁,次子郑少比夏侯虞小三岁,女儿郑宜今年才六岁,郑芬去荆州的时候,她还没有满月,对郑芬非常的陌生。郑多和郑少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见到父亲的机会屈指可数。

三个孩子多有些胆怯地上前给郑芬行了礼。

郑芬在荆州别有姬妾儿女,虽然十分看重两个嫡子,却没有深厚的感情。

他抬了抬手,示意三个孩子起身,然后由萧桓和夏侯虞陪着,去了正厅坐下。

三个孩子这才有机会拜见萧桓和夏侯虞。

前世,郑多长成了个英俊少年,很崇拜萧桓,对夏侯虞与郑家和萧桓的疏离非常不满,萧桓第二次北伐的时候还曾跟着萧桓出征。

郑少恰恰相反。他很不待见萧桓,做了荣始的学生。卢渊被萧桓压制的不能抬头的时候,卢渊的长子阿佛回到家中帮衬卢渊,郑少则代替阿佛跟着荣始走遍了大江南北,写了一本《水治》,名声雀起。

郑宜则从不管这些风风雨雨,做了崔氏贴心的小棉袄,总跟在崔氏身后进进出出的。

可此时,他们兄妹三个也还都是个有些腼腆的孩子,个个眉清目秀,温雅和顺,看着萧桓还有些不好意思。

郑芬让崔氏带着夏侯虞下去歇息,他则和萧桓去了外院的书院。

崔氏已习惯了郑芬的作派,恭顺地送走了郑芬,打发了两个儿子去做功课后,就带着郑宜,陪着夏侯虞去了给她拾好的客房。

“今天可是出了什么事?”崔氏趁着阿良指使小宫女们把给从宫里带来的被褥器皿等物换上,低声地问夏侯虞,“我算着你舅舅申时之前应该就回来了,怎么这个时候才到家?”

夏侯虞把下午发生的事讲给崔氏听,郑宜眨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在旁边听着。

她觉得自己的这个表妹很可爱,抓了把糖炒瓜子给郑宜吃。

郑宜大大方方地道谢,接过了瓜子,道:“长公主,七姐姐这些日子伤心的都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还要去庙里修行。是不是七姐姐以后就不能嫁人了?”

她显得鲁莽又大胆,和在郑芬面前像是两个人。

崔氏闻言有些慌张地低喝道:“胡说八道!是谁在你面前嚼舌根呢?”

夏侯虞却是心头一跳,觉得郑宜这话问得蹊跷。

她朝着崔氏摆了摆手,温声道:“大娘子怎么会这么说?崔家儿娘子和别人又没有婚约怎么不能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